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老银川(12):老银川的“东校场”

文/唐志军

老银川人都知道许多年前旧银川的东门永康巷(今银河小区位置)有一个东校场。过去,这里是湖泊碱滩,很少有人家居住。

1929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吉鸿昌,就任民国宁夏省第二任省主席后,他率领的军队没有一个正式练兵的场所。

一日,吉鸿昌视察旧银川的城防工作,看中了位于东门一马平川的大滩地。于是,下令所辖官兵和动员周围的百姓填湖平地,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劳动,终于平整出2平方公里的空旷操场,取名为“东校场”。

从此以后,东校场成了部队练兵、射击、摔跤、拼刺刀的场所。

后来马鸿逵还在这里杀逃兵、埋活人。

久而久之,旧银川的老百姓一听说东校场顿感毛骨悚然。

赵振邦老人从小就在今东门永康巷东校场附近居住。他回忆说,他小时候在东校场经常看到马鸿逵的士兵在这里操枪舞刀,无论是春夏秋冬,士兵们都要听从马鸿逵的命令,“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有一年夏天,赵振邦和小伙伴们在东校场附近玩耍,他好奇地看着那些当兵的,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满脸稚气,头顶烈日、汗流浃背,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沉甸甸地步伐,背着几公斤重的步枪,高喊“一、二、一”,进行着艰苦的训练,训练一批走掉一批。

在训练士兵时,当官的手拿皮鞭,跟在后面看谁动作不规范、声音不洪亮,拉出来就是一顿皮鞭猛抽。

有一个士兵走着走着突然晕倒在地,当官的上去不由分说,抡起皮鞭,劈头盖脸,打得士兵抱头蜷身,满地打滚。在场的士兵被吓得是魂不附体、目瞪口呆,没有一个敢上前阻劝。

那时候马鸿逵抓兵抓得很厉害,不少壮年小伙自残砍掉右手食指,抓兵的来了,一看右手食指不能抠枪栓,因而也就躲过了当兵的劫难。

马鸿逵为了威慑逃兵,他命令军警督察处,只要抓到逃兵,一律施以重刑,两腿压杠子;鼻子倒灌辣椒水,对逃跑两次以上者,不是挑断脚筋,就是活埋,非常恐怖。

空旷的东校场时常发出阵阵惨叫,野草荒地里又平添几座野鬼孤坟。

民国18年(1929年),民国宁夏省主席吉鸿昌,为维护社会稳定,凝聚民心,增强宁夏回、汉民族和部队团结,8月在省城银川东校场,举行了“全省军民联欢游艺和武术比赛运动会”。

参加联欢和比赛的有全省10个县、省级机关、军队、宁夏中学、宁夏师范代表队,还有从全省各县挑选出的130名武术选手。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官兵表演了军事体育和文艺节目。在开幕大会上,民国宁夏省主席吉鸿昌,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他号召宁夏民众“热爱国家,锻炼身体,甩掉‘东亚病夫’的耻辱,改变当今社会弱肉强食的侵略局面”。他的讲话受到银川1万多民众的热烈欢迎。

1933年5月,“民国宁夏省春季联合运动会”,在省城银川东校场举行。这次运动会,通过比赛选拔宁夏优秀选手,参加民国政府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五届运动会”。

1949年9月,宁夏银川解放后,宁夏省委、省政府在东校场举行了3万多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庆祝大会。

1950年11月19日,宁夏省人民法院在银川市的东校场上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对罪大恶极的匪首郭栓子等进行审判。

根据郭栓子等徒匪对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宁夏省人民法院宣布将郭栓子、张绪绪、张恒玉、吴国昌、徐四等5名首犯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如今,东校场经过几十年的沧桑经历,东校场的原貌已不复存在,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但它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