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此刻播种的东西,定会在某处结果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提醒着大地上劳作的人们“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同时也宣告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在收获与播种粮食的日子里,一群诗人和爱诗歌的人也相聚在一起,忙碌地分享着他们所收获的诗句,他们称这个日子为“芒种诗歌节”。

6月5日至7日,第一届“芒种诗歌节”在天津智慧山艺术中心举办。为期三天的诗歌节有一场重头戏,安排在芒种当天的傍晚,这是一场有关诗歌的“颁奖礼”。不过,现场却没有领奖人,没有奖品,也没有获奖感言,当晚唯一的主角就是被评选出的十句诗句,仅此而已。除了宣布十佳诗句,被邀请而来的诗人们也会朗诵一两首自己的诗歌。

这场只跟诗歌有关的朗诵会并非在灯火璀璨的礼堂,而是在一个被摩天大楼所包围的露天广场,广场是由30多万片竹条制成的高低起伏的山丘所构成的。开场前,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爬上山丘,席地而坐。等夜色渐浓,几束灯光向上射向周围大厦的玻璃幕墙和头顶的天空,一旁乐队的即兴伴奏空灵地响起,于坚、朵渔、王小妮、伊蕾、徐敬亚、蓝蓝、邵风华、育邦、余秀华、周公度、横、王彦明等诗人也纷纷走向山丘间的小小舞台,分别轻轻地开始吟诵起一首首诗歌。

可是,诗人朗诵之后,灯暗,大家散去,留下空掉的广场。诗究竟要收获什么?诗人于坚这样问。

他随后自己回答:“芒种是大地上生殖活动的开始,而诗是一种语言的生殖行为。诗,总是指向一种精神的秋天。我们此刻播种的东西,定会在某处结果。”

获奖者多半“隐姓埋名”

“我既不读书,也不思考,有时会让风再把大脑吹干净一些。”

“一封春秋来信,至今没有投递到我的手上,邮差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有时候,就我一个人,独处,我还是嫌人太多了。”

“终于等来了命运现身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小丑卸了妆,坐在小花园的条凳上。”

……

这些诗句被印在一本素净的薄薄的白色小册子里,只要报名并来到“芒种诗歌节”朗诵会现场的人都会获得一本,封面上写着“2017-2018跨年度十佳诗句评选(候选佳句100句)”。翻到扉页可以看到此次诗歌节的主席、终评委委员、提名评委、特邀嘉宾及评选过程等介绍,能找见不少熟悉的甚至如雷贯耳的名字。

聊起佳句的评选过程,芒种诗歌节的发起策划人之一、诗人朵渔记忆犹新。一开始,是智慧山的张伟力找到朵渔,聊起自己想给艺术中心评选一句年度好句子的想法,朵渔听后就觉得这是一件可以做的事儿。“因为现在评诗或诗人的活动太多了,但是关注好句子的却几乎没有。其实诗句比起整首诗歌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和记忆,也更符合现在的传播方式和碎片化的阅读习惯。”

于是,2017年的8月,先是确立了提名评委的人选,并邀请提名评委每人推荐50到80句公开发表过的好句子,形成了初步的600多首诗歌的诗歌池。除了各种诗歌出版物,网站、自媒体等诗歌平台的诗句也都纳入其中。朵渔发现,被选中的诗歌中,网络平台上发表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有了一定分量的诗歌池后,提名嘉宾再次分别选出自己认为好的100个句子,得票最高的前100名成为候选佳句。随后,朵渔再将这100句佳句交给终评评委委员,由他们再进行一轮投票,得出得票数最多的15句。最终,由本届诗歌节的主席于坚从15句中挑选出10句,作为年度十佳。

“我们最后也没有评出最好的一句,因为评到最后发现,想评一句符合这一年度的文化动向、社会精神等层面的佳句是非常难的,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去赋予的,就像海子那句"春暖花开"一样,也不是当年就广为流传,所以我们最终确定评出十句。”朵渔说。

确定了这次的评选内容就只是诗句本身,在挑选时候,评委们则几乎忽略了作者这个因素。导致在十佳诗句公布的现场,本来想找到相应作者的照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却发现被选中诗句的作者多半是“隐姓埋名”,靠着留下来的“江湖代号”,难以找到真人。

而在能查到作者的几句诗中,也不是只局限于现代诗人集中的60后诗人,同样有70后甚至90后的诗人。“这恰恰说明了这场诗歌节的纯粹性,”于坚觉得,“诗歌是没有年龄的,诗就是诗,而且你在读这些诗的时候也是读不出年龄的,比如十佳诗句里面的那句"夜幕总是熟练地拨开她的花瓣",我读的时候觉得非常老练。事后才知道作者是一位90后的女诗人。”

