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帐篷里的一晚

日期: 来源:蓬莱城市管理收集编辑:蓬莱城市管理

12月20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夜里零下5—10摄氏度,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地区的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

帐篷内,火炉里燃着木炭;帐篷外,排气管冒出的白色热气,驱散着冬夜的严寒。安置点位于大河家镇的中心广场,是镇上难得的一片开阔空地。各方努力下,一顶顶帐篷在这里搭建起来,受灾群众有了临时的“家”。

安置点帐篷。喻思南摄

晚上6点,安置点工作人员送来防潮垫

下午5点半,天色渐渐暗下来。“快进来坐。”何绍奇招呼记者进帐篷,坐到火炉边。记者张开手掌,冰冷的手指立马暖烘烘的。

何绍奇是大河村三社村民,这个“家”有四张行军床,住了11口人,3户人家。

虽然拥挤,但帐篷内很整洁。“安置点的物资很充足。”指着桌上的水果,何绍奇说,“下午安置点工作人员还给我们发了橙子。”

地震后,何绍奇一家很快得到了安置。“19号上午,我们早餐有鸡蛋、牛奶,还喝上了一口热粥。”何绍奇妹妹何少青说,“人好,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晚上约6点钟,工作人员送来了防潮垫。“我们的好多需求,安置工作都想在前面。”何绍奇说,帐篷内的用电温馨提示,就是下午供电公司贴上的。

下午,何绍奇4岁的女儿闹肚子,很快便在安置点流动医院开了药。“看到孩子精神好多了,还跳起前不久学会的舞,一家人心宽下来了。”

晚上7点,无人机升空让安置点更明亮


7点左右,记者走出何绍奇“家”,发现外面更亮了。原来,救援人员操作的无人机盘旋在安置点四个角、人群活动密集区域上空,犹如探照灯一般。

灯光照亮,受灾群众正排队取晚餐——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救援开始时,这个安置点只有一处提供牛肉面,现在已经有四家了。

受灾群众在吃牛肉面。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 杨翘楚、邸敬元摄

7点半左右,记者来到大河村一社村民陕玉林一大家子的帐篷。陕玉林的一位嫂子是做面食的好手。她和家人经营了一家店铺,主打的特色馍馍馓子很受老百姓欢迎。

“请你尝一尝,很好吃的。”她递给记者一包馓子,“大河村人爱吃面食,一碗牛肉面,一口馓子,生活就回来了。”

发生地震时,陕玉林还在积石山县城。20日当天,在消防官兵帮助下,陕玉林一家人赶在入夜前搭起了帐篷,“今晚孩子能睡个好觉了。”陕玉林妻子告诉记者,安置点保障好,物资也充足,家人能安心待在这里。“党和政府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以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晚上9点,小朋友领取到热乎乎的汉堡包

晚上8点半,安置点帐篷群中,传来切菜的声响。这是陆军第76集团军某旅官兵在准备第二天的食材,白萝卜切成片,装满好几大筐子,食物架上的塑料筐里,还有洗干净的鸡蛋。

官兵们说,今晚应该早一点忙完,之后还要搭帐篷。救援以来,他们一直忙着安置受灾群众,此前都睡在车上。

不断有物资送到安置点。9点左右,来了一批汉堡包,小朋友拿着热乎乎的汉堡包,你追我赶,嬉笑玩闹。差不多同时发放的还有帽子。“夜晚风大,想得真周到。”一位受灾群众说。

夜更深了,安置点工作人员挨个提醒注意用火、用电安全。由于炉子烧着木炭,需要防范一氧化碳过量,工作人员还要经常巡查。

救援部队战士帮受灾群众烧木炭。喻思南摄

晚上10点左右,孩子们给救援官兵送饮料

采访中记者认识了一位小朋友苏磊,今年上小学二年级。苏磊家在大河村六社,他和陕玉林的大儿子陕夏铭、另一位同学马雨晨都是好朋友。

蹲坐在小板凳上,瞪着大眼睛,苏磊听了一会我们的谈话后,告诉记者,今天和一位兵哥哥握手了。“我想当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

