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苗田谢姓两大习俗

日期: 来源:娄底广播电视报收集编辑:娄底广播电视报

(一)除夕打鼓催光

明朝洪武年间,东晋宰相谢安第32代孙谢谷福迁移到了冷水江市潘桥乡(现在的禾青镇)苗田村,经过子孙繁衍到现在已发展到上万人。现在苗田村谢姓仍是一个1000多人口的大村落。600多年前,苗田村及周边村落原是一片深山老林,老虎、野猪等猛兽经常出没,那时又比较贫穷,每到快过年(过春节)时,出来寻找食物的猛兽就更多了,强盗和小偷也多了,连过年的肉都常常被猛兽或强盗弄走。于是,从苗田谢氏祖先谷福公儿子一代开始,每到过年时就采取敲锣打鼓的办法,吓走猛兽,也可吓退强盗和小偷。同时,希望通过这种大声敲锣打鼓,能让太阳早点出来。天亮了,小偷、野兽就不敢来了。苗田人们把这个习俗就叫“催光”,一直流传至今。

从我记事起,村里年青人和小孩子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因为天气冷,每天要挨家挨户去调柴调炭。晚上在神坛生起红通通的大火,三晚柴火,三晚炭火,大家在神坛里边烤火边敲锣打鼓,有的年青人还打打牌,聊聊天。

特别是小孩子们围着筛子大的牛皮鼓,用自制的鼓棒不停地敲打,发出嘭嘭的响声,爱不释手,很是热闹。有的小孩子还要把各自的鼓棒比较一番,看谁的鼓棒漂亮、牢固,打得更响亮些。看牛娃们一到腊月上山放牛时,就开始漫山遍野地找好棒棒,砍来做鼓槌。

到了除夕这天,大概从晚上八点中开始,每隔2-3个时辰,大家要扛着大鼓、敲着大铜锣去挨家挨户敲打三遍,直到正月初一天亮。上门打锣鼓时,每家每户都要燃放鞭炮助兴,哪家的鞭炮燃放越多,就在他家门口敲锣打鼓越久,响声就越宏亮。也有个别大气或富裕家庭,会给敲锣打鼓的人员发几个糍粑,现在一般改为发小红包了。每家都要摧三遍光,年轻人和孩童们往往乐此不疲。特别在小子爱炮而又物质匮乏的年代,孩童们最喜欢跟着到地上检未燃放完的鞭炮。

苗田村谢氏主要有两个大房,各设有一个神坛,神龛上供着两尊大菩萨。两房的年轻人都在自己房下的神坛里敲锣打鼓,但有趣的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走村串户摧光时,两个房下的人常常会碰到一起,那这时就会来一场大比拼,比比看看哪一房的鼓敲得更响,打得更有节奏。两房虽然比的是打鼓,但实际上比的是人气,看看哪房来的人更多,哪房的人更有精气神,更有团结性,更热衷于参加传统习俗活动。

(二)元宵节舞草龙

苗田村把元宵节叫做过小年,这天他们有舞稻草龙的习惯。每年一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全村许多热心人就会早早来到谢氏祠堂,精心编织稻草龙,大约12点左右,丁壮男子汉们就会舞着稻草龙从祠堂出来,开始元宵节这天的舞龙活动。

据说谢姓谷福公才到苗田这里安家时,这个地方森林茂密,有点阴沉,瘟疫多,通过正月十五日舞稻草龙这个办法,可以把每家每户的瘟疫带走,让人们春节后有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比较贫穷,还没来得及制作布龙,春节期间,大家以舞稻草龙为乐。一方面,通过舞稻草龙聚集大家到一起耍拳弄棒,以强壮族人;另一方面,舞着龙到头一年建新房、讨新媳妇等有红事的家里去恭贺新禧讨彩头;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的舞稻草龙活动,告诉人们新年活动到这一天打止,过完十五就要下地干活、出门赚钱了。因此,正月十五这一餐中饭,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大吃一顿,这顿饭当地叫“催工饭”。(谢贵欢)

相关阅读

  • 优秀的人,早早摆脱了这 7 种思维模式

  • 编者按: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从而决定我们未来的发展。不良的思维模式会阻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前途。Medium 上一篇名为“7 Thought Patterns Holding Yo
  • 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你该如何开源节流?

  • 编者按:“混乱是阶梯”这句话,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了。经济动荡的时期亦是如此,尽管这一时期人们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但同时也是火中取栗、危中求变的好时候。没有人能预测黑天鹅
  • 扎堆晨读英语,卖货用上AI,义乌老板娘卷疯了

  • 第一次来到义乌商贸城的人,很容易迷失在数以万计的商铺中。眼前是各种肤色的人,耳边是各种语言的交汇。每一个商铺,都是一个小小“战场”,几乎时时刻刻,都有关于价格的“厮杀”,单
  • 知道上班的真相后,我再也不想辞职了

  • 成功最可靠的方法,是你自己定义成功。先射箭,然后在射中的地方,画一个靶心。——凯文·凯利,《读者》2024年第10期有一位朋友找樊登聊天,说:“我觉得现在的工作没有意义。”樊登好
  • 每天“行善半小时” 8年为乘客免单超3700单

  • 每天上午10点到10点半,是深圳网约车司机艾祥华的“免单时间”。这段时间里,他常常待在车站、公交站、地铁口附近,见到扛着大包行李的乘客,就会从副驾的窗口伸出一支写着“深圳
  • 沐浴“阳光”见证成长

  • ■高鸿我是一名山区基层语文教师,教学之余,自己读,领着一群学生读;自己写,指导一群学生写;自己发表作品,推荐学生发表习作。经年下来,指导学生在《阳光报》《美文·青春写作》等报刊
  • 兄弟姐妹最好的关系,不是聚会、借钱,而是……

  • 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莫大的荣幸。——卡尔·萨根,《读者》2023年第3期前段时间,刷到一条视频,看完感慨万千。儿子接父亲去城里养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苗田谢姓两大习俗

  • (一)除夕打鼓催光明朝洪武年间,东晋宰相谢安第32代孙谢谷福迁移到了冷水江市潘桥乡(现在的禾青镇)苗田村,经过子孙繁衍到现在已发展到上万人。现在苗田村谢姓仍是一个1000多人口的
  • 淄博市淄川区:二十二载敬老情 点亮暮年之光

  • 简介:王福荣,从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东高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调任昆仑镇三台山养老中心院长,这一干就是22年。上任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王福荣积极争取镇领导支持,进行了大刀阔斧
  • 走吧,一起上尼山

  • 尼山脚下,孔子故里。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再次如期而至,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山东。一直以来,尼山论坛就是山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一个亮点举措
  • 1周2次出手!是华科人!

  • 7月1日华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生谈清海在休假中救下1人7月7日该院护士管若妍在东湖边救下1名溺水者一周内两位华科人接连出手7月7日凌晨5点左右武汉东湖绿道三期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