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培尔被他欺负得跑去告状,元首:想动我的俾斯麦?门都没有

说起二战时的德国,提到“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莱”这个名字,恐怕除了“恐怖”外,人们能够率先想到的词就是“权力”了。类似于大名鼎鼎的苏联二把手、内务部部长贝利亚,希姆莱手中掌握着国家暴力机器,他的权势足以让任何人都退避三分。得罪他的人可谓是九死一生,然而,当时看他不顺眼的德国政客和军队统帅其实并不在少数。那么我们再增加一点难度:同时得罪了希姆莱、戈培尔和戈林三位实权大佬,下场会有多惨呢?

这并非单纯的假设,二战中德国高层中还当真有一个人没眼力价,让上述三位大佬恨得咬牙切齿。有趣的是,这一次,几乎是只手遮天的三人也只能看着对方得意洋洋的样子干着急,谁让对方有元首罩着呢?不仅如此,此人还敢公然在希特勒眼皮底下跟别人争权夺势,连戈培尔这样一个精于权斗的人精都被欺负得跑到元首面前告状。后者的答复却令人大跌眼镜:敢对老子的“当代俾斯麦”动手?想都别想。此人有如此能耐却总被我们忽视,他便是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不得不捎带点羡慕的说,里宾特洛甫有半个好身世和一副好皮囊,从他大公子的样貌就能看出此君的基因绝对不差。虽然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中,里宾特洛甫最初并没有参加军队,而是在接受了外语教育后跑到加拿大做了4年商人。直到一战爆发后,他才以志愿兵的身份服役,还获得了中尉军衔。战争结束后,里宾特洛甫重操旧业,身在柏林却向英国和法国倒卖酒水。1920年,里宾特洛甫不知怎么就傍上了德国香槟大亨的千金,由此一举步入上流社会。不仅如此,5年后,他又靠着自己的姨妈获得了贵族头衔,终于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贵族。

里宾特洛甫加入纳粹党是1932年的事情了,那一年,希特勒已经成了德国的大红人,这个在兴登堡总统眼里根本不入流的总理早就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里宾特洛甫选择在这个时候入党,多少有点投机倒把的意思。早在十余年前就跟着希特勒闹革命的那群所谓的元老已经占据了主要的位置,眼看核心权力这张大饼差不多被瓜分殆尽了,谁知里宾特洛甫的出现打破了政治的平衡。仅入党一年,他就当上了国会议员,还成了希特勒的外交顾问,获得了大量面见元首的机会。

看到这儿,我们便不难想象,为何希姆莱和戈林等人如此看里宾特洛甫不顺眼了。要知道,当年在慕尼黑搞政变的时候,戈林可是替希特勒挡了一枪,为了枪伤才吸毒,被迫放弃高大挺拔的身姿去做一个油腻的胖子;希姆莱也不用多说,为了扳倒当年权势熏天的冲锋队头子罗姆,他可是在老虎身边做了很长时间的卧底。里宾特洛甫又有什么“功绩”呢?也就是把自己的别墅贡献出来给元首当会场,时不时用三寸不烂之舌忽悠几句而已。

这段时期里宾特洛甫的晋升速度像是坐了火箭,1934年,他被任命为德国裁军事务代表驻国际联盟大使。虽然有人看他不顺眼,但也并没有多少把柄,因此,双方表面上还算平和。谁知就在这一年,里宾特洛甫竟然正对着外交部建立起了他的“里宾特洛甫办公室”,借着元首的宠信,公开和德国外交部分庭抗礼。

要知道,当时掌管外交部的是康斯坦丁·冯·纽赖特,此君可是个狠人,当年奉命到捷克斯洛伐克主事时,面对捷国人民高涨的反抗情绪,居然声称一旦有人搞破坏,要抓的可不只是搞破坏的人,全体捷克人都要受到株连。纽赖特口口声声说自己要“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结果事情被他搞得没法收场;希特勒不得不把他火速调回柏林,责备他做事太毛躁了。后来,臭名昭著的莱茵哈德·海德里希作为替代者被派到捷克斯洛伐克负责收拾残局。此时,里宾特洛甫与纽赖特的博弈,表面上看是一个初生牛犊和一位资深政客的对峙,前者凶多吉少。谁知里宾特洛甫竟然能步步为营,一点点蚕食对手的权势和地位。1938年2月4日,里宾特洛甫取而代之,成为新任外交部长。

