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10余年用坏150多把扫把,七旬老人坚持义务清扫楼栋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通讯员 詹鸥 杨文蝶

6月17日上午,夏季的武汉骄阳似火,燥热的空气令人喘不过气。但在硚口区汉中街道军工社区里,今年71岁的老人胡苏珍没有选择在家乘凉,依然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楼栋“大扫除”。她坚持义务清扫楼栋已有十余年,期间她将居民家中的老旧扫把“废物利用”来清扫楼栋,扫坏的扫把已有150余把。每次大扫除,她都从六层开始,往下一层一层地仔细清扫,所过之处垃圾和灰尘都无影无踪。豆大的汗水打湿了她的额头和衣服,但她只是笑着说:“就当锻炼身体了。”

坚持义务清扫楼栋10余年

位于硚口区汉中街道军工社区的汉正街27号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和专职的保洁人员。这里住着20户、近50名居民,其中不少是租户。今年71岁的胡苏珍已经在这栋小小的居民楼里居住了二十余年。

这栋楼没有物业管理,后来还因为各种变故,负责楼栋清扫的岗位也出现了空缺,2013年开始,胡苏珍所住楼栋的卫生逐渐就没有人负责打扫了。

“没人打扫之后,楼道里的卫生环境是一天比一天差,果皮纸屑、烟头还有各种生活垃圾很快遍地都是,灰尘也慢慢地积了厚厚一层。”胡苏珍说,“也有一些街坊为了图方便,把杂物堆在走廊和楼梯间里,让楼栋的环境变得更糟糕了。”

看到居民们的公共空间变成了“脏、乱、差”样子,胡苏珍实在按捺不住了,感觉“看到这个情况眼睛都不舒服”,于是她主动拿起了扫把,开始每周一次义务地打扫起楼栋和楼下小院子的卫生。

每次打扫卫生,住在4层的胡苏珍都会带着清洁工具先爬到6层,然后慢慢地往楼下扫。墙角、栏杆缝隙、雨棚顶上……认真的胡苏珍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每进行一次楼栋“大扫除”,胡苏珍都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胡苏珍在打扫楼梯

胡苏珍表示,由于她住在4层,上下楼的时候就能经过大多数楼层,所以除了每周固定大扫除一次,平时只要看到哪里脏了她也会马上去打扫一下。胡苏珍几乎在每一层都放置了一把扫把,方便她路过时随时取用清扫垃圾。

楼下的小院子近几年安装了雨棚,雨棚顶上也会有楼上掉落的生活垃圾,在楼上看得一清二楚。为了环境整洁,胡苏珍会拿着扫把走到雨棚顶上,踩在钢梁上小心打扫。每当有居民路过,大家都会提醒她这太危险了,摔下来就“掉的大”了。针对这个情况,军工社区特意为胡苏珍定制了一把加长版扫把,站在楼栋里就能用它来清扫雨棚,让胡苏珍再也不用冒险清扫了。

胡苏珍准备打扫雨棚顶部

据了解,从2013年到如今,10余年的时间胡苏珍已经用坏了150多把扫把。每当有租户要搬离时,胡苏珍都会去把租户不要的扫把收集起来作为清扫楼栋的备用扫把,她说:“这也算废物利用了,能多节约一点,就能多保护一点环境。”

胡苏珍:我要扫到扫不动为止

胡苏珍开始义务清扫楼栋后,街坊们会问她经常扫一整栋楼会不会很累,胡苏珍总是回答说:“我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我又不打牌又不做什么,只当是锻炼身体了。扫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慢慢习惯了。”

有些租户刚搬来后,由于不认识胡苏珍还以为她是社区聘请的保洁阿姨,有时会把垃圾放在门口等着胡苏珍来清扫,对于这些误解,胡苏珍并不在意,而租户在了解到她是义务清扫楼道后,也都会开始注意自家门前的卫生。

汉正街27号的楼栋里偶尔会路过一些陌生人,有的人会留下一些垃圾,有的人甚至会趁没人在楼栋里随地大小便。发现大小便后,胡苏珍不会置之不理,她会从家里一盆盆地端来清水冲洗,并用扫把当刷子把地面刷洗干净,最后撒上洗衣粉去除臭味。对此,她也没有丝毫怨言。

胡苏珍在打扫走廊

今年年初,武汉市遭遇严重的雨雪天气,连日的冻雨和大雪让楼下的小院子和到巷口的道路积满了冰雪,行人走在上面稍有不慎就会摔跤。为了街坊们的安全,胡苏珍一大早就放下扫把、拿起铁锹,奋力地铲雪。从小院到巷口大约二三十米的路,年过七旬的她冒着大雪奋战了一两个小时,寒风刺骨天气里甚至汗湿了衣服。“铲雪时我没拿手机,事后才发现我儿子给我打了很多电话,他联系不到我还以为我滑倒摔出事了。”胡苏珍说,“如果我不尽早去铲雪,可能就是有街坊要摔出事了。”

