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春节泡茶待客,要不要洗茶?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有位茶友跟我说,自己很纠结。

快过年了,经常有客人来家里喝茶,但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

如果单纯只是挑选茶类,那倒不算难题。

因为他提前准备了很多不同的茶,这几年茶桌上常见的白茶、岩茶、红茶等,都有。

真正纠结的,是冲泡。

有人口味淡,喜欢出汤快一些;

有人口味重,喜欢坐杯闷泡;

有人喝岩茶,要求一次性投10克茶;

有人喝老白茶,提议用紫砂壶替换盖碗……

俗话说,众口难调,真真是个大问题。

我劝他,随机应变就好。

其实,村姑陈的看法是,去别人家里喝茶,按理来说应该客随主便。

奈何现如今,大家对喝茶都抱有极高的热情,对冲泡更是讲究。

一人一套方法,干脆就随机应变吧。

兴许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下,能擦出新的火花,有新发现呢?

《2》

最后,茶友还提了一个问题:

那头道茶汤要不要倒掉呢?让客人喝“洗茶水”,不太礼貌吧?

听到这话,村姑陈有点懵。

看来,在某些重大场合下,洗茶还是时不时会被搬出来讲。

洗茶,顾名思义,就是对茶叶进行清洗。

过去,大家认为茶叶的生产、制作过程不太干净,卫生堪忧。

所以,就会像洗米、洗菜一样,进行“洗茶”的步骤。

不过,不是放在水龙头下冲洗,而是用沸水冲泡。

最简单的做法,先称出适量干茶,投入盖碗里,再往里注满沸水。

当确保沸水充分接触到干茶,等待十几秒后,把茶汤倒掉。

如果是湿泡台,茶汤就会顺着管道,流到底下的废水桶里。

还有的茶友,为了增加喝茶情趣,会在茶盘上摆一只或几只茶宠。

洗茶的废水,便用来浇淋茶宠,久而久之,会变得温润光滑。

总之,当时几乎没有人会愿意喝“洗茶水”。

尤其是在招待客人时,让对方喝头道茶汤,无疑是大为不敬。

但到了现在,很多茶友的观念都发生了改变。

原因是,制茶水平的进步,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严谨,以及自媒体的科普到位。

多方面因素加在一起,洗茶便不再是冲泡过程中的必备步骤。

合格的成品茶,出厂前经过了一系列专业的检测,质量达标。

所以,只要不是三无产品,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茶,就不必洗茶。

《3》

话又说回来,招待客人与自己喝茶,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招待客人时,要更多地考虑对方。

如果对方爱干净,十分介意洗茶,认为没洗过的茶不安全,倒掉才安心。

那么,就听从客人的意愿吧。

不过,也有人是不愿意洗茶的,认为应该珍惜每一泡茶汤的滋味,每一泡都不错过。

故而,在特殊的场合下,第一泡喝与不喝,不必成为你争我抢的议题。

大过年的,气氛融洽,大可以尊重每个人的喜好和需求。

无论哪一泡,喝与不喝,都是个人的选择。

当然,倘若主人有心,还可以向客人介绍头道茶汤。

比如,在武夷岩茶里,有“还魂汤”的说法。

所谓还魂汤,就是把头道茶汤留下来,放在一旁先不喝。

等到茶叶彻底被泡淡了,曲终人散后,再回头品尝。

彼时,头道茶汤里醇厚细腻的滋味,能让人精神焕发,故名“还魂汤”。

要知道,在那些喝茶老江湖眼中,头道茶汤就是精华,根本不舍得倒掉。

谁要是倒掉,谁就是大逆不道,浪费了好茶。

尤其是优质的岩茶,来自三坑两涧的正岩茶,从根正苗红的山场里孕育而来,内含物质丰厚,在制茶过程中得到了万分呵护。

一泡的价格,可不便宜。

再分摊到每一杯茶汤里,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样的好茶,又怎么忍心浪费整泡茶汤?肯定是要悉数喝进肚子里。

有始有终,才是对一泡茶最大的尊重。

再比如,福鼎白茶的表面上,覆盖着浓密的白毫。

这些白毫中,蕴含丰富的茶氨酸物质,养分充足。

而沸水接触到干茶的瞬间,这些白毫就会开始大量脱落,与茶汤融为一体。

通常来说,白茶前两道茶汤里的白毫,最为丰富。

舍弃头道茶汤,无疑是舍弃白茶的养分,暴殄天物。

以上这些茶知识,作为待客的一方,可以主动向客人提起,增加茶桌上的乐趣。

顺便把话题引到正确的方向,再让对方做选择,情商拉满,岂不乐哉?

