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这个皇帝一心想恢复大唐盛世,若不是早死很有可能

安史之乱于公元七五五年爆发,唐王朝由此走向了衰落,往昔的开元盛世已不复存在。为了平定叛军,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各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扩充到全国。

割据势力暗流涌动,各个藩镇都想分得一杯羹,中央命令逐步失去威信力,局势难以控制,唐朝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战火纷争不断,唐朝的生存依然非常艰难,即便如此,大唐也生存了一百五十二年。这也就是说,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极个别藩镇是割据的。

并且,即使割据藩镇,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才出现了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其实,唐王朝后期的皇帝,有好几位都为恢复大唐盛世做了很多的努力,尽管没能拯救唐王朝最终的没落,但是,也并非像大多数人认为的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变得残喘难存于世的那般凄惨。

唐朝因为几位末期皇帝的努力生存了一个半世纪,然而,教科书的描述却是:自安史之乱以后就变成了五代十国的天下,对于唐国来说,这样的说法显然尤为不公。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说。

自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便带着杨贵妃转往四川,导致陕西、河南两地落入安禄山之手,但是,也只是部分地区被安禄山控制,唐朝人依然攥着大部分地区。

安史之乱仅仅是自家人搬起石头砸自己人的脚,安禄山的叛乱比不上农民起义军那般规模巨大,也不像外邦大举入侵那般有破坏力。唐朝随后也号召了各路大军对其进行反击,最终,成功的降服了叛军。但是,他们的投降只是打着形式主义的旗子并非实际。

安禄山在军中的底子雄厚,便不再向当朝纳税。安禄山仅仅是接受了当朝的册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半个独立王国。此时,除了四川和江南地区衷心于朝廷以外,山东、岭南和中原地区尚且偶尔缴纳一些赋税,而辽东和河北地区更是分文不交。

四川和江南地区不可小觑,四川地区为唐王朝提供了殷实的后方保障,如若发生险情四川盆地便立即会成为唐王的紧急避难所,论谁也难以攻破剑阁关。江南则是唐朝的咽喉要地,扼住了唐国的生死命脉,完全可以说:江南地区养活了整个唐朝。

隋朝皇帝隋炀帝,因为北方已成各路叛军的属地,故而留在江南不愿离去,他想着养精蓄锐,日后在江南拔地再起。崇祯皇帝因为没有及时撤退到南方,才导致了后来遭遇的诸多悲剧,如果,当时他能及时撤离,尽管再不如愿,顶多也是个南北朝分立的局面。

北方地区失去控制后,江南地区自然成了中央唯一的政权选择地。那时的唐朝尽管没有落魄到迁都金陵,但不可否认的是:江南是唐朝政权尚存的唯一能量补给站。隋炀帝下令修建的大运河,在这之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促使财富从江南到黄河再转道入长安。

尽管,世人对隋炀帝憎恨颇深、咒骂不断,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隋炀帝的功劳所在。

在唐朝,节度使的权利太大了,这也是威胁中央政治的因素所在,自唐朝募兵制替换府兵制以后,唐国军队的战斗力也在逐步提高,继而军队的财政投入也在大大的增加。然而,此时的唐朝,中央财政已经很紧俏了,想要再建立一支规模庞大的军事力量,实在太难了。

自安史之乱的叛乱被大唐平定以后,这些藩镇的反叛势力也看到:当朝还有一定的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所有,单单仅靠一两个藩镇是难以成大器的。说起来两方势力也比较默契,大唐不足以使叛军势力顷刻覆灭,但叛军也不敢肆意嚣张,进而谁想当领头羊搞事情大唐就先削谁。

所有,对于那些坐看风云变幻的藩镇,唐朝也只能在表面上承认了他们半独立的情况。

唐朝曾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神策军,他们想借此力量恢复昔日的大唐盛世。之后,这支军队在与南诏和吐蕃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成功救唐朝于危难之间。但是,当唐朝的德宗皇帝继承帝位以后,他便想一举消灭叛乱藩镇。

可是,人家也不是傻子,乖乖的变成砧板上的肉待人宰杀。源于此,唐朝便出现了五大藩镇联合起来反叛,唐德宗因此逃到汉中避难。唐朝在宪宗皇帝执政时候翻了身,当时财政健全,梳理完善有序,在军事上又有名将。

而后,唐朝发起进攻,一举拿下当时最嚣张的淮西藩镇势力,也是杀鸡儆猴,此举使得唐王朝在江南的水运畅通无阻,经济得以保障。此时,就整个唐朝来看,藩镇势力基本被控制住了,如若有更充裕的时间,唐朝取得的成效定会更为显著。

但是,这稳定的局面,随着宪宗皇帝被谋杀后,就不复存在了。藩镇势力重新拔地而起,像脱了缰的野马难以遏制,大唐自此彻底失去了对那些藩镇的有效控制。若说,这是宪宗皇帝做了恢复帝国盛世的最后努力的话,那么,大唐末期的帝王们,也只能是在尽人事听天由命了。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唐代藩镇研究》、《唐会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