在平时清扫楼栋的过程中,胡苏珍还密切关注着楼栋的安全。哪家乱接线了,哪家在楼栋里给电瓶车充电了……这些隐患在胡苏珍面前都藏不住,她只要发现了就会及时向社区反映,帮助街坊们避免火灾等风险。

“我这辈子总是在做事,我做习惯了,不做不舒服。我义务扫扫地,大家都有一个好环境。我71岁了,但我的身体还蛮好,这件事我会做到自己做不动为止。”胡苏珍说。

带动街坊共同保持环境卫生

楼栋的卫生有胡苏珍打扫,但环境的整洁还是需要街坊们一起维护。现在,楼栋里乱扔垃圾或者是乱堆杂物的现象已经非常少见,街坊们都会自觉保持楼栋公共区域的干净卫生。

“人心换人心,其实你做好事,我们这里的街坊都还是看在眼里的,都会谢谢我和支持我。”胡苏珍说,“有时候楼上楼下的居民会给瓶水我喝,爱钓鱼的老杨也总是送鱼给我们家吃,这个楼里人还蛮好。”

军工社区副书记吴曼说:“胡阿姨是一位非常热心的老人,平时除了义务清扫楼栋,社区有什么事务她也总是热心参加,在街坊中口碑很好。”今年年初,军工社区评选社区内的最美志愿者,平日里默默奉献的胡苏珍也光荣上榜。一句邻里关心的问候,还有来自社区的肯定,都让胡苏珍觉得,这楼道扫得“值”。

据悉,汉中街道在缔造幸福生活上持续用力,通过挖掘和树立一批像胡苏珍老人这样的先进典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将带动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美好家园建设中来,汇聚全街共同缔造“邻”聚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相关阅读

  • 繁星 | 保洁车上的月季花

  • 小区新来了一个女保洁员,年纪约莫五十来岁,也许是长年风吹日晒的原因,脸上的沟沟壑壑特别明显。陷在眼眶里的眼睛尤其突兀,给人一种莫名的胆怯感。我每天出门上班的时候,总能遇到
  • 地库雨棚换新,撑起居民“安全伞”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李欣 陈佳媛5月12日,走进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的还建楼四期、五期等5处地库出入口处,原来破损的雨棚焕然一新。据悉,此前受天气影响,雨棚出现了
  • “海潮叠起”!这座11台24线大型客站设计独特

  • 4月15日汕头至汕尾高速铁路(简称“汕汕高铁”)汕头站一期工程新建站房南北两侧雨棚饰面惊艳亮相汕头站新建站房已进入室内外装饰装修阶段汕汕高铁起自汕头站,途经汕头市龙湖区
  • 为什么伟大的领导者都会“过度沟通”

  • 编者按:每个有责任心的员工都会关注公司层面的发展,他们关心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业务的整体情况、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宏观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高层与基层员工沟通
  • 山西晋城:政府花钱买服务 助老为老暖人心

  • “‘上门服务’可真是帮了我大忙。每周三,为老服务人员都会上门帮我打扫房屋、洗衣服、采买物品,并把脑梗多年、腿脚不便的老伴搀扶到楼下晒太阳。”家住晋城市汇迁小区的毕月
  • 成达万高铁达州南站预计下月开建!

  • 达州南站效果图。3月2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铁路达州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中标候选人。达州南站初设批复总投资23.4亿元,项目计划4月开建。据悉,达州
  • 电动车上的挡风被很危险!消防紧急提醒!

  •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除了有车主会擅自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外(改装非常危险!易引发火灾!)还有一个现象也很明显就是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加装”尤其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很多电动自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广西东兴:从大通道迈向大开放

  • 早晨8点,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28岁的中国边民苏李养肩扛手提大包小包商品,跨过北仑河大桥上红白相间的分管线,进入越南芒街市,开始一天的边贸生意;25岁的越南小伙武氏清心几乎与苏
  • 武汉江夏山坡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破解灌溉难题

  •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通讯员 陈烨 王越今年以来,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因引进大规模连片种植企业导致用水需求增加,但近期天气持续干旱,降水减少,部分农业企业面临灌溉缺水难题,致使农
  • 武汉光谷桃花源社区举办防范诈骗教育宣讲活动

  •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通讯员 黄亚兰6月18日上午,武汉东湖高新区豹澥街道桃花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炎黄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以“提高防骗意识,守护金色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