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堡垒中到底有些啥?美军现身说法,真是太可怕了

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 ,以史明理

大西洋堡垒中到底有些啥?美军现身说法,真是太可怕了

大西洋堡垒作为德军为了抵御盟军来自海上的进攻而在欧洲西端修建的防线,从挪威北部沿着海岸线南下一直到西班牙,总长达到5000公里,其上遍布混凝土碉堡以及防御工事,在当时真可谓坚不可摧。那大西洋堡垒中到底有些啥呢?美军现身说法,还好进攻早,真是太可怕了!接下来小编就来带大家来看看德军的大西洋堡垒中到底由哪些工事构成的。

德军对防线的建设乐此不疲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基于德军的防御经济学的概念。在德军看来,在前沿阵地上建立起牢固的防御工事可以减少兵力的投入,节省下来的兵力可以投入到其他战区。这种理念一直贯穿于德军大西洋壁垒的建设中,所以在建造各类工事时,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步兵,而是为了加强他们的战斗力,即如何在工事火力的强化下,更加有效地打击来袭之敌。

●构筑在碉堡上的伪装建筑结构。往往,以整个碉堡群被伪装成一个海滨城镇。但是,这种伪装究竟能起多大成效德国人自己也不置可否

根据战后美军对德军大西洋堡垒的调查,有情报人员分析得出的德军建造这些工事的设计原则、火力防护和隐蔽性。火力和防护不必多说,但德军对工事的隐蔽性也极为重视,其下发的指导文件要求工事必须和地形充分结合,有些工事甚至将隐蔽性放在首位,尤其是人员掩蔽所和作战物资集散地,要求这些工事的外形尽可能低矮;对阳光和透气并没有多高要求的工事一律埋入地下,而顶部则尽可能和周围的水平线相持平。同时为了降低盟军轰炸机的命中率,防御工事的对空横截面要可能小,炮台、弹药库等盟军重点打击对象对横截面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其设计和建造的原则是不妨碍炮手操作火炮就行。

●正处于建造状态的大西洋防线上一处典型的掩体,可以看出这种加强型工事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通风管和烟囱都已经埋在混凝土中,可以推断这种掩体直接用混凝土浇注而成

总的来说,大西洋堡垒上的工事可以分为如下几类:敞开型掩体、碉堡、炮台、封闭型掩体和观察哨,当然还有各种抗登陆障碍物,如反坦克壕、“龙牙”、各式雷场等。

敞开型掩体被德军称为“托布鲁克”型,它来源于德军在北非的作战经验,希特勒的参谋部后来将这种防御工事的具体建造规格发放到师级单位。这是一种小型的主体位于地下、没有顶部的圆形防御工事,工事在地下有一个武器库,用于存放弹药和武器,一般有台阶通往上部,掩体的大小通常由平台内武器的口径决定,不过其位于地面上的开口直径一般都控制在一定数值以内降低被敌方火力直接命中的可能性。后期为了伪装和防雨,在开口上加装了一些不规则的盖子。

●正在吊装的机枪掩体,采用全钢制造,重达3吨,上面开有6个观察窗,在掩体上方有个供出入的小口,尺寸只有50-58厘米,掩体内部的机枪手只能通过一个踏板式鼓风机通风,这种掩体的上半部分装甲厚度达120毫米,而下半部分由于埋入土中厚度只有20毫米

该型工事中最为常见的是编号为58c型,德军称其为Ringstand的机枪型工事,里面安装有一个环形枪架,可以提供全向射击。从图例中可以看出,Ringstand的进出口也在地下,即进出口挖在己方战壕内。

●工事中最常见的58c型机枪工事

还有一种61a型工事也属于托布鲁克型,其内部般安装1门50毫米迫击炮,该炮虽然口径小,但由于射界灵活,在对付海滩上的盟军士兵时有着致命的杀伤力。

●安装迫击炮的托布鲁克型工事

此外,德军还在一些托布鲁克工事上安装坦克炮塔,一般都取自俘获的法国雷诺H35坦克的炮塔,内部装1门37毫米反坦克炮和1挺并列机枪,炮塔安装在基座上,能360°全向射界。

