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生活奢侈,晏子生活节俭,却都被称为贤相,带给人生启发是什么?

齐国有两个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国相,一个是管仲,被后世称为华夏第一相。另一个是晏子,全国人民都知道,因为小学有一篇课文叫做《晏子使楚》

这两个人都是齐国的贤相,为齐国的强大作出巨大的贡献,也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着两人的生活方式。

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晏子当上国相之后,自律的行为令人佩服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如果按照后世的评价标准,晏子的品行都受到赞美,管仲说不定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吧,或许还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大贪官。同样是齐国,同样是国相,只相差一百多年,为什么行为的反差会这么巨大呢?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管仲和晏子两人,再展开谈这个问题。

管仲家境贫穷,做过生意,当过兵,后来跟着公子纠,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公子小白胜了,公子小白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当时忠于公子纠的召忽和管仲逃到鲁国,召忽自杀,管仲坐着囚车回到齐国,在鲍叔牙的推荐下当上齐国的国相。

管仲第一次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这个口号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往往在历史关键转折点的时候,类似这样的口号就会冒出来。

管仲的做法维护周王室的威严,特别是后来周王要赐齐桓公的时候,按理下拜受赐,但齐桓公年老,当时舆论认为他可以不用下拜,但管仲坚决要求齐桓公下拜给足周王面子。让周王感动的想要用上卿的礼节对待,但是管仲只接受下卿礼节。

关于治理齐国中的一些举措比如产生科举制度的萌芽思想,应用盐铁业,粮食的准平等等就不一一列举 了,实在太多,但不是本文讨论的核心就不展开了。

孔子对管仲的治国及外交的评价也是很高,他认为如果没有管仲,那中原文化就没落了,可能现在都成蛮夷了。

晏子在齐国政坛活跃了五十多年,经过三代国君,不过主要服务的对象是齐景公。晏子出生贵族之家,他的父亲是齐国的上大夫晏弱。晏子很有气节,当时齐国发生内乱,崔杼把齐后庄公给杀了。

崔杼这个人朋友可能听说过,当时他杀了齐后庄公,齐国太史就记录这件事情。崔杼怕留下千古骂名,所以就杀了这个太史,结果太史的弟弟还是这样记,当第三个人还这样记的时候,崔杼就放弃了。这是崔杼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救了晏子的命。

晏子当时直接跑到齐后庄公的尸体上痛哭,这是直接打崔杼的脸,而且晏子这样的举动是有生命危险的,但是崔杼虽然恨晏子牙痒痒的,但从杀太史这件事来看,他也是一个很好名的人,所以他不敢杀晏子。

后来崔杼立齐景公,想拉晏子入伙,晏子坚决拒绝盟誓。

齐景公给他封地,他不要,给他翻新房子,他也不肯。晏子死后齐景公对他的评价特别高,而且特别怀念他。孔子对晏子的评价也十分的高,当然重点是评价晏子人品方面。但孔子对管仲的行为是很鄙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两人的反差也太远了。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这两个人用不同的行为但是取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能尽职尽责治理好齐国,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给我们的人生又带来什么启示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管晏二人的行为差距会这么大。

1、 齐国当时的情况

管仲生活的齐国,当时齐国国君襄公居然直接杀掉酒醉之后的鲁国国君,最后齐襄公又被公孙无知杀掉,但公孙无知又被雍廪杀掉。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之间的争位。最后公子小白上位。齐桓公病死之后,他的这些孩子就开始争抢位置,他死了二个多月,身上长出虫子都没有人管。

晏子生活的时期却发生了好几起大家族发动的混乱,比如上文提到的崔杼杀君,栾氏、高氏已经势大到国君都无法制止,齐景公十六年,栾、高、陈、鲍四个大家族还发动叛乱。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到,管仲生活的齐国,齐国的内乱只限于公子一个层级,如果公子上位权力依旧在国君手中,君臣的秩序井然。晏子生活的时候,国内的家族已经把控齐国的权力,甚至到直接杀掉国君的实力。

