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摸清中国古代书法史发展脉络——学书者的必备知识干货

为了能让大家快速了解整个中国古代书法史,小编整理出三千字左右的长文,主要反映字体演变、书风发展脉络和典型名家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书法史的发展概况,如果书友对哪个部分感兴趣,自己可以查阅资料详细了解。

01 先秦及秦

书体演变:古文——大篆——小篆——隶书。

主要存在形式: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书、竹(木)简。

1、黄帝(约公元前2600年)

据史书记载,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

2、商、西周(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0年)

甲骨文:据考古文物,在商朝时的甲骨文是现今最早发现的可识别的文字,甲骨文因刻于龟甲、兽骨而得名。

甲骨文

金文:亦称“钟鼎文”,是铸在或刻在金属钟、鼎彝器上的铭文,金文在商至战国时期,文字书体大有不同,有古文,有大篆,还有小篆。

大篆: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有位太史,名曰“籀”,以“大篆”书体写,这是如今最早发现的大篆(“大篆”亦称“籀文”),因此,将这一时期以前的文字称为“古文”,以区别大篆。

石鼓文:属于“大篆”书体,刻在鼓形石上的描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刻石文字,据学者考证,刻于秦,或刻于周。大篆与古文在形体的繁简、点画形态、结构姿态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石鼓文

大篆、古文、甲骨文在那个时期还不是当今所说的书法,没有艺术成分,只是一个单纯的书写技能而已。

但是后世书家极力赞美这些古老的文字,其中“古意”是最具代表性的词语。先秦的人民虽然不知道何为艺术,但是他们却一直用艺术的方式书写汉字,艺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这种现象,后人称为艺术的“不自觉”。自魏晋之始,书法的艺术自觉性才开始苏醒。

3、战国(约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近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战国时期的帛书、竹(木)简。

帛书:在帛上书写的文字,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

竹(木)简:在竹片或木片上书写。

4、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统一天下后,为统一文字,改大篆为小篆

秦时,存有八体,古曰“秦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肾书、殳书、隶书

李斯擅长小篆,程邈整理、收集、编撰“隶书”(不是创造)。

秦隶与汉隶不同,秦隶为古隶,没有波磔之势。

峄山碑

02 两汉(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东汉:25年-220年)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丞相萧何制定《草率》,遂举国形成“以书取仕”的基本格局,而隶书成为“以书取仕”的重要书体,凡能写好隶书的人都能做官。

隶书在汉代有两个发展方向:

1、因追求书写便捷,隶书发展为章草,后发展为今草。

2、因美化隶书,加强波磔之势,隶书发展为八分书(八分书即为汉隶),八分书发展为楷书。

草书和楷书在汉末共同发展为行书,因此,汉末时期,篆隶楷行草五体完备,皆已成形。

汉隶:常刻于石碑,东汉极盛,“汉碑”通常指东汉晚期的碑刻,如《曹全碑》、《张迁碑》。

曹全碑

汉简:书写于竹简上的墨迹体系,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楼兰汉简。

汉简

著名书法家:

张芝(东汉末年)——草圣(今草的创立者);

蔡邕(东汉末年)——善篆、隶;

刘德升(东汉末年)——草创行书、行书鼻祖。

03 魏晋南北朝(220年-581年)

楷书、行书、草书盛行,行草盛于晋,楷书成于北朝魏碑,汉末三国之际,书法理论空前发展,到魏晋时期书法理论如喷井式发展,蔡邕《笔论》、卫恒《四书体》、卫铄《笔阵图》、王羲之《笔势论》等相继问世,书法艺术的自觉就此开始。

1、曹魏(213年—266年)

从曹魏开始,出现师承关系书法派系的现象。

钟繇:师出刘德升之门,楷书鼻祖,书法属于新派。

卫觊:师承韦诞,擅长篆隶,书法属于古派。

钟繇《宣誓表》

2、两晋(西晋:266年—316年,东晋:317年—420年)

东晋时期,形成众多书法派系和士族门户,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高平郗氏、太原王氏、江夏李氏、吴郡张氏等。派系风格大体分为两类:行草新体和篆隶旧体。

魏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邯郸淳、卫觊、钟繇韦诞、皇象、卫瓘、卫铄、索靖,二王父子等人。

二王父子:

王羲之:称为“书圣”,变古为新,创新体行草书,流传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

王献之:继承王羲之书风,加强草书连绵笔势,后称“一笔书”。

王献之小楷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3、南北朝并立(420年—589年)

