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回到过去,改变某个决定!但却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差!

2004年有一部绝对有资格载入影史的悬疑科幻电影问世,电影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足以令人反思的结局,使它成功地将艺术与商业并存,成为一部教科书式的经典影片。它的名字叫《蝴蝶效应》。

其实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了解其意义,国内刚兴起的网络小说将这个梗都用烂了。但是这部电影用这个名字却有更深层次的意思。

这个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情节也是独具一格,不同于模式化的好莱坞电影。

主角伊万是个患有“失忆症”的病人,童年时期的他非常懦弱,他的青梅竹马凯丽经常受到弟弟汤米的欺负,但他却没有办法拯救凯丽。

因为患有失忆症,所以他经常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原因的动作,比如突然拿着锋利的尖刀对着爱自己、自己也爱的母亲。

在心理师的建议下,伊万开始写日记,通过日记来增强自己的记忆。但是尽管有日记的记录,他关于童年的回忆始终有几块空白,也就是这种空白引导了故事的发展。

长大后的伊万成为一名积极开朗的大学生,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又无比悠闲。但是当他在某天发现了小时候的日记时,快乐的生活便一去不复返了。

他拿着日记本回忆过去,却发现回忆无比模糊。他想要找回丢失的记忆,于是他找到了童年记忆的见证者甚至经历者—他地童年好友,凯丽、汤米、唐尼,但很奇怪,他们什么都不想告诉伊万,似乎在保护什么秘密。而凯丽更是因为不想回忆童年黑暗的记忆而选择了自杀。伊万慢慢恢复记忆后很自责,他发现自己那时候竟然干了那么多错误的事情,于是他幻想用自己的意识,穿越回到过去,去纠正错误,以此改变朋友们和自己的生活,而凯丽也可以被拯救。

但就像标题所指的那样,伊万回到过去后所做的每一个的决定都带来了无法预料的结局,但是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一个比一个残酷,自己入狱、唐尼发疯、凯丽成为妓女……甚至他亲手杀了凯丽。这很像日本特色的galgame,每一个选项都有可能导致悲剧的结局,而当游戏因此结束,又重新读档,回到之前甚至最初的选择。但是游戏打到最后终会有Happyending,但这部电影里没有,伊万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他开始明白,生活的走向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改变带来的可能是更差的结局,最终他选择了在妈妈腹中自杀,结束这一切。

我们每个人都曾想过如果当初自己做了其他选择,或许现在是另一个模样。但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假如我们真的改变过去,或许事情会变得更糟。

当然电影自然不是要传达消极的观点,而是想告诉我们顺其自然吧,过去不可变,还是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