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为什么不同意迁都

土木堡之变又称土木之祸,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皇帝被俘的事变。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里面只发生过两次皇帝被俘的局面。第一次是宋朝时的靖康耻,第二次就是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

但是两次的结果却是大不相同,靖康之耻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以及开封府的百姓遭受涂炭,数万名中原女子被掳走,甚至有几位帝姬。岳飞的那首著名的《满江红》就写的很明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得多大的恨意才想着恨不得生啖敌人的血肉。

岳飞《满江红》

而土木堡之变呢?由于谦力主守卫北京,同蒙古人在北京城下打了一仗,因此北京得以保全,明廷也没有提前百年而变成南明。但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于谦要主打这一仗,而不是迁都呢?当时朝堂之上有人力主迁都南京的。要知道这些,我们先得知道土木堡之变对明廷的影响。

在1449年7月16日这一天,明英宗让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留下监国,然后和王振率官员100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护驾从征。当时是由于也先屡次犯边,还没等明英宗到那,大同府、宣府已经失守。 还有几万大军已经被消灭了。明英宗感觉不对,准备往回走的时候。哦豁,完蛋,瓦剌在土木堡设伏,导致明军大败京师二十万精锐死的、降的降。半个朝庭的官员全部被一网打尽,明英宗也被俘。这场事变比较意外的就是当时的英国公张辅竟然没有事先觉得不对,这可是跟着永乐帝打下江山的人物,按理来说应该发现才对,可能是真的老了。

精锐明军

消息传回北京,整个朝野震动。因为当时的北京城只剩下十万的兵力,精锐大营全部都没了。朝廷到处人心惶惶,有的人都开始商量跑路。但是于谦不同意。至于于谦不同意,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史书上已经说明了,明史-列传五十八: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靖康耻

衣冠南渡是那个时候每个中原人都不可提起的痛。再加上前宋的靖康之耻,也是由于皇帝的不抵抗被俘,导致数万女子被俘,几位帝姬被异族玩弄。两个皇帝给异族扮小丑,才能够苟延残喘的活着。要我说,这样活着真没意义。自己的老婆都被别人当着你面玩弄,你竟然还不想着反抗,实在是无法理解。而且正是因为迁都,使得南宋再也没有将北方收复回来。

正式因为有了前宋的借鉴,于谦是怎么都不敢迁都,这一迁都,说不定南明就提前到来了。而且自文天祥以后,敢说这些话的要考虑考虑自己背负怎样的骂名。

第二点就是当时的明廷其实还有一战之力,并没有说是底牌完全输光了。明史-列传五十八:"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明廷当时还有军队能够打,虽说可能比土木堡伤亡的那十几万明军质量要差,但是守卫北京还是可以的。二就是于谦胸有成竹,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勤王军

然而光有这些是不够的的,最最重要的还是皇帝的信任才是敢于不迁都,和蒙古在北京城下一战的重点。

这也就是第三点:景帝的信任,明史-列传五十八: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这就好像现代社会你在一家大公司上班,你也就是一个中层领导。突然有一天公司遇到了严重的危机。你说你有一个好的idea可以拯救公司。你觉得决策层董事会会不会采纳你的想法?可是当时的于谦就做到了,这就不得不说明于少保的过人之处了。

北京保卫战

也正是因为这几点,使得于谦敢于在北京城外与瓦剌决战。

从这段历史上我们应该得知的道理就是人即使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也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因为一旦放弃了,就意味着被打入地狱,永远无法再翻身,那可能就成了我们人生之中的靖康耻了。只要坚持住,积极的寻找解决的办法,问题总会解决的。就像当年的北京保卫战一样,背水一战后方能胜利。

岳飞墓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历史上两个相似的人墓竟然葬在离着不远处的地方。这就是岳飞墓和于谦墓,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两位虽然相隔几个时代出生,但又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相信会别有一番感触。

于谦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