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大工科研团队在昆虫表皮蛋白自组装机制及相关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日期: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收集编辑:大连理工大学

 

昆虫表皮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的自组装系统之一,含有数以百计的表皮蛋白,这为筛选具有自组装潜能的昆虫表皮蛋白肽(ICP)提供了无限可能。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刘田教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杨青教授、清华大学高华健教授以及南洋理工大学俞璟副教授合作,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IF=38.3)上发表题为“溶剂浓度梯度驱动昆虫肽自组装形成纳米胶囊”(Self-assembly of peptide nanocapsules by a solvent concentration gradient)的论文。

玉米螟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其钻蛀特性是导致其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坚硬的头壳正是发挥其钻蛀功能的主要器官。作者从亚洲玉米螟头壳表皮转录组中发现了233种表皮蛋白,并从中筛选了9种具有重复序列的ICP。非常罕见的是,其中三种ICP(WA30、VV30和NS36)能够在水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自发组装成纳米胶囊,而不需要添加任何的模版。

昆虫表皮蛋白肽(ICP)的挖掘以及纳米胶囊的组装机制

研究表明,上述肽基纳米胶囊的形成得益于溶剂浓度梯度自组装技术。当ICP水溶液与丙酮混合时,会发生液液相分离。ICP纳米胶囊可以通过简单的溶剂置换工艺制备,并在药物递送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该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昆虫新表皮脱水过程中的表皮蛋白组装机理,进而为阐明昆虫表皮形成机制提供新思路。此外,ICP纳米胶囊在人体内降解缓慢,可以提高药物的释放并且副作用较低。因此,研究制备的ICP纳米胶囊在肿瘤治疗、基因治疗和疫苗递送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通过ICP胶囊封装并递送蛋白质、疏水药物和mRNA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刘田教授和俞璟副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生李昦鹏和高华健教授指导的博士后钱栩良。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祁惠棠和原烽堠参与了该工作。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刘田教授、杨青教授、高华健教授和俞璟副教授。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654-w

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

排版编辑:刘嘉瑞 常思萌 姚启轩

审核校对:赵景瑞 刘梁宇

相关阅读

  •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爱鸟周”活动启动

  • 4月28日,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第43届“爱鸟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该园的天鹅湖畔举行。本届“爱鸟周”活动主题为“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旨在提高人们对候鸟的认识
  • 评论:认知运算期儿童的编码原料问题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胡晓生  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已有的经验有一定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就容易忽略,完全生疏的东西则让人迷惑不
  • 广东到底有多少种昆虫?34目475科3198属12093种!

  • 金斑喙凤蝶 省林业局供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爱丽、通讯员林荫报道:“广东到底有多少种昆虫?”这个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基本答案:日前发布的《广东昆虫名录》,共收录广东昆虫34目4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健康知识】五一出游需防蚊 警惕登革热

  •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美洲地区通报登革热病例超过300万,是去年同期的3倍;我国周边的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