这就是这二人实政时面临的情况不同。

2、 与齐君的关系

齐恒公称管仲为仲父,这是齐恒公对管仲的尊称,后来吕不韦也效仿管仲,要求秦始皇称他为仲父。晏子虽然得到齐景公的敬重,但没有到这一地步。《吕氏春秋 贵公》中还记载的齐恒公在管仲死后向他询问接班人的事情。这也表明管仲在齐恒公心中的地位。但晏子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

3、 手中握有的权力及施政

管仲手中握有的权力就等同于国君,因为齐恒公对他是百分之一百的信任,所以他的施政就代表着国君的意志,如果你仔细看管仲的做法,就会发现和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子牙的做法是差不多的。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的做法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

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史记.管晏列传》

在国君绝对权力加持之下,管仲自然可以用这一套办法。管仲他从俗,什么叫从俗,就是利用齐国原有的通商的意识,顺应这个民俗,搞活商品经济。这个时候如果你提出大力节俭,那不是与俗同好恶这相反了嘛,所以管仲的富有并不是他希望拥有这么多的财富,只是他只是同俗,哪怕比国君还要富,齐国百姓也认为是正常的。

晏子面临什么困境呢?晏子面临的困境和孔子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他们都经历国君权力旁落的情况,公室衰弱家臣强悍。比如孔子经历阳货之乱。

虽然孔子很恶心他们,但不得不与之交往,正如晏子虽然很恶心这些家族,但也必须与其交往。

他们共同的原望就是怎么才能改变这种困境,将整个秩序理顺,让权力回到国君手中。

那怎么改变呢?他们提出一个设想:要是人人做到自我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没了野心,加强自身的修养,忠于国君,忠于天下,这样才可以理顺这个混乱的世界。

如果明白这一点,你就清楚晏子为什么要这么节俭了,因为希望以身示范改变整个社会风气,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和他是一样的。

读经典的时候,要考虑当时圣贤之人处在什么样的背景,才能明白他为什么提出这个主张。

4、 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启发

为什么古人述而不作呢?有些人说要是孔子能够著书立说,那起码比《论语》精准的多了。很多人不明白圣贤之人的苦心。因为当形成自己思想之后,弟子们就会严格执行,以此为标准 ,不断解说丰富,学说肯定越来越庞大繁杂,但价值会越来越低,视野越来越窄,排他性越来越强,离源头越来越远,越来越僵化,而且也无法突破,所以这是世间为什么腐儒这么多的原因了。

每一人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你完全照搬孔子当时的应对之法去处理事情,却不明白孔子为什么这么做,只记着规矩,那肯定会出问题。比如管仲用晏子之法,晏子用管仲之法,这两人肯定完蛋,别说是贤相,怕当时就被国君收拾了。

所以《道德经》很强调顺势,这就是顺势而为。那怎么才能把握势呢?才能做到顺势而为呢?

管晏二人最终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以百姓之心为心,以此为宗,以此为本。这个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圣人之志,因为只有这种志才是永恒不变的,这才是真正需要把握的,而外在的形却是因情况的不同会发生变化,如管奢晏俭。只有这个志,才能握有势,才能做到顺势而为,至于这个志怎么立,你可以看《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很多人根本没去做认为不重要》这里就不展开了。

再说几句题外话:

读书尽量也要读原著,别人问我《读道德经》,该读什么?就读原著,慢慢体悟即可。如果只挑别人的解读去读,却不读原著,以别人的解读为本去学,那动机本身就有问题。

现代的知识相对古代来说的确是丰富千万倍,但核心的思想呢?

书只是一时之书,而非一世之书,更非永世之书。你现在对《道德经》42章中的这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不是有了新了感悟呢?

人面对的是万物,万物不仅是物,而且还相对应着变化无常的事,把握本才能做到应对自如,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