书法在南北朝形成两大派系。

在北方的北朝,以碑为主,形成新体魏碑,如《张玄墓志》、《张猛龙碑》、《石门铭》等。

《张玄墓志》

在南方的南朝承袭魏晋旧风,以帖为主,其中羊欣、智永、萧子云、王僧虔等人为代表。

04 隋唐五代

因隋唐的大一统和帝王的重视,书法得以空前发展,硕果累累,同魏晋南北朝一样繁荣。

1、隋(581年—618年)

隋朝开始盛行二王书风,并以碑为主,碑刻风格多样,为唐楷的发展奠定基础。

智永、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在隋朝均以书法闻名于世。

智永:王羲之子孙,二王书风。

智永《真草千字文》

丁道护、欧阳询、虞世南皆善楷书,为唐楷风格。

2、唐(618年—907年)

因帝王重视书法,书法出现名家辈出的繁荣景象,“书学”成为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 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之一,是当官必备技能之一。

唐朝各体的大家都有,举例如下:

篆书:李冰阳;

汉隶:韩择木;

草书:张旭、怀素、孙过庭;

楷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钟绍京、徐浩;

行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李邕。

其中欧体和颜体最负盛名,张旭、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孙过庭《书谱》为学书理论之最。

张旭《古诗四帖》

3、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在大分裂的年代,师承关系遭到毁灭性破坏,只有杨凝式的书法闻名于世,是五代中的一朵奇葩。

杨凝式韭花帖

05 两宋(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

宋代书法一蹶不振,没有时代特色,书法创新严重不足,仅有北宋四家“苏黄米蔡”稍有名气,南宋则不堪入目,宋徽宗的瘦金体虽为独创,但终因水平不高,不能挽回南宋没落的书法景象。

究其缘由,一是因五代战乱,古法尽失,师承断代;二是因《淳化阁帖》的问世,导至帖学盛行,但《淳化阁帖》误刻较多,严重失真;三是因帝王偏好,世人跟风,追求权贵名利之风盛行于世,书家风格多无创新。

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中“蔡”原指南宋蔡京,因其贪奸,后人将其换成蔡襄,若排除人品因素,蔡京书法水平高于蔡襄。

书家代表作:

苏轼:《寒食帖》;

寒食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米芾《蜀素帖》;

蔡襄则是为了凑数,其水平一般;

宋徽宗瘦金体《秾芳诗帖》;

李建中《土母帖》。

06 元明

元明时期,帖学依旧盛行,书法艺术同宋代一样没落,明代台阁体是没落的现象产物,仅出现领袖人物:元初赵孟頫和明末董其昌,其他人皆不足为论。

1、元代(1271年—1368年)

元代是蒙古族铁骑下的天下,帝王根本不懂书法,书法当然得不到发展,著名书家屈指可数,仅有鲜于枢、康里巎巎、邓文原、柯九思等人,而且他们的书法成就与唐代书家相比,逊色许多,唯有赵孟頫略显名气。

赵孟頫

2、明代(1368年—1644年)

经历五代、两宋、元的没落,并且一直逃不出帖学的藩篱,书法难以出现一代宗师,在明代末年,仅有董其昌可入大家行列。其他较为著名书家有沈度、宋克、吴宽、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彭年等人。

董其昌

3、帖学另类书风

元明时期,由于书家长期困帖学,有些书家开始寻求变革,出现一种较为狂放不羁的书法风格,如元末明初的隐士——杨维桢。而明朝末年,受禅宗思想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明末清初出现一大批极具个性的书家,如黄道周、傅山、王铎、张瑞图、徐渭、倪元璐等人,他们都是帖学一路的变革者,这一路书风深深影响者清代初期的书法变革者。

傅山

07 清(1636年—1912年)

清代有满清政府统治,大兴文字狱,封锁言论,书法在夹缝中寻找到希望。

1、清初皇帝虽重视书法,但仍然逃不出帖学,书法延续晚明之风,没有创新,馆阁体即是书法没落的产物,当然帖学中也有王铎、八大山人、傅山等人延续明末狂放不羁的书风,与赵董书风形成鲜明对比,成就非凡。

八大山人

2、清朝中期,恰逢考古学兴起,大量碑刻出土,碑学始兴,一改宋代以来的帖学之风,这其中有帖学的集大成者刘墉、张照,与赵董齐名。有碑学代表郑板桥、金农,还有隶书大家邓如石、伊秉绶、陈鸿寿。此时,碑学与帖学皆有成就。

刘墉

3、清末涌现出大量碑学大家,名家辈出,书法由此复兴。有清代书法第一人——何绍基,还有赵之谦、杨守敬、吴昌硕、康有为、沈曾值,他们都是极负盛名的碑学大家。

何绍基

就此,清代之前的中国古代书法史介绍完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