一天劳累,晚上10点左右,帐篷里的人慢慢轮流休息了。此时,还有一群孩子依旧在玩耍。

夜晚,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喻思南摄

记者见到马雨晨时,他和朋友正给救援官兵送饮料。

“为什么给叔叔饮料啊?”记者问。

“他们在保护我们。”他说。

与马雨晨谈心,记者得知,与苏磊一样,他也有一个军人梦。

给救援人员送饮料的小朋友。喻思南摄

凌晨,救援力量依旧在忙碌

这个夜晚不平静。政府救援外,村民们也在积极自救。整个晚上,陕玉林都在村里帮忙分发物资。快到11点,他才回帐篷休息一会。大河村三社一共有86户,500多人,一共组织了10多位青壮年志愿者。20日上午,村民马晓东在帐篷睡了3个小时后,就一直在外帮忙。头一天,他清晨才躺下。

晚上11点多,前来支援的工程师正在给帐篷铺网线,“受灾群众很快就能用上无线网了。”工程师说。

凌晨时分,准备离开安置点时,记者又绕着安置点走了一圈。这里有深夜送来的物资,有依旧忙碌的救援官兵,还有弥散在空气中未完全散去的牛肉面香。

21日4时2分,积石山县又发生4.1级地震。记者跟何绍奇联系,问他安置点的情况。何绍奇说,这次虽然有晃动,但大家很平静。4点多时,他还起身到安置点转了一圈,看到帐篷里冒出热气,他感到更加温暖。

此刻,一批活动板房正在抓紧建设,用不了多久,一些受灾群众就能告别拥挤的帐篷,住上条件更好的临时住所。在那里,他们会看到脚下的土地,将建起真正的新家。

来源|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

传稿|张兆阳

投稿邮箱|zys7189@yt.shangdong.cn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群星耀天山”2023年新疆群众才艺大赛决赛开赛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张新军报道)12月21日,“群星耀天山”2023年新疆群众才艺大赛决赛在新疆文化馆剧场开赛。  本次大赛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新疆文化馆及各地州
  • 寒冷的灾区,总会有温暖环绕!

  • 12月21日凌晨4时02分,积石山县发生4.1级地震,在刘集乡参加救援的张涛外出躲避时不慎扭伤脚踝,他简单抹了些药后,天一亮又和队员们赶到了刘集乡阳洼村,帮当地群众搭建帐篷、清理危
  • 【奔流·第一线】“震中所”民警的64小时

  • 最近几天,一位瘦弱的小伙子在黑夜中从地震废墟背出一名被困群众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背人的小伙子是积石山县公安局大河家派出所21岁的辅警徐鹏,为他们打灯照明的是另一名辅
  • 凌晨,再发生4.1地震!

  •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1日4时2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再次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5.77度,东经102.80度。附近村镇: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刘集村、
  • 人权保障故事丨“我们都一样!”

  • □讲述人:伊犁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剑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位蹒跚女孩活成一束光的故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剑分享《我们都一样》,讲述残疾人的人权保障。记者 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帐篷里的一晚

  • 12月20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夜里零下5—10摄氏度,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地区的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帐篷内,火炉里燃着木炭;帐篷外,排气管
  • 浙江省总工会捐赠400万元支援甘肃青海

  • 昨日,省总工会分别向甘肃省总工会、青海省总工会捐赠200万元救灾资金,为受灾地区工会及受灾职工群众提供支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甘肃、青海两地灾情牵
  • 贵港市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完成率排名全区第一

  •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四大主要工作,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74公里,预计到年底新增农村公路4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完成率排名
  • 国家新闻出版署:所有网游须设置用户充值限额

  • 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网络游戏不得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网络游戏出版
  • 2023碳力未来年度论坛举办

  • 12月21日,以“数字双碳 培育未来产业”为主题的2023碳力未来年度论坛在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举办。活动由北京未来科学城数字双碳产业加速器、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下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