对里宾特洛甫来说,挤掉纽赖特只能算小试牛刀,成为元首心腹的他权欲更加膨胀,而他迸发出来的“光芒”弄得站在权力顶端的几位大人物十分不舒坦。

最讨厌里宾特洛甫的恐怕莫过于戈培尔了,身为德国总理兼宣传部部长,戈培尔一直被外界称为“纳粹的喉舌”。他拥有极佳的口才,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洗成白的,一直是元首最为倚仗的政治宣传工具。然而里宾特洛甫的出现影响到了戈培尔的地位。升任外交部长以后,里宾特洛甫仗着对外交政策的率先接触,抢着与宣传部发表声音。要命的是,里宾特洛甫忽悠人的本事绝不在戈培尔之下,一来二去,戈培尔就坐不住了。

除了戈培尔之外,戈林也曾多次对这个政治投机分子表达过嫌恶。客观地讲,虽然戈林在整个二战中的表现令人耻笑,其战略眼光的短浅和好大喜功,着实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有两点是绝对不能算是错误的。第一,他用极短的时间为德国复兴了空军,第二,即便在德国最春风得意之时,他也是极力反对进攻苏联的。然而,里宾特洛甫为了讨元首欢心,之前为了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不择手段地散布谣言,破坏苏联同英法的谈判;又在德军计划进攻苏联时,故意在与苏联大使会面时拖延时间,相当于让德军不宣而战。在整个过程中,里宾特洛甫时而低声下气地讨好,时而趾高气扬地摆架子,丝毫没有外交家的风范,尤其招人讨厌。

戈林曾跑到希特勒面前告状,说这个里宾特洛甫不过是一个“肮脏的小香槟酒贩子”,怎能被如此重用?戈培尔也毫不掩饰他的愤怒,痛骂道:“他的名字是用金钱买来的,钱财是通过婚姻获得的,官职是靠诈骗弄到的。”就连同里宾特洛甫接触少得多的墨索里尼都对这个家伙看不顺眼,曾说:“只要看看他的脑袋,就知道他的脑子很小。”结果,即便是希姆莱拿着一堆“证据”来告状,希特勒也一个态度,那便是不理睬;要是听烦了,他还会不耐烦地说里宾特洛甫是“俾斯麦第二”,还表示他认为其能力和功绩甚至更甚于俾斯麦。

那么,里宾特洛甫如此不堪,为何又能从元首那里骗取如此高的评价呢?总的来说,他同希特勒只是太合脾气罢了。

我们不妨来讲个故事:1938年,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德国生生吃掉了奥地利。抹干净嘴巴后,希特勒又盯上了捷克斯洛伐克。然而,该国处于法国的势力范围之下,希特勒非常害怕法国派兵干预。这时,里宾特洛甫拍着胸膛说,只要元首一句话,“保证能使法国置身事外,英国也会让步”,结果当真如此。从此以后,希特勒每每和外国谈判,一定要把里宾特洛甫带在身边,他自己唱红脸,后者就在一旁唱白脸,两人一唱一和,所向披靡。另外,前与意大利、日本结盟,后又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里宾特洛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换一个角度看,希特勒原本多疑,里宾特洛甫能获得元首如此高规格且持久的信任,他自己做出的“努力”也不容忽视。据说,早在成立“里宾特洛甫办公室”后,他就派了一大批人,什么其他事都不用干,就整天盯着元首,把元首的讲话、闲聊、神情、语气等全都记录下来并汇报给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就会躲在屋子里认真学习这些资料,力保将元首的一言一行都纳为己有,并用自己的方式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此来看,希特勒看里宾特洛甫十分舒服,简直就像是在照镜子一样,这便不难理解了。

二战时的德国核心权力圈其实非常热闹,一点也不比隔壁的苏联差。希特勒觉得传统的贵族阶层看不起他这个泥腿子,因此,他不得不起用一些出身平平、资历尚浅又有一定能力的人做自己的心腹。不少人为了跻身高层,不惜苦心钻营,不择手段,也因此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正是里宾特洛甫之流让希特勒将一批真正能够改写局势的大才之人有意识地疏远,而他们自己只会讨好,充当炮灰,德国白白葬送了二战初期的好局,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难以预料。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作为外交官,战后里宾特洛甫还是难以逃脱被审判的命运。他不但被推上了绞刑台,还是第一个被处死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