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上惨烈的消耗战,所罗门战区最具代表性的武器



众所周知,所罗门地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空前惨烈的消耗战,美日双方在这一战区围绕制空权和制海权展开了殊死争夺,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兵器,这些兵器效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局的发展。以下便按照先日后美的顺序介绍双方在所罗门战区投入的具有代表性的决战兵器。

日本

三式弹

自亨德森机场投入使用以来,日军试图从海路向瓜岛输送兵力或装备给养就变得困难重重,从机场起飞的美军飞机随时都可能对缺乏防空能力的日军运输船队给予致命一击。为了拔出这个钉子,联合舰队于夜间多次派出舰艇对亨德森机场实施炮击,其中战果最大的炮击发生于1942年10月13日深夜至14日凌晨,以“金刚”号及“榛名”号为基干的炮击编队向机场发射了数百发大口径炮弹(其中多数是三式弹),炮击共造成美军二条主要跑道暂时陷入瘫痪,“仙人掌航空队”共计损失48架飞机,瓜岛上的陆军部队甚至声称二舰的炮击胜过野炮千门。

三式弹的正式名称是三式通常弹,是根据日本海军在侵华战争中获得的战训及1939年度舰队演习中获得的对空射击经验而开发的新式炮弹,主要用途是对空射击,也可以用于对陆射击,其本质是一种榴霰弹。依据口径不同,三式弹内部充满了数量不等且直径不同的小钢管,内含混合燃烧剂(45%铝镁合金、40%硝酸钡、14.3%橡胶、0.5%硫、0.2%硬脂酸)。炮弹由九一式或零式定时引信引爆,放出大量小钢管、钢撑条和弹体碎片,在目标前方形成约15度的圆锥形杀伤区。小钢管在炮弹爆炸后0.5s被高温引燃,成为高速的燃烧破片。单个破片产生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持续时间约5秒。

值得一提的是,三式弹最初是为大口径(200毫米及以上)火炮而研发的,但后来通过减少钢管数量和降低钢管直径又开发出了小口径(最小适用口径降低到127毫米)的弹种。其中,大口径弹种于1942年投入使用,小口径的弹种则在1943年投入使用。

如前所述,在瓜岛争夺战中,三式弹在炮轰亨得森机场的数次行动中发挥了作用,但由于机场所在地的土壤柔软,导致部分炮弹的引信没有工作,炮弹最终没有爆炸而被美国方面缴获。

九三式氧气鱼雷

1942年11月30日夜,瓜岛塔萨法隆加角附近海面,美第67特混舰队正对日第二水雷战队行动部队展开猛烈炮击,由于双方力量悬殊,场面几近一边倒。不过,自21时23分起,日军发起了一次经典的鱼雷攻击,数十条威力巨大的鱼雷就像几群恶鲨一般隐蔽地直扑美舰而去。随后美舰队中的四艘重巡洋舰相继中雷,其中“北安普敦” 号最终沉没,其余均被重创,日军一举扭转了战斗态势。战斗中日军使用的正是有着“青色杀手”之称的九三式氧气鱼雷。

作为一个后起海军强国,日本在综合国力较美国处于严重劣势的前提下,力图以某些技术方面的优势来弥补,氧气鱼雷就成为了日本人扭转乾坤的秘密武器之一。

经过一番艰苦的试验研究并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1933年,屡撞南墙却誓不回头的日本科研人员(以大八木静雄技术少佐为首)终于开发出了一种号称领先西方鱼雷兵器20年的新式兵器,这就是所谓的“忍者大杀器”—— 九三式氧气鱼雷(九三式鱼雷有多种型号,使用频率最高的为1型和3型)。

九三式1型氧气鱼雷全长9米、直径610毫米、重2700千克(3型重2800千克),由战雷头、燃料室、动力和控制设备舱三部分组成。采用纯氧(研制过程中为保密一律称为第二空气)为主推进剂,具有威力大(战斗部装高爆炸药490千克,命中一发即可使一艘驱逐舰彻底丧失战斗力),高速状态下射程远(48节时20000米,36节时更是达到惊人的40000米)且航迹隐蔽(以往用压缩空气的鱼雷在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以后,剩余大部分氮气排出后会产生明显的尾迹。而93式氧气鱼雷产生的废气基本是可溶于水的二氧化碳,故尾迹不明显。)等突出特点,成批发射,对盟军水面舰艇危害极大。

当然九三式氧气鱼雷同样也拥有殉爆后破坏大,容易早爆,偏航,远距离发射命中率低等缺陷,至战争中后期,日本海军装备氧气鱼雷的各型舰艇通常都会在自身受创后立即抛弃氧气鱼雷,以免“大杀器”被诱爆后给本方舰艇造成致命破坏。

