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南京模式”助力老旧小区告别“爬楼时代” “一键直达”,居民幸福感“梯”升有道

日期: 来源:江苏有线视界互联收集编辑:江苏有线视界互联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上楼下楼难问题日益凸显。推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进一步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提高居住品质,方便居民生活的重要措施。而“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更被不少地方政府写进年度工作报告中。记者就此走访南京市玄武区、鼓楼区等地的居民小区,实地了解加装电梯的运行情况。

图为逸沁园居民使用加装电梯

“热烈祝贺逸沁园小区成为鼓楼区第一个加装电梯达到90%的老旧小区”,近日,一条挂在南京市鼓楼区逸沁园小区门口的红色横幅表达了广大居民的心声。随着4幢1单元加装电梯工程竣工和启用仪式的完成,逸沁园小区成为目前鼓楼区13个街道中唯一一个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的老旧小区。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这个翘首期盼了6年的电梯梦终于实现了。

逸沁园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7幢住宅,15个单元,185户居民。居民大多是80岁左右的老人。“老年人走楼梯确实很困难,身体好点的还可以勉强上下楼,但每爬两三层就要停下来喘个几分钟,有些残疾或是有疾病的老人没法上下楼,基本上都不出门。虽然增梯过程困难重重,但好在我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住在4幢1单元5楼的任西庆欣慰地说。

逸沁园小区的增梯过程,鼓楼区离退休第九军休所管委会主任宋庆刚全程参与。在他看来,增梯最大的困难就是邻里间平常积怨已久的小矛盾和一、二楼住户意愿低的情况。宋主任表示,对这些难题没有什么好方法,只能靠工作小组成员挨家挨户逐个突破,不同矛盾逐个化解,不同意见逐个解决。“从2017年12月26号去考察后成立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到今年1月11号15部电梯全部完成,将近6年时间,我们每一位工作组成员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好在终于给居民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对每个增梯过程的时间节点,宋庆刚都记忆犹新,但说到增梯过程中跟居民开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商讨会,拿着签字表上上下下跑了多少次,他却早已记不清了。

和宋庆刚同在电梯工作领导小组的方桂芳女士,也是小区增梯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享受者。她表示,每次听到楼上老同志经过她家门口时发出的喘气声,她心里增梯的决心就更进一步。“有点遗憾,这个增梯过程有点太长了。如果增梯政策能再便民一些,时间会缩短很多,困难也会变小很多。”方桂芳有点遗憾地感叹。

现在的逸沁园小区,新安装的电梯整齐划一,整个小区楼栋外观、粉刷风格统一美观,让人眼前一亮。每位楼栋居民都配备了专属的电梯卡,乘梯只需要刷卡进入。记者测试了一下,从1楼到7楼仅需要25秒钟左右,运行过程中也听不到任何噪音。

南京市玄武区雍园41号小区是南京首个实现电梯加装全覆盖的老旧小区。该小区位于梅园新村街道的雍园41号,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共5栋楼,13个单元,183户,均为7层楼房,仅60岁以上老年人在常住人口中的占比就达到了40%,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许多居民一直在此居住,从中年到老年,腿脚不如以前利索,加装电梯的需求日渐迫切。

自2017年玄武区大力推行老旧小区增梯工作后,雍园小区共有5个单元于2021年加装成功并投入使用。小区出新开始后,2021年9月社区组织增梯小组,2022年8月完工,8个单元电梯耗时11个月。

“对年轻人来讲,电梯不电梯的可能无所谓,我儿子他们回来直接就爬楼上来了。但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上楼真是个难事,特别是我的膝盖有病变不能弯曲,更是费劲。”住在1栋1单元3楼的刘师傅说。加装电梯前,刘师傅上楼只能靠双手拉住扶手,用臂力带动整个身体。虽然住的楼层不算太高,但一趟下来还是气喘吁吁。

“虽然电梯安装好后居民都表示感谢,但加装电梯前的推动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梅园新村社区党委副书记蒯梦倩告诉记者,无论是高楼层业主与低楼层业主面临的高楼层出行难、低楼层部分权益受损的矛盾,还是老年人与年轻人面临的老年人出行困难加装意愿强、年轻人身强力壮加装意愿弱的矛盾,抑或是有无补贴、每层住户需要分担加装电梯费用的矛盾,都让他们在前期推动工作中磨“破”了嘴,跑“断”了腿。

针对小区加装电梯的现状,梅园新村社区同样成立了增梯工作小组,以栋为单位分成4个微小组,每组两人。针对每个单元的居民需求,一梯一策,先后召开了100多次居民议事会,多途径征求意见1000余次。“我们前期多次上门,找业主沟通。有的业主因为有‘情绪’,根本不让我们进门,只是将门虚掩着,应付几句就关门了。”蒯梦倩说。每次吃了“闭门羹”,工作人员都会进行复盘,完成整个小区电梯安装全覆盖后,原本并不熟悉的工作人员和居民都处成了每天唠家常的“知心好友”。

蒯梦倩表示,增梯前快递小哥都不愿意上楼,搬家公司得另外加收费用,腿脚不便的老人怨声载道。增梯后,居民的抱怨声明显变少了,上下楼更方便了,下楼就是小花园,出了门就是清澈的内秦淮河。小区环境好了,居民心情好了,对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

上下楼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电梯虽小,却关乎民生,而从“民生”到“民心”,城市的温度就蕴藏在每一个这样的细节中。一台加装电梯,让老旧小区“加”出了居民生活的便捷和幸福。

记者 王新茹

受访者供图


相关阅读

  • 海淀16个老旧小区今年将换新颜

  • 增加外保温层、补建绿化、室内上下水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是建筑焕新的途径,也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叔叔阿姨好,我们老旧小区改造复工了,感谢您的支持……”在万泉庄
  • 早安武汉︱即将换新!涉及武汉712个小区

  • 2月9日 武汉老旧小区 成片改造示范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透露 2023—2025年 武汉市将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12个 涉及居民18.6万户 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 需改造老旧小区的
  • 成片改造,今后三年武汉712个老旧小区换新颜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9日讯(记者冷靖华 通讯员张艳芳)2月9日,记者从武汉老旧小区成片改造示范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2023—2025年,我市还将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12个,涉及居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卢集镇郝桥村:冬训宣讲正当时 理论惠民进万家

  • 为更好地传播党的理论、阐释惠民政策、回应群众关注、满足群众需求。近期,江苏泗阳县卢集镇郝桥村组织了一次基层党员冬训宣讲会。泗阳县党员冬训宣讲团成员、县民政局社会救
  • 吹起收心“集结号” 奏响工作“冲锋号”

  • 原标题:市生态环境局交城分局吹起收心“集结号” 奏响工作“冲锋号”本报讯 (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薛鲲) 近日,吕梁市生态环境局交城分局全体干部职工收心聚力,干劲十足,纷纷立足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