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诞生、成长、壮大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国有这样一家国家新闻通讯社,她既是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的现代通讯社。这就是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历经八十多年风雨的新华社,曾经穿越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见证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跨过了激动人心的世纪之交。她的诞生、成长和壮大的背后,有多少激动人心而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新华社

在1931年反“围剿”炮声中,靠着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半部电台工农红军的通讯社诞生了。电台的行政领导隶属中央军委,业务主管属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红色中华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通讯社。她所编辑的《红色中华》报,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中央铅印大报。当时靠这半部电台运转的红色中华社,人们习惯地称为“红中社”。

《红色中华》报

《红色中华》报在只有几十万人口的赣闽中央苏区,发行曾经一度达到4万份。但每当新报纸到手时,纸面上总有很多显眼的黄斑,有损整体美观。这些黄斑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发行人要肩挑手提,翻山越岭,报纸滴下了很多“红中人”的汗斑,甚至血斑

《红色中华》报

《红色中华》报第264期是迄今为止能够找到的最后一期文物已经被火烧掉了一半,但标题依然清晰可见。主持编辑此时《红色中华》的,是曾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瑞金最后一任红中社社长的瞿秋白。在主持“红中社”的日子里,每天都坚持写稿、审稿到深夜。红军主力长征后,瞿秋白领导奋战在苏区的“红中社”成员,在极度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版发行《红色中华》报4个月之久,共发行24期,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一段慷慨悲壮篇章。

《红色中华》报

1937年1月中旬,“红中社”随中共中央机关,从陕西保安迁往陕西延安,为适应此时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中央决定《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将“红色中华社”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新华社”的名称,正是从这时起,一直叫到了今天。

最后一期《红色中华》

延安时期,《新中华报》见证并报道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党中央非常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毛主席是非常关注新华社的工作,有人笑谈毛主席是新华社的首席记者,因为当时很多新闻评论,都是由毛主席亲自写作或修改而成。标点符号,字体大小,主席在批件中写得很明确主席题词:“把新中华报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

《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

更多精彩内容,锁定72日6:30播出的湖北卫视《大揭秘》《新华社往事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