美国

MK16型152毫米速射舰炮

1942年10月13日凌晨,瓜岛战役中最激烈的水面舰艇夜间战斗爆发,由于美军编队指挥官的失误,此战开局阶段美军即遭到重创,“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遭日军“晓”号驱逐舰雷击沉没,编队副指挥斯科特少将阵亡。但很快,一艘名为“海伦娜”号的轻巡洋舰就为“亚特兰大”号报了仇,其凭借雷达在混战中成功地避开了受伤的友舰后,打开探照灯抓住了“晓”号,舰上全部主炮连续射击2分钟直到日舰猛烈起火燃烧为止,单炮战斗射速接近10发/分,这款火力十分旺盛的舰炮便是有着“六英寸机关枪”之称的MK16型152毫米速射舰炮。

以老式的Mk8型152毫米50倍径舰炮为基础平台,美国海军于1932年开始研制新一代6英寸舰炮武器系统。这次研制活动采用了很多新设想和新技术,已致于最后完工的作品较前者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新舰炮拥有惊人的战斗射速(10发/分),得益于此,后人送其“六英寸机关枪”的绰号),同时可以将重达59公斤的超重型穿甲弹投送到23881米的距离上(仰角47.5度时),综合战斗性能堪称各海军强国同类武器中的佼佼者,也是美国海军在围绕瓜岛制海权展开的海上战斗中最值得信赖的武器之一。

本型炮单炮重6.5吨,身管长7.17米,身管寿命750-1050发;膛压2910公斤/平方厘米;初速762米/秒(发射超重型穿甲弹时)。配用的弹种有超重型穿甲弹、高爆弹、照明弹等。与日本帝国海军装备的三年式155毫米60倍径火炮相比,本炮在穿甲弹重量,对海射击速度,持续作战能力等方面占有优势,总体性能上不亚于口径和倍径均较大的日本产品。

Mk16型152毫米47倍径舰炮一般安装在三联装全封闭炮塔内。炮塔重154-167吨,由55名炮手操作。炮塔的旋回及火炮俯仰均由电动装置控制(紧急情况下也可转为人工控制),炮塔旋回速度和火炮俯仰速度较快,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作战效能。其中,炮塔旋回速度10度/秒,旋回角为左右各150度;火炮俯仰速度10度/秒,俯仰角-5度到+60度。

SG型对海搜索雷达

1943年11月26日,布干维尔岛海域,由伯克上校指挥的美海军第23驱逐舰中队将日本海军布卡岛输送部队的3艘驱逐舰全部打沉,击毙日本海军中有着“水雷之鬼”称号的吉川洁中佐,己方则无一伤亡,取得了一场“3:0”的完胜。此战中,美编队在暗夜中先于日军发现并在后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逼近到5500码距离上发起鱼雷攻击,实现了完美的奇袭。之所以能在日军的传统优势项目(夜间水面战)上实现反杀,主要原因就是美舰装备了太平洋战争中最优秀的对海搜索雷达——“SG”型。

“SG”型水面搜索雷达是美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微波水面搜索雷达,由美国雷声公司负责生产(1942-1943年年间,海军接收了近1000套“SG”型雷达。它们被安装在从舰航空母舰到驱逐舰的各型舰只上,有些甚至使用到越南战争时期),其中核心部件新型高性能磁控管则由海军研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新电子实验室和贝尔电话实验室等著名科研机构共同开发。全套设备重997.9公斤,由发射机(功率50KW,脉冲宽度2微秒,工作频率3000赫兹,雷达波长10厘米)、接收机、供电设备、弧型天线(重158.8公斤,尺寸为1.12*1.26米,非常小巧轻便。可调转速,根据实际情况每分钟可转动4、8或12周)、主控台(集成有9英寸PPI平示显示器与5英寸A型示波器)等部分组成。最大探测距离为41千米(对大型水面舰)及30千米(对小型水面舰),测距精度180米,测角精度2度。同时“SG”型雷达还能捕获对空搜索警戒雷达所遗漏的低空飞行的敌机,加装B型遥测显示器后甚至具备在狭窄水道中进行导航的能力,堪称是真正的一机多用。

美国海军中的雷达操作员对“SG”型雷达的印象普遍较好,曾有人形容与它打交道就向驾驶一辆设计精良的汽车一样让人愉悦。

如果说在战争初期,日本人凭借其在战前通过的猛训练炼就出的“火眼睛睛”尚可以在夜间水面战斗中不落下风的话,那么到了战争中后期,尤其是在夜晚和恶劣天气时,美国人的“电眼”则完全压倒了日本人的“肉眼”,这其中“SG”型水面搜索雷达功不可没。

PS:第一次这么晚更新,本来今晚是打算买点工具再再度入700水线船这个大坑的,结果搜了一圈经验,视频解说什么的之后,越来越没信心了,默默关掉了支付宝。当时时间也接近1点了,想到虚度了一晚上的光阴,一股罪恶感油然而生,强迫自己更了这个,大家随便看看哈,先睡了。

最后容我爆句粗口,喵了个咪,手残,眼斜,心躁的本菜,除了能勉强码点字,做模,画画什么的估计是真的与我无缘了,命苦啊,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