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写作作为你的树洞,赶走生活中所有的坏情绪

《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向树洞倾诉秘密

“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了秘密,又不想让人知道,那他就可以找一个树洞,把秘密说进去,再用泥巴封起来,那秘密就会永远留在树里,没人知道。”——于是《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梁朝伟饰)就在吴哥窟找了一个树洞,将他压抑在心中的对苏丽珍(张曼玉)的爱慕说了出来。

自从电影上映后,无数人痴迷于去寻找那个树洞,因为太多人太想把自己心里的苦一吐为快了!只是那树洞太过遥远,要是能找到一个行走的树洞,随时陪在自己身边就好了。

没想到这个树洞让资深写作培训师刘主编无意之中发现了!原来在写作培训之后,他收到了很多感谢信。这其中有学生、上班族、全职妈妈,中年大叔……他们说通过写作,感知了自己的情绪、疏散了心中的不快、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甚至发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这真是意外之喜,原本写作培训是为了让更多热爱写作的人有所成长,却无意中实现了写作的疗愈功能。这不就是行走的树洞吗?刘主编恍然大悟:他坚持写作十几年,深深体会到了写作对自己的疗愈作用,原以为这只是个体感受,但是通过学员们的反馈,终于证实写作对大家都有疗愈性。

于是,刘主编找来自己的学员,也是心理学专业硕士的蓝橙,合作出了一本书《写作疗愈》,希望借由这本书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写作赶走心中的不快。其实“写作疗愈”也被称作“写作禅”,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它指的是通过写作改变心理状态的方法。

《写作疗愈》这本书没有更多的解释写作疗愈的概念及原理,正向刘主编说的:这样的课题还是留给心理专家去研究吧。在这本书中作者是通过24个故事道出了写作疗愈的特点、方法和作用,所以非常轻松好读。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和感受写作疗愈的益处;甚至有些还能引起共鸣,在每个故事的后面,“心理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写作疗愈为什么这么有效,最后还有练习和写作要点,帮助实践派的读者快速体验写作疗愈的魅力。

《写作疗愈》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写作疗愈的特点,

二、写作疗愈的写作方法,

三、写作疗愈的疗愈作用。

一、写作疗愈的特点

写作疗愈和日常功能性写作、文学创作都不同,他有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使更多的人可以来尝试这种自我疗愈方式。

1.1、门槛低,

写作疗愈的门槛很低,只要你会写字、会说话就可以。哪怕你错字连篇,哪怕你句子不通顺,全都无所谓,因为它的读者只有你自己,只要你能通过倾吐疏解情绪就行了,别的都不用顾忌。

2.2,无压力,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的公文写作(比如说总结啊、计划呀、报告啊),这些东西都要给别人看,都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而且通常还都有完成期限。这样我们在写作 过程中就难免会产生焦虑,担心完不成、担心写不好。但写作聊疗愈却不会,因为 它的目的只是写下你的心情、感受、想法,只要你开始写就行了,无所谓写得好不好, 更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

2.3、易获得自我肯定

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对自己有一个评判,到底是做得好还是坏?如果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开心,低于预期就会沮丧。但是写作疗愈不同,它没有主题,结构的限制,也没有字数、取向的限制。你想怨就怨,想骂就骂,实现了情绪的自我表达,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痛快的事儿。更重要的是,当你完成一篇文字以后,还会增加自信和成就感。如果通过写作你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所以,写作疗愈不只适合喜爱写作的人,它还可以更广大的愿意自我疗愈的人,因为在写作疗愈中,写作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不是你的文笔多好,而是你是否有一颗想要实现自我疗愈的心。

第二,写作疗愈的写作方法

不是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为什么还有方法?

其实写作疗愈确实没有一定之规,但具备以下三个部分,才会使写作有疗愈性。这三个部分是:1、情感表达;2、发现问题;3、找到解决办法。

有些写日记的人可能并没有感受到写作的疗愈性,是因为他们写得不好吗?不,我们已经说过了,只要写就是好,哪有不好之说?

但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写出疗愈感,是因为只完成了写作疗愈的第一步:表达情绪。

有些人说,我很难过,写下来竟发现自己越写越难过。这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你的情绪表达还没有完成,你需要继续宣泄,直到自己平静为止;二、你在表达情绪时不由自主地添枝加叶,凭空设想了一些新情况。比如:你和同事争吵,他骂了你。你气得说不出话来,当写作的时候你后悔自己为什么不骂回去,可是如果骂回去他说出更过分的呢……然后你顺着这个思路下去,当然越写越气。

那么怎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很简单:在表达情绪时记住两点:第一不要想像新情节,毕竟这不是写小说;第二写出感受的同时,别忘了也陈述事件,这会让你对发现的事情重新回忆,在回忆时你会加入思考,这样很自然的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理性的思考可以让你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之后解决办法也就不在话下了。

除了上面说的三个部分以外,作者还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式,运用它们可以使写作的疗愈性更好地得到发挥。

一,以第一人称书写

这一点无需解释,我们从小到大都写过日记,其实用第一人称写作就是像写日记那样,从“我”的角度直接表达出你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且这个日记不用交给老师看,也不参加评比,所以你可以尽情表达,无论是悲伤的、愤怒的、喜悦的、还是狂妄的、甚至是忘乎所以的——人生能够毫无顾忌地去做一件事的机会太少了,而写作疗愈的时候,你就可以这么干!