●在法国海岸线上,一座H35炮塔被安装在托布鲁克型工事上方,炮塔非常小,而且周围几乎与地面垂直,地面火力很难对付

●阵地装甲型托布鲁克防御工事,安装雷诺H35坦克的炮塔

德军在大西洋沿岸建造了为数众多的碉堡和炮台,这些碉堡和炮台的混凝土墙厚度都在2米以上,火炮射击口外都安装有防护盾,同时射击口都设计成渐进式,防止跳弹伤及工事内士兵。针对大西洋沿岸的特殊情况,徳军专门召集托特组织和军方的工程人员设计了600系列工事,在大西洋沿岸使用最为广泛的为以下3种:

630型碉堡:内部主要安装轻型反坦克炮,混凝土墙体和顶部厚度2米,不过后部的混凝土墙体厚度比较薄。630型碉堡是一种混合型工事,墙体左后方还有一个机枪射击口用于射杀靠近墙体面意图炸毁工事的敌军,此外在工事内部的阶梯下方有1挺机枪,可以防止来袭的敌方步兵从正前方通过火炮开口进入,通常该型碉堡在墙体正上方还安装有1个机枪塔。针对不同的地形和环境, 630型工事在各地有着诸多变种,其配置也会有所改变。一些重型的钢铁大家伙有时也会出现在630型碉堡周围,而有的机枪碉堡采用全钢制造,一般分为上下两截制造,安装时焊接,整体重量超过3吨。这种碉堡的上半部分安装有观察孔、射击孔、通风设施,钢板厚度为12厘米,顶部为5厘米,下半部分由于要埋入土中,所以厚度只有2厘米。

●德军630型碉堡结构示意图,此类碉堡安装有反坦克炮组作为主要火力,并由遮断堡垒前方出入口以及反坦克炮射击口的机枪火力点来进行自我掩护,这种类型的碉堡以及其变形体是构成大西洋堡垒的标配

685型炮台:主要用于210毫米口径火炮,顶部混凝土墙体厚度为3.5米,侧面墙体2米,其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只有弹药库和供炮手居住的房间,一般内部都有2个弹药库,每个弹药库可以容纳210毫米口径火炮炮弹120发,128毫米口径火炮炮弹150发。火炮水平射界60°,高低射界40°,这种炮台有大批的衍生型,诸如683型、684型、686型、688型、689型、690型、692型、694型等都是基于685型发展而来。不同的型号有不同的射界,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同时可以在周围加盖伪装网来迷惑盟军。

●德军685型炮台结构示意图

677型炮台:主要用于为主阵地提供侧翼火力,所以朝向海滩的一侧有突出的墙体,墙体厚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都在2米以上,内部通常安装口径在88毫米以上的火炮。

除此之外,在一些关键点上德军还建有一些数量不是很多,但规模巨大的特殊炮台,如密鲁斯阵地。这个阵地是海峡群岛中最大的,配有4门305毫米火炮的装甲炮塔,这种火炮可以发射重达250公斤的高爆弹或者105公斤的穿甲弹,射程28-38公里。士兵居住间可供72名士兵进驻,阵地周围布满铁丝网和雷场,指挥中内部配有各种光学测距设备,阵地中还配备有专门的观察哨。除此之外,阵地附近还配有9门20毫米高射炮以及3座伪装成民房的弹药库。这些炮台根据地形和环境都各不相同,也没有具体的代号。从其规模中可以看出,在建造这些炮台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多么的庞大。

●图中这个炮台位于根西岛。德军通常对其炮台进行巧妙的伪装,大西洋沿岸口径最大的火炮是图中类似的密鲁斯炮台,来自一战时期俄国订购但未交货的战列舰用主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种未记入账册的“外快”被心有不甘的德国人千方百计地藏了下来,虽然这没什么用

大西洋沿岸驻守了不同的部队,上述的炮台和碉堡的数量有限,分布更为广泛且更为灵活的是各种封闭型的掩体。这种掩体一般都处于上述炮台或者碉堡组成的防线后方,一般不都只能容纳10人,也有部分能容纳20人左右。这种掩体作用非常多,除了可以为在防线上执行作战、巡逻任务的部队提供栖息之地外,还可以当作预备队的临时屯兵处、指挥所、医疗所、情报中心等,当然作为这些特殊机构的驻地,这些掩体在建造上会有所不同。