于坚毫不吝惜赞美这次的芒种诗歌节,他说这场诗歌节的成功,关键就在于纯粹二字:“现在中国国内的诗歌活动非常多,但大多数的活动质量很低,有些仅仅是打着诗歌旗号做的经济活动。但是芒种诗歌节非常干净。做这样的事需要静下心来从诗歌本身出发,才能发现中国当代诗歌的质量是很高的。现在的诗歌节要么泥沙俱下,要么是水落石出。而芒种诗歌节就属于后者。”

好诗歌的标准是自然和朴素

虽然忙碌了9个多月才最终从海量的诗句中选出精华的所在,但朵渔却一再强调,这场诗歌节的成果虽然叫年度佳句,但并非是要代表这一年来中国的现代诗水平。“事实上,这些句子只能代表本届诗歌节参与嘉宾的审美趣味。我们的诗歌节的初衷就是分享我们认为的美好的句子,传播汉语诗歌之美而已。”

被问到诗歌评选的标准,于坚说:“我个人会喜欢某一类的诗,但好诗还是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标准的。评委选择诗歌时,不是作为一个作者去选择,而是作为一个读者去看待这些诗歌。因此,你的审美趣味应该是更为广阔和宽泛的。这是一个什么都要透明都要量化的时代。很多答案似乎都要在ABCD里选择一个才行。但我觉得其实诗歌不是一个非A即B的标准。是否能看出是好的诗歌,主要取决于读诗人的阅读经验。《唐诗三百首》流传至今仍能作为好诗歌的一个标准,但是其实这三百首是被蘅塘退士选出来的,不过是他一个人的阅读经验,但他个人的趣味却几百年来被一批批汉语读者认同,并得到传扬,这就说明了阅读经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诗歌标准。”

经常参加诗歌活动的于坚发现,活动所评选出来的作品质量和评委本身的质量直接相关:“选择评委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真正有阅读经验的,而不是唯我独尊的、阅读范围非常狭窄的。这次诗歌节选出的作品都经得起讨论,也是因为评委本身的阅读经验是值得信任的。”

那么,什么样的句子能够打动芒种诗歌节的评委呢?提名评委邵风华相信朴素是诗歌最难得的品质:“而不是那些雕饰的、故作姿态的。正如绚烂之极是归于平淡的,而且往往是朴素的诗句最难创作。相比之下,格言警句是最好写的,在哲学家文学家的随笔里面几乎比比皆是。我们选择的诗句都是那些单独看上去意味深远,而再把它们放回诗歌当中的时候还能波澜不惊的,并不会因为太跳跃而毁掉整首诗的意境。”

终评委之一的王小妮也有相同的感受,她觉得评选诗歌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唯一的标准,主要是诗人根据阅读经验所能信任的一种“感觉”。就她个人而言,好的诗句一定要是一种比较自然而然的句式:“有些人愿意把句式搞得很纠结、很凝重,而我比较喜欢自然而然的句子,同时在自然而然之中,有一些空间,词与词之间应该是有距离的。就像是"我的手握住你的手"这就是比较紧密的,因为手和握是有直接关系的,但是如果我的手和你的手之间夹带了其他的东西而又不明确是什么的东西,就是有距离的,而我比较喜欢这样感觉的诗句。”

山坡上的“羊”一直坐到最后

至于诗歌节为何会特别地选在了“芒种”这一天,朵渔介绍,当时综合了“想在室外举办”、“想在年中举办”等多个因素后确定了6月份的日子,而恰好这期间的芒种时节正带有收获和播种寓意,与他们的初衷所契合,故此才有了仲夏之夜的这场和诗而唱。

作为农历的节气,芒种的日子并非闲暇的周末,那段时间也恰逢高校紧张的期末考试周,这对于一个能容纳千人的广场来说,主办方内心免不了有过焦灼。但令人惊喜的是,在芒种当天,作为一个忙碌的星期三的夜晚,在有些闷热的室外广场上,一座座山丘上却也渐渐坐满了人。

于坚看到那样的场景时非常感动:“如此炎热的夏天,山坡上却坐满了"羊群",诗人就像是牧师一样,站在那里,表达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追求和批判。更可贵的是,现场的观众都非常年轻,而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往往并不在意诗人的名气,他们不管你是谁,如果作品不好,大可以提前走掉。又是完全开放的广场,往哪个方向都可以离去,走就走了。如果现场的诗歌是拙劣的,或是小打小闹的,或是让人听不懂如坠云雾的,那肯定山坡上很快就一只"羊"都没有了,都跑光了。但是,整整两个小时,山坡上的"羊"一直坐到了最后,我觉得很了不起。”

