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老银川(6):银川公共汽车,年轻人不知道的那些事

2012年,随着BRT一号线的开通,银川市开始步入了快速公共交通时代。

个人收藏的老车票中,有一些老旧的公共汽车票,引起了我对以往银川公共汽车的回忆......

旧时银川没有公共汽车

自1929年1月宁夏省建立至1949年9月宁夏解放,民国时的宁夏各城镇没有公共汽车,皆因经济凋敝。省城(银川)内来往交通工具,主要是骡车或新式马车,亦有轮比车大的牛车,商人、士兵和公教人员或有自行车用之。骑马乘骆驼为部分人之通行工具,更多则是徒步行之,盖因畜力脚价太贵。

据查大同在《新中华》(1933年22期)所写“宁夏之闻见”记载:“全省有一辆人力车,昔由兰州拉来,遂流落于此,人不敢乘,乘之即有无数小孩,视为奇物,随车叫喊,因此车夫往往终日不获一饱”。

《宁夏通志•交通邮电卷》记述:“1934年,宁夏省道管理处长魏鸿发去京津地区购买汽车时,在北京购旧马车10辆运回银川,作为省城交通工具,曾新鲜一时,终因人口较少且生活贫困,除上层人士外,一般平民不敢乘坐。因此营业萧条,入不敷出,每月赔累甚巨,只得将马车估价分给各厅、处长等私用。”

虽然旧中国早在清末就有了公共汽车,但也仅限于京津沪穗等大城市。而当时作为西北一隅的银川,没有公共交通也属正常。

1958年银川始有公共汽车

解放初期,由于财力有限,宁夏省人民政府本着“全面恢复,重点发展”的方针,将旧政权遗留的30多辆破烂不堪的汽车,拼凑成24辆勉强维持省内物资及人员运输。

当时银川城区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客运三轮车(黄包车)、马拉轿车等,乘坐者很少。

据统计,银川市客运三轮车最多时为36辆,均为私人所有。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公共交通日显不足。

宁夏开行公共汽车的历史,据《宁夏史志•交通邮电卷》记载:“1958年8月1日,包兰铁路正式通车,银川始有公共汽车”。而据1958年8月5日《宁夏日报》报道:“银川市商业局和服务局为满足广大群众需要,专门设置了公共汽车,已于7月19日开始行驶公共汽车……开车时间暂定为每日上午5时半至下午9时半”。

银川市开通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后命名为1路公交车),从新华街至银川火车站,后改为南门至火车站,线路长12千米,营运客车最初仅有3辆,据说还是用“解放”牌卡车改装而成。

虽说有了公共汽车,但最初的运行并不正常。

《宁夏日报》1958年所载的一则信息颇能说明问题。读者吴春澧反映:“8月8日,他和许多人要赶6点43分火车,4点多便在工委门口等5点开往新城镇的头班车,结果6点过5分车才来。因距火车开车时间不到40分钟,来不及多停,没等人上完,也没把随身携带行李装完,就开车了。结果有的人东西没带全,有的人因没上车而误了火车。”

他还反映:“8月9日,我又为赶往火车站买票,11点半就去工委门口等车,等到下一点车还没来,因火车站售票时间是12点到2点,只好骑自行车赶往火车站。”

银川市公共交通管理最初设“银川公共汽车办公室”。

1961年底,市运输公司将16辆客车和5辆拖轿移交市公用局,名为“银川市公共汽车队”,专事城市公共交通运营。

1963年3月,银川市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统一经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业务,并投资兴建调度场地,购置车辆,扩大公共汽车营运范围。

银川公共汽车公司成立后,于1963年~1969年,又先后开通了古楼至宁夏军区的2路、西门至造林站的3路、鼓楼至宁夏党校的4路(后改至化肥厂),及老城区至平吉堡的5路、至农科所的(芦花台)6路,至永宁的9路(1972年延至王太堡)等公交线路。这些公交线路的开通,初步的缓解了城市发展和市民的需要,促进了城市与郊县及国营农场间的联系。从自治区物价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看,到1966年,银川公共汽车实有18辆,线路只有1、2、3、4路为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其余每日仅开行一、二次。

“文革”期间,银川公交车营运秩序极为混乱。

据《银川市公共交通公司发展史》记载“1971年至1976年,‘乘车难’成了银川公交的突出问题,车辆不足而且破旧失修,管理混乱班次没有保证……运行途中随时抛锚、站上乘客黑压压车辆到站不停车、乘客‘扒飞车’和‘坐回头车’等现象屡见不鲜,乘客苦等一、两个小时坐不上车不足为奇”。

银川市老公共汽车票

笔者收藏银川市最早公共汽车票25张,使用时间为1958年~1959年,票面上下印有“银川市公共汽车”、票价、站次编号及“银字”、“川字”、“市字”、“务字”、“民字”、“服字”、“广字”、、“局字”等车票编码。

车票有蓝、黄、白、粉色等色,大小有60×33㎜和60×45㎜两种,票价有0.05元0.06元、0.07元、0.10元、025元、0.30元、0.35元等。民、广、服字车票金额有大小写,而无编码。

