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又到了放飞自我品尝各种美味的时候。红红的柿饼,寓意“好事(柿)发生”,甜甜的口感加上寓意吉祥,柿子是大家的所爱。
节日刚过,3岁的睿睿突然出现呕血,伴有腹痛,脸色苍白,无精打采也吃不下东西,短短几天体重就下降2kg。妈妈急忙将睿睿带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一查血常规发现血红蛋白只有47g/L,已经是重度贫血了。再做腹部彩超发现胃腔内巨大结石。医生追问妈妈,妈妈表示睿睿平时胃口挺好,在春节期间空腹吃了大量的柿饼,还吃了很多虾。医生判断睿睿应该是吃了大量柿饼,在胃内形成“柿石”导致了这些症状。
消化内科的医生在血红蛋白纠正到86g/L后,给睿睿实施胃镜。术中发现胃腔内存在2枚褐色的巨大胃石,分别为4.0cm*5.0cm、3.0cm*2.5cm。
医生在胃镜的直视下,将巨大的胃石分解成小块再取出体外。同时在胃角还发现一个深大的溃疡。这下睿睿呕血的原因也找到了,粗糙的胃石对胃黏膜的机械损害导致了溃疡引起了出血。
“本来寓意美好的柿子,谁能想到还可以在胃内形成结石,结果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睿睿的妈妈心有余悸地说。
任主任说:“我们时常会遇到因为大量进食柿子导致胃肠不适的病人,有的还在胃内形成结石引发腹痛、腹胀等,我们称为“柿石症”,严重的甚至造成胃黏膜糜烂、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大块的柿石不能正常地排出,会嵌顿在消化道内,在以前这种情况只能靠外科手术取出,现在内镜技术发展了,可以靠内镜将其取出。”
Q“柿石”是怎么形成的?
A 柿子中含有鞣酸和果胶,鞣酸,他们遇到胃酸后发生凝结,还能和胃内的食物残渣、蛋白质、纤维素、黏液等胶合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沉淀物。当沉淀物过大,就会嵌顿在消化道,尤其是胃内,形成胃柿石。
Q如何正确食用柿子?
A 1.不要空腹吃柿子
空腹的时候胃酸多,这时候容易柿子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等产生沉淀。
2.减少摄入量
如果食用大量的柿子,会增加鞣酸的量,就更容易形成结石。一般1~2个就可以了。
3.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
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
4.不要吃柿子皮
柿子皮的鞣酸含量更高。
5.注意饮食搭配
柿子不要和含高蛋白的食物一起吃,如牛奶、虾、蟹、鱼等。高蛋白和鞣酸作用容易凝结成块,形成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