诗人徐敬亚和余秀华是这次朗诵会的特邀嘉宾,没有参与评选过程的他们,更清晰地感受到了现场的气氛。余秀华笑着说自己只是过来打酱油的,但特别开心:“我觉得诗歌节做成这样非常好。我是不喜欢热闹的人,有的活动可能是为了所谓的把活动做大,邀请很多诗人,我记得有一次参加的诗歌节邀请了几百个诗人,太吵了。芒种诗歌节邀请来的诗人就比较少,小范围,也高质量。”

徐敬亚是诗人更是一位球迷,他现场选择朗诵的诗歌是自己八年前写给南非世界杯和梅西的诗:“现代足球诞生的第二天就传到了中国的天津,当时叫辫子足球队,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恰逢世界杯,能来到天津我非常高兴。而且天津这座城市也是中国现代诗历史上的一个重镇,当年作为河北省省会的时候,就有非常多的诗人。这次在天津举办的芒种诗歌节能定到诗句上是非常难得的,这种评选诗句的诗歌节据我所知应该是首次,所以某种意义上也是填补了一个现代诗歌的空白点。中国古典诗词往往都并非是整首地去存在,而都是一些经典诗句成碎片化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这次诗歌节可以说是在碎片化的时代重新拾起碎片,再让碎片发出了比整首诗还强的光。”

徐敬亚有点埋怨朵渔,因为他本来有很多感慨想在朗诵会上说,却一再被告知只能读诗。事实上,诗歌节现场,除了揭晓十佳诗句时评委的几句点评外,几乎都是纯粹的朗诵和表演,好像一直在向观众强调,我们今天什么也不做,就只是简简单单地给你们读读诗,分享我们喜爱的文字。就连音乐家苏阳所表演的吉他清唱和舞蹈家赵梁所带来的舞蹈一样都跟诗歌直接相关。

未来可能会尝试

创作“诗剧”

诗人朵渔是个山东人,在天津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了这所城市。他爱这座城市,但文化底蕴深厚的天津却在某些方面一直比较低调,举办诗歌节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这座城市的一种补充:“借着芒种诗歌节的展开,我希望让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像麦芒一样地插入天津这个城市,让来自各地的优秀诗人把他们的才华和魅力留下来,刺激这个城市的固有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给城市的文化气质加入一份诗意。”

朵渔说,明年的芒种诗歌节还会如期举办,除了继续坚持芒种的日子,坚持公益,坚持只评选好句子,在活动的形式上可能会有一些改变:“来现场的嘉宾都是老江湖,他们提了很多的建议,明年我们在形式上会更丰富,今年已经有诗人的纪录片放映和新书的见面签售会等环节,未来我们可能还会有更多诗人跨界的作品展示,比如一些诗人的摄影和绘画作品等等。智慧山艺术中心里的设施和场馆都很完备,展览馆和剧场等都非常齐全,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多种形式,比如把诗歌做成话剧,做一场"诗剧"。朗诵环节也可以更丰富,比如不一定是诗人站在舞台上去朗诵,而可以是在每个山丘上。诗人们可以随意地坐在人群里,追光灯打过去,然后在人群里开始朗诵。另外,我们也会开始着手出版芒种诗歌节的年度选本,会做成一个非常精美的正式出版的小册子,在下一届芒种诗歌节呈现给大家。”

至于明年诗歌节的评委人选,朵渔透露会有一定的变化:“我们每年会确定一位主席,来为这个年度的诗歌定调。提名评委、终评委也会相对变动,因为如果一直是同一拨儿人的话,那选出来的诗歌的审美趣味和偏好会太固定。”

首届诗歌节所种下的诗句最终能收获什么,也许还需要时间的发酵。正如于坚在开幕致辞上所说:“诗人在黑暗中播种,他们播种的不是那些必将到手的东西,而是那种无名的东西。”

文/昂昂麻

芒种诗歌节

2017-2018

跨年度十佳诗句(以姓氏拼音为序)

1.Athelstan《同龄人》

告诉我,既然你是个好人

为什么你缺乏伤口

2.车邻《致天上的星星》

电停了我就醒来

发现是冬天大雪来临

有人正拆着别人住的房子

3.韩东《生命常给我一握之感》

密林温和地握住了我们

生命常给我一握之感

4.何小竹《突然想起了陶渊明》

那是一个末世,乱世

一些人野心勃勃

一些人则心生厌倦

5.李青禾《截句》

这些没有打在芭蕉上的雨啊

6.宋晓贤《光灰》

而尘世也毕竟是尘世

你赐它以光芒

它回报以灰尘

7.巫昂《干脆,我来说》

但哪次不是疼

教会了我们大声叫喊

8.小安《应该弃家而走》

我爱上走着这种时态

就是走一只脚在前

一只脚在后

9.西川《山水无名》

越孤独越要大宴宾客

越贫穷越要朗诵诗篇

10.余真《仿佛梦境》

夜幕总是熟练地拨开她的花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