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所有人都在谈论她

我看完整整六期都不知道她是为什么火的。当然并不是说她不好。

似乎从上周末开始,大家就隐隐被一个王姓女孩刷屏。紧接着,你突然发现某一刻,谈论她的人已不限于那个节目的观众或者她的粉丝了。一瞬间,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她,所有人都在谈论她。就连不知道她的人,也有了个专有名词,“菊外人”。

这个人就是综艺《创造101》中的选手王菊。

目前对于她的好评主要集中于她的独立、特立独行、坚持与众不同审美的价值观等,很多自媒体文章更干脆赋予她gay icon等字眼。这些文不遗巨细地分析她在节目中的每一次表现,一帧一帧解读她的言论,配上情商高、有内涵等高评价。一时间,“王菊”似乎已不仅仅是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她被从不同角度解读、再造、赋予新的意义。

《创造101》的有意思在于,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节目从一开始,就在媒体人和普通观众中引起对女性价值的广泛探讨。这并不是节目组的初衷——对于“女团”的探讨。女性价值,在如今这个媒体环境,似乎特别容易被探讨,也特别容易引起共鸣。然而,如今这样一边倒地对王菊予以赞誉的舆论趋势,究竟是否理智客观?还是这种盛况之下,其实又一次暴露了某种精神空虚。

你不妨仔细想想。抛开一切“别人的议论”,抛开一堆溢美的公号文章,你会发现你看到的其实只是一个25岁的、自信大方坦然的女孩。你是不反感她的,甚至是喜欢她的,但是,她真的值得被如今这样刷屏似的赞誉、赋予、强调、追随吗?

并不是说她不好,而是这个现象究竟冷静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一些年轻人,特别善于“服从”。你会发现很多个善于假装虔诚恭驯记笔记的面孔,永远不敢直言敢谏,永远不敢锋芒毕露。现在,当更多元的网络环境、文化语境出现,当更多的出镜机会出现,你会以为现在的年轻人是更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或想法——当然不排除很多人真是这样。但另一些,或许会演变成一种“同龄人服从”。他们或许会反抗师长、反抗权威,但潜意识里还是不自觉聚拢于同龄人中更主流的声音或意见。

《创造101》第四期陈芳语选择待定队员谁将留下来那一段,其实凸显出一种东西方教育制度的不同。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华裔陈芳语,面对几个待定的队员直接问:你们谁想留下来谁想走,直接跟我说,我不想我选择了一个人,但她是想走的,就会浪费这个机会。

她面对的是一群长期习惯“谦让”文化的东方小姑娘。于是大多数人还是扭怩流泪优柔惆怅,很少有人说出自己真实想法。所以这一段我重看过去还是很困惑,不知道到底哪些人是真正想走的、哪些人是想留下的。

这也是第五期黄子韬发火的一个点:这个节目是个机会,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嘻嘻哈哈叽叽喳喳,你们来不是来玩的,不是来交朋友的,是来竞争的。不是虚假的女生间的“友谊”就能让你在镜头前显得格外nice、格外人缘好。

这一点,或许也是爽利直接的王菊,能渐渐猛圈好感的根本原因。她从参加这个节目的第一期,就没有掩饰自己想留下来的野心。她不止一次说,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想留下来。这些当然都很好。但是,这种言论或态度,应该是一种最正常、最健康的竞赛态度,应该是参与任何赛事的选手所必备的。但很可惜,《创造101》中大部分女生不知为什么没有这种本应很平常的竞赛素质,于是反而凸显出唯一一个“正常”的王菊,弥足珍贵起来。

但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过度歌颂这种“正常”啊,是不是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年轻选手,没有这种“正常”?

在这周,有不少媒体或个人为王菊不断赋予着新的意义:女性独立、gay icon、励志女孩……不排除她本人真是这样,但看完了整整6期节目和她个人的很多微博,我还是不得不说:这个女孩,无疑是自信可爱的,但将那么多过于褒扬的字眼附在她身上,是不是对于她眼下现阶段来说,过重了?

有一部美剧,《Glee》,它的前几季很好看。这部剧每集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其中有几集,是探讨能代表女性power、gay icon的歌手或歌曲。合唱团里的同学们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麦当娜、Lady Gaga和小甜甜布莱妮的改编演绎。这些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代偶像,这些女性,都是在各自的时代,不断用自己的作品、风格、着装、语录,乃至本身践行的真实人生、伴侣选择,来不断诠释“女性独立”,从而构造出各自风格不同的强大女性形象。她们或用作品,或用人格,名副其实地诠释这些伟大字眼,但是眼下如今,在我们的国家,我们对于一个某综艺节目的某几个镜头中说出了自己真实观点、展现出别样自信的年轻女孩做出这种追捧式的舆论评价,是否太过浅薄衰弱了呢?

我对于王菊本人没有任何意见。但眼下这种狂欢的一边倒式的评价,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可悲。毛姆曾说,惯爱表同情的人,会让受难者非常困窘。他说有的人胸膛上已经沾满泪水,他就不忍再将他的洒上。同样,在某些盛宴式的舆论传播背后,人应该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