《4》

看到这里,想必依然会有人心存芥蒂。

虽然说是如此,但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灰尘,人也会碰到茶叶。

那么,就必然会留下脏东西,不能放心地喝下去。

另外,还有人提到了农药残留的问题。

首先,村姑陈先向各位科普一个冷知识。

大多数的农药,都是脂溶性的,换成大白话说就是,需要用油脂才能溶解。

至于沸水冲泡,基本上起不到大家想象中的效果。

单靠几秒钟的沸水浸泡,就想洗去农残,实在是天方夜谭。

当然了,品质合格的茶叶,农残都是不超标的,经过了专业的检测,重重考验,才能上市,所以各位看官可以放心。

其次,对于那些担心灰尘的茶友,其实空气中到处都是细菌和灰尘。

除非是无菌环境,否则防不胜防。

即便茶叶的表面上有细菌,沸水100℃的高温冲下去,就都消灭了。

同时,沸水还能充分释放出茶叶的内质,这样一杯营养丰富,安全卫生,色香味俱全的茶汤,又有什么理由不喝呢?

由此可见,很多事情,不能想当然。

偏执久了,会错过许多美好的事物。

爱茶、惜茶的人,遇上了好茶,就不会浪费。

偷偷告诉大家,村姑陈总是舍不得倒掉第一冲,次次都是喝进肚子里去的。

身体倍好,吃嘛嘛香。

在身边满是羊羊羊的时候,我和李麻花躲在工作室里,努力闯进了决赛圈。

所以,人定胜天。

这些好茶汤对我们身体有益,能杀死病菌,提高免疫力。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5》

日常喝茶,还是建议大家去喝头道茶汤的。

前面也提到,好茶本身很干净,也没有什么安全隐患,可以放心大胆地喝。

至于品质低劣的茶,泡出来汤水浑浊,杂质多。

光是看着,就知道不应该入口,对身体不好。

就算洗茶,品质也不会得到改变,就别继续喝了。

另外,对于一些缺点隐藏比较深的茶叶,通过头道茶汤的香气和滋味,能发现端倪。

如果直接倒掉,这款茶的缺点,就可能被掩盖掉。

所以,总结来说,头道茶汤可以喝,也应该喝。

至于好不好喝,就要根据品质来决定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国宝“廉”连看!“2023新·廉特展”开展了

  • 1月16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提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构建清廉社会生态。古往今来,“廉洁文化”都是时代的重要
  • 春节户外喝茶的3个小妙招,学起来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一夜北风紧,今天一早起来,冷飕飕的。降温效果明显。不知道今年春节,林阳寺上面会不会下雪。下一场薄薄的雪,踏雪
  • 繁星 | 春芳

  • 老家文友寄了些干麻菜到南京,晚上,我烧了一锅麻菜红烧肉,决定带给家乡文友群里的春芳品尝。在文友群里,我俩已经诗文相和多年,却各自忙于谋生,一直没有见面。第二天中午,我照着春芳
  • 太抢手!大学生回村,被“疯狂预约”

  • 包包子、炸肉圆......这个寒假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大二学生潘澄回到家乡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上冈镇仓冈村利用所学为村民忙年菜成为村里“超抢手”的人学
  • 一日道|生活最美的底色,莫过于清澈和温暖

  • ☞ 点击图片 ► 长按 ► 保存高清壁纸清澈的海水,清澈的天。温暖的阳光,温暖的街。我希望再清澈一些,在温暖一些。——李宫俊


    · 致亲爱的物道家人们 ·曾听人说,气味相投,终会
  • 有书当枕

  • 每个人多少都听过一些关于古人读书的故事,比如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负薪挂角……这些故事多是励志的,头尾间充盈着“劝学”的味道。古人读书不易。想想也是,在印刷术
  • 我们的东坡我们讲丨宋 广元窑黑釉瓷碗

  • 以专家讲、作家讲、文艺家讲、新闻主播讲、网络达人讲等方式推动“三苏”文化认知、传播、传承。文物简介:宋 广元窑黑釉瓷碗与唐朝煎饮茶的方式大相径庭,宋代流行点茶、斗茶

热门文章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春节泡茶待客,要不要洗茶?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最近,有位茶友跟我说,自己很纠结。快过年了,经常有客人来家里喝茶,但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如果单纯只是挑选茶类,
  • 差距,往往是因为执行力

  •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老路”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想和做之间,往往会被一条巨大的鸿沟挡住去路,那就是执行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也是因为执行力拉开的。为什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