2,以第二人称书写

所谓用第二人称书写就是用你的口气和自己对话,实际上这是让你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写。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你去分析问题,剖析自己。当你自责时、恨铁不成钢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它可以减轻你的悔意,愧疚之感,当情绪平静下来,就可能进入思考的程序了。

第三,对话体书写

对话体的书写就是采用一问一答帮你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你被两难选择折磨得快要崩溃时,当你头脑混乱无法思考时,一问一答式会帮你理清思路。为什么不能单纯靠想,而要写呢?

因为人脑当中,各种念头闪现极快,只是想很容易偏离主题。但是书写就会让你的大脑慢下来,这样你才可能不被情绪牵着走,而更容易沿着一个方向不断向下思考。

第四,回忆式书写。

我们前面讲的三种方法都是形式上的,而这个却是内容上的。这是因为一个人从小到大会经历过很多事,这其中有些事会被忘记,但有些事却因为有心结不但无法忘记,甚至难以释怀,每当想起都会痛一次、怨一次、甚至哭一次、恨一次。

对于这样的事情,可以通过回忆式的写法把让你打上心结的事情重温一遍,并且带着自己进入思考通道。

有的时候由于伤害太深,写一次不够,那就多写几次,直到写出内心的平静,直到写得可以冷静分析,这样你就有希望实现自我救赎。

写作疗愈的写作方式同样非常简单,它只是使写作实现疗愈的手段,没有好坏之分,你可以随便尝试,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只要你愿意。

3,写作疗愈的作用

写作疗愈千好万好,具体好在哪儿呢?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点:

3.1、抚平坏情绪

人们为什么那么想找树洞,因为有些话无法对别人说,憋在心里又实在难受。心理学家指出倾诉有利于身心健康。可问题是向谁倾诉呢?也许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即使有合适的人也不一定有时间;即使有时间,他的反馈也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这时候写下来,自己对自己说,就是最好的方式。不怕求助无门,不怕被拒绝,不怕被误会,自己做自己的树洞,随想随写,随叫随到,岂不快哉?!

3.2,认清自己

人要想过好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但你真的了解自己吗?书中有个故事讲的是,方圆是个十足的“热心肠”,她平时总是助人为乐,即使别人提出额外的要求,她也会克服困难,尽量满足。但当她有事想找人替班时,竟被所有求助过的人拒绝了。她感到非常郁闷,在写作疗愈的过程中,她认识到自己乐于助人其实是因为不自信——她需要通过对别人多付出来获得大家的认可。但是因为她过于注重别人的感受,却忽略了自己——一个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人,别人自然更不会在乎了。找到了问题的结症,认识到了真实的自己,方圆也不郁闷了,她决定今后不再有求必应,并要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把重心回归到自己身上。

有人可能担心自己没有这样的分析能力,但真相是每一个人都有沉睡的智慧,写作疗愈就是那个可以帮你唤醒“内在智慧”的好方法。

3.3,发现更美好的人生

写作疗愈的主要关注对象是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每个人“向内求”去获得自我疗愈。但是对于一些因突发事件或者病症陷入极度坏情绪当中的人来说,他们已经钻进了牛角尖,视野之内只有自己的那点事儿。如果这时候还让他们关注自己,只会使他们越来越崩溃。所以,此时就要采用另外一种方式——让他们“向外求”。

具体说来,就是尽量去写一些与自己当下的情况无关的事:比如:身边的美好事物(春天来了,花开了等等)、过去的美好回忆(开心的旅游或者聚会)、给喜欢的故事接龙(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电影、电视剧),写出让自己满意的结果。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通过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或者想像出来的美好,最终能够切换角度去看待困扰自己的事情,使坏情绪得以逐步抚平。

即使是普通人也要注意记下生活中那些高兴的事,因为长期坚持这就会成为你的“快乐银行”,供你在不快乐时随时支取,随时治愈。

有句话说“人生没有感同身受”,因此即使再亲密的朋友、再爱你的家人也不可能感受你的感受,或者时时陪伴在你身边。但是学会了写作疗愈,就相当于拥有了行走的树洞。有了它,我们就有了自我疗愈的秘方。除非确诊的心理疾病,日常的烦恼我们都可以通过写作疗愈来帮助化解。

就像刘主编所说:如果你想到达幸福的岸,那么写作就是一种渡船,而你就是自己的摆渡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