1959年后,银川公共汽车票与今所见车票式样相似,只是宽些,票价从0.05元~0.35元不等,票面上印有“银川市公共汽车票”、金额、“上行”“下行”、站次编号、车票编码、“报销凭证”等。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车票价格为:“乘坐一站三分,连续一站者毎站进加二分”。到1960年后,车票已同现在基本相同了,票面上又加印了“隔班无效,遗失照补”字样,票价最便宜为0.03元,最贵0.45元。

1965年7月5日,自治区人委批复银川市人委关于调整公共汽车票价的报告,同意将1路全程票价由现行0.30元降为0.20元,2、4路全程由0.45元降为0.25元,3路由0.25元降为0.15元;月票价格相应调低。此次调价自7月6日起执行,为节约起见,原车票上加盖调整后价格章继续使用。

十年动乱,受全国改名之风影响,“银川市公共汽车公司”改名“银川市人民公共汽车公司”,原车票上“银川市公共汽车票”改为“银川市人民汽车票”,并删去了“隔班无效,遗失照补”8字,使用时间大约为1968年~1978年间,再后又改印“银川市人民公共汽车公司”。

旧时银川公交记忆

有关媒体报道:1958年开的1路公交车,由新中国制造的“解放”牌卡车改装后充当,每次乘车时售票员都要先把梯子递下来,乘客上完后,再把梯子拿上去。由于车少,一趟公交车上要挤二三十人。

当时银川至新城为土路,遇到刮风的天气,坐在公交车上的人都被刮得灰头土脸,而遇到下雨的天气,乘客各个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1959年,“松花江”牌轿车替换了原来的旧车,银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汽车。

以上记述,未能查到相关档案记载。

笔者询问了几位对银川交通历史比较熟悉的老人,阚元作先生说:“他是最早参加银川公交公司的老人,1958年时,有一辆‘万奇’轿车跑交通,以后又挂了一辆拖车,当时银川至火车站一天两跑二次”;关于“松花江”轿车,老人说:“1964年人委交际处有4辆‘松花江’轿车,以后交给了公司,这是银川最好的公交车”。

而银川公共汽车公司1964年的一份报废车辆的报告,可作为银川公交车最早使用车型的一个佐证,报告称:“我公司二辆‘万奇’车(28-50417、50418),因配件缺乏停运,1961年公共汽车业务移交我司后曾两次要求报废”。

笔者上世纪50年代出生,只记得60年代以后的银川公共汽车,现就几件经历较深之事综述如下:

过去小孩子眼中,5分、一毛钱是不小的数目,坐公共汽车一是没钱,有钱也舍不得。

到了“文革”时,社会秩序大乱,工人不上班,学生不上学,坐车的人多了。于是银川的小孩子们多了坐车的机会,乘着人多挤上车,坐上两站下车。

那时不知这叫“逃票”,就觉得好玩。

冬天下雪后,解放街西门到鼓楼的路面被车压得又光又滑,像个滑冰场,我等傻小子们又多了滑冰的乐趣,每每在天主堂处的利民街站等公共汽车,车起动后一个个手抓车尾,蹲在地上,人随车动,快到百货大楼时松手,滑行七八米后停下,待返回时如法炮制,玩的是不亦乐乎。当然也有因操作失当而摔得鼻青脸肿的,好在那时路车辆极少,并无大碍。

1972年在银川四中上学,到距宁夏军区5千米处的校农场学农,学校距农场20多千米。那天100多名同学与老师一行人,把几趟到军区的2路车挤得满满当当,转身都觉得困难,下车后还要背着行李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驻地,断断续续直到傍晚所有人员才算到齐。

1973年上高中时,因家距学校较远,学校开证明,每月到今展览馆对面公交公司排队办理月票,学生票每张2元,职工票4元。

1975年工作后,每日到南门外“送变电”上班,每日下午5时左右,经常看到南门广场南边银川到王太堡的9路车站前黑压压一片,一二百人为了坐上每日早晚各一辆的公共车挤得是不可开交,场面惊心动魄。傍晚挤不上去的人,或在银川亲友家借宿,或步行到永宁。

40多年前的场景,老银川50多岁的人大概都有些印象。

期间,银川市出了件希罕事,第一代女公交司机出现了,因为一起工作的师傅的妻子参与了其中。1977年左右,银川有了绞接式公交,就是俗称的“大通轿”,为缓解当时公交运力不足出了大力。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家住新市区,对银川公共汽车的不便又有新感触。

毎星期天回父母家坐2路车到老城,返回时要坐4路车(2路车6点多就没了)到棉厂,再走半个多小时回到朔方路家中。

4路车21点发最后一趟,晚上7点后毎趟车都开始拥挤不堪,车到新城等车的人更多,司机不敢停车,因为停下了谁都别想走了。于是年轻的扒着车门跳上开着的公共汽车,司机把车开到无人处停下,一些乘客下车后,扒车的人再挤进车内。因为此情景经常上演,所以许多次我与妻子回家时,只得把孩子放在奶奶家,第2天再由爷爷坐单位班车送回。

还有出状况的时候:车行半路坏了,车上的人都下去推车,把车推着了再上车;实在不能动了,一车人只得下车步行,家远的需一两个小时方能到家,其艰辛现在的人很难想象。

1985年前后,银川出现了中巴车,又称“面包车”、“招手停”,由老城到新市区2.00元,比公交车贵10倍,但缓解了市内公交的压力,回家路从此方便了许多。


文章由原宁夏档案局(馆)研究馆员张久卿先生执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