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母与子女之间,隔的是一颗真心

曹文轩: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我想,感动他们的,应是道德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

电影《地久天长》里王源饰演的刘星,被亲生孩子溺水而亡的夫妇领养,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很叛逆,辍学、与社会人士一起,离家出走。

曹文轩老师写的《大屋梦里的羊》,讲述的是养父母邱二爷家底殷实,但无子嗣,就从有四个儿子的大伯处过继了一个最小的儿子——细马。孩子初来乍到,处处显得格格不入,不能融入学校,只好辍学养羊。与养母邱二妈的冲突,加上邱二爷家庭遭受变故,细马被送回去的路途中,又自动回来。从此一家三口过上了平淡安宁的生活,然而邱二爷的病逝打破了这种平静。邱二爷的离开,令邱二妈精神受刺激变得痴呆,摇摇欲坠的家庭,在细马的迅速成长中撑了起来。

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存在着看不见的隔阂。

大人的心思

为什么领养?

人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领养孩子?生不了自己的孩子或者特别想要一个不一样性别的,比如生了很多女孩,想要一个男孩。

电影《地久天长》中,因为亲生儿子溺水而亡,女主在流产事故中,丧失生育能力,他们才领养一个男孩,当成逝去的儿子。

《大屋梦里的羊》中,一开始邱二妈对能生出自己的孩子充满期待,很是喜欢小孩,也就很欢迎邻居的孩子来家里玩,会主动要求抱,一抱起来就放不下。在最终确认,不会再有自己亲生的孩子后,邱二妈对孩子的态度也变了,不再允许孩子们来她家玩耍。看着自己渐渐老去,他们才决定从大伯处领养一个儿子。

领养后的局面

《大屋梦里的羊》中邱二妈一见养子细马,从第一眼单纯对男孩的喜欢,就变成了敌意。为什么?曹文轩老师是这样描写的:

她从他的眍眼里看出,这已是一个有了心机的孩子。当她这样认为时,细马在她眼里就不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大人了。现在这个大人是冲着他们的一笔家产突然地来了。邱二妈从一开始,就对细马是排斥的。

这种敌意,也许比较容易在富裕的家庭中出现。有一对有钱的夫妇在努力了多年后,还是不能有自己的孩子,只好领养了一个女孩。但是在刚开始的一两年,养母从不抱这个孩子,养母眼神里的敌意,连旁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说《大屋梦里的羊》中的邱二妈一开始对细马充满敌意,但在一天天的日子中,依然对细马倾注了爱意。虽然从不表达,但是细马能感受得到。

而邱二爷是个内敛的人,平时不表达,在带细马游泳的时候,细马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躲在水底,使得邱二爷心慌意乱地在水里寻找,找到后第一次狠狠地打了细马。这种着急、这种打,只有真的爱这个孩子,才会表现出来。

养父母对孩子的爱,在平常的日子中一点点地流露,作为养子女的孩子,内心比平常的孩子敏感,会将养父母对他们的爱,深深地藏在心底。

孩子的困局

领养的孩子,内心没有归属感。肖然老师在《隐藏在家庭中的五行系统动力》中提到他是个养子,每天醒来要想的第一件事是今天在哪里,15岁出来谋生,长大后即使好几处有房产,但内心依然没有归属感。

肖然:把孩子送人,会给孩子带来创伤,让孩子没有归属感。

《大屋梦里的羊》细马的局面,在曹文轩老师的笔下跃然纸上。细马过来的时候11、12岁的样子,因为语言不通,学习跟不上,被同学嘲笑,也就不愿意去上学。只有和羊群待在一起,才是快乐的。但时间长了,开始觉得无聊,想上学,又不敢开口和邱二妈说,与邱二妈的那种隔阂一直都在。但细马把羊群往学校附近赶,挑衅上下学的孩子们,寻求打架。

细马想融入这个环境,但是一个孩子的力量是微弱的,没有办法。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内心隔阂,是一条看不见的河流。正如电影《地久天长》中,刘星要报复同学,拿了同学的东西,养父母批评他的时候,他用沉默与倔强来对抗,最后离家出走。

和解

电影《地久天长》在刘星离家出走几年之后,带着女朋友回来认亲时,才开口叫爸爸妈妈。《大屋梦里的羊》的细马对邱二爷、邱二妈改口成“爸爸、妈妈”,才算从内心上真正接受了养父母。

这是在邱二爷家的房子被洪水淹了之后,没了财产的束缚,邱二妈原先对细马的偏见也就没了筹码,人性中的善良,她对旁人的善良,才在细马身上真正的表现出来。

在邱二爷生病的时候,细马去寻找药——柳树须子,大冬天的,不怕辛苦,朋友桑桑觉得可以了,但是细马觉得不可以,挑选要求很苛刻:黑的或红的,一概不要。

邱二爷逝世之后,邱二妈一开始是沉默地过日子,渐渐地开始逢人就问:二爷在哪?终于有一天走失了,谁能想到,细马会去寻找,整整找了七天,回来的时候,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细马满身尘埃。脚上的鞋已被踏坏,露着脚趾。……令人惊奇的是,邱二妈仍然是一副干干净净的样子,头发竟一丝不乱。

细马对养父母,这时候就是对待亲生父母的态度了——孝,展露无遗。

后来细马快速成长,养羊、做买卖、盖房子——一座用砖头盖的房子,这房子是为邱二妈而盖的。

对于养子女来说,归属感是他们一生追求的东西,大人只有放下成人的戒备,一如《大屋梦里的羊》邱二爷,真心对待孩子,孩子的心看得见。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过: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在现实生活中,能一开始就将孩子视如己出的养父母,都是人间的天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