在大西洋壁垒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封闭型掩体是621型掩体,设计容量为10人(1个班),全部埋入地下。顶部混凝土厚度为2米,覆盖有至少30厘米厚的土,内部采用I形金属横梁结构,金属梁长4米,上面再铺设钢板,形成全钢型天花板。此外在入口和门框上方还有较短的I形金属横梁,防止入口被炮击炸塌。掩体后方有经过伪装过的斜坡通往战壕,战壕的外部出入口就开在斜坡末端,从空中根本无法发现这种出入口。在掩体侧翼有1个托布鲁克型工事,用于观察。掩体内有2个通道用于快速进出,在通道的末端都开有射击孔,可以通过事先架设的机枪封锁通道,防止盟军士兵进入。通道内有3道25毫米厚的钢制门,全部采用气压锁,而且只能朝外打开。由于掩体内有厨房,因此621型掩体的烟囱被设计成了“防手雷型”,即烟囱采用人字形设计,厨房出来的烟道以较小的坡度斜向上,然后垂直向上,在交又点开设一个斜向下的通道,可以直接把从烟囱丢进来的手雷顺着通道排到紧急出口,对掩体内部的人员没有任何杀伤力。掩体的地面通风孔安装在2个通道末端上方,共4个通风口,在地面有数个容易被发现的例装通风孔,用于迷惑盟军士兵,而真的通风孔则作了较好的伪装。通风设备由电机驱动紧急情况下可以手动驱动。工事内安装有较好的通信系统,首先是在通道入口有电话,在托布鲁克型工事内也有电话和通话管电话线深埋于工事地下,并且和其他掩体相连。部分621型工事在地面安装有钢制炮塔,内部安装机枪。

●621型人员掩体结构图,内部构造复杂,其烟囱的设置也相当巧妙

629型反坦克掩体的基本构造和其他掩体类似,只是在掩体内侧多了一处结构用于容纳反坦克炮和弹药。反坦克炮除了能在掩体内发射外,还可以拖出掩体,直接在掩体后方的空地上发射,这种掩体两侧布置有2个托布鲁克型工事,形成交叉的机枪火力可以有效防止敌军直接捣毁火炮掩体。反坦克掩体和托布鲁克型工事之间可以通过电话和通话管联络,为了便于观察,629型反坦克掩体上方装有供反坦克炮炮手瞄准用的潜望镜。

●伪装成小屋的629型反坦克掩体,只有近距离观察才能看明它的射击口和伸在外边的反坦克炮炮管

●629型反坦克掩体大小和复杂性都在621型人员掩体之上,构筑有专门的反坦克炮掩蔽处,并被设计成可以将反坦克炮拖出掩体执行任务的构造

除了德国陆军使用的各类工事外,德国空军的L400(L代表Luftwaffe)系列工事在大西洋壁垒上也比较常见,其中L409混合型工事专门用于安装轻型防空火炮,L405型工事为雷达站,L411则作为探照灯站,L434型为营级指挥所,而盟军重点打击的L-407型则是弹药库。

●L400系列堡垒中的L409型混合轻型工事,顶部被设计用来安装轻型高射武器

除了各类掩体和碉堡炮台,德军在大西洋沿岸还建造了大量的观察哨。有些小型观察哨只能容纳数人,而大型的复合观察哨则跟雷达站差不多。例如636型观察哨,内部有专门的观察室、绘图室、雷达室(安装有乌尔茨堡雷达)、通信设备室以及官兵卧室。由于官兵卧室修得太小(只能容纳2名军官和9名士兵),对于一个占地近300平方米的观察哨来说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德军通常会在观察哨附近再建造一个人员掩体。

●636型观察哨所构造图

为了迷惑盟军,德军对碉堡和炮台上都进行了伪装,如将炮台或者碉堡的外壁漆成各种民用房屋的外形,或者加装伪装网,有些更简单的则直接在工事外壁涂上泥巴,与周围的地貌保持一致。一些临海的工事会在外壁上画上窗户和门,伪装成滨海别墅。一些火炮阵地的大部分都埋入地下,仅仅将炮管露出地面,为了躲避盟军轰炸,这些炮管上还挂上了伪装网或者帐篷。

●图中的几个百无聊赖的德国士兵途径这扇“窗户”跟前,正在风趣地向“老妇人”致敬。在伪装成海边别墅的碉堡外墙上,德国人画上了门和窗甚至是窗帘,以及一位倚窗而立的老妇人

可以说德军在建造大西洋堡垒的这些防御工事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是防护、火力还是隐蔽性,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也难怪美军在战后调查完大西洋堡垒后会说,幸亏诺曼底登陆的早,这些堡垒真是太可怕了。

●图为在诺曼底附件的一处未完工的工事。在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时,大西洋防线上还是有部分工事没有完工。

想了解更多近代战争的相关知识,就快来关注我吧!如果有任何建议与疑问,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战争新视界原创作品。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