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谍」到达陕北后,中革军委二局对中央及红军扎根陕北功不可没

1935年10月,历史记载着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从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的结果来看,一年多来的长途跋涉,枪林弹雨的冲杀,似乎到了这里总算喘上了一口气,划上一个句号。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征程。

可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那个环境,回到那个时间点,中共最高领导机构及中共武装力量真的是否能否在这个贫瘠的高原站住脚,是不是可以在这里建立革命大本营,究当时实际情况来说,跟前面长征路上几个试图建立根据地的地区一样,这里依然还是个未知数。

曾任武昌行营主任兼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并代行总司令的张学良与蒋介石

蒋介石依旧在调兵遣将,西北国民党军事力量也依旧大于红军数倍,无论是兵员还是武器装备。蒋介石依然信心满满,一定要消灭残存的红军。中共此时的武装力量已经远不如长征之始,困境,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此时,以弱胜强,捕捉战场信息,及侦知对手动向,便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军委二局,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了这个重大的,也是千钧一发的历史使命。

1935年11月3日,陕甘支队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原红一、三军团编为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依旧,全军战斗连同非战斗员仅万余人。

1935年11月20日,东北军趁红军立足未稳,前出到直罗镇。根据二局准确的侦察情报,埋伏在那里的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南北夹击,全歼来犯的一O九师。开国大校,长征时期曾是破译“三杰”之一的邹毕兆回忆:红军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直罗镇彻底消灭了一O九师,接着在追击中消灭了一O六师的一个团,俘虏了该团团长高福源,这便是著名的“直落镇战役”。在直罗镇战斗的几天里,二局局长曾希圣则经常到毛泽东处,直接接受任务。

邹毕兆

东北军吃亏以后,改为广筑碉堡,封锁苏区,轻易不敢进攻了。邹毕兆说,“通过东北军的高福源团长做媒介,张学良与红军有了联系。李克农同志不断到洛川王以哲那里去,(二局)戴镜元同志随李克农同志去当译电员。”同时,中革军委的技侦高手,如二局的钱江和林茂源协助李克农、伍修权开展西安方面工作

直罗镇战斗对东北军和张学良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十年后,张学良在美国安度余年。有人问:当年红军经过长征所剩无几,如无西安事变,中央军很可能将中共完全打败。张学良答:红军当时是打不败的。

老年张学良

他举了三个理由:

一,他的两个师(一O九师和一一一师),各有一万人,由郭、何两个勇将领军,与红军在陕北会战,面对装备不足的红军,两师人马却全军覆没。此事震动了整个东北军,人们才知道共军难对付。

二,他强调红军的顽强。他说,自己是带兵的人,深知带兵之不易。而红军经过前有堵、后有追的二万五千里撤退而没垮、没散,带兵的人是利害的。

三,他说红军内的党组织结构也很厉害,也有老百姓的基础。“面对这样顽强善战的红军,既然消灭不了他,莫不如和他们合作。”

由此,周恩来与张学良建立联络,启动合作进程,减轻了陕北根据地的军事压力。毛泽东说,直罗镇一战“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36年9月28日拍摄于保安(今志丹县)

1935年12月,军委机关经安塞移住瓦窑堡,二局住在瓦窑堡西五里的瓷窑。

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军委二局移住瓦窑堡。

邹毕兆还记得,1936年春节时,鲁迅通过渠道给毛泽东及中共领导送来了腊肉,毛主席分了些给曾局长。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机关也进行了整编,并也从陕北红军中抽调了部分骨干力量充实到了到军委二局,如冯维精、王精锐、高彩璋、李鉴禹、井润田、阿智(景生智)、李生泉等人。后来罗江、甄彩云也调到二局。

回过来说,当时即便打赢了直罗镇战役,并不真正表明陕北真的能成为中共中央机关及武装力量的落脚地,它依然是个贫穷地区,要养活机关和军队,经济支撑和兵员补充又摆在中共面前。生存问题日益紧迫。这和长征途中几次重大战役一样的情况

1935年12月,毛泽东力排众议,决定东征。

他的理由:东征山西可推动华北和全国的抗日,政治上主动。军事上,可避免与东北军和西北实力派冲突,有助于建立统一战线,同时可迫使阎锡山撤回晋军,缓解绥德一带的威胁。经济上,山西较富足,便于筹款、扩军和补充。

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指挥红军东渡黄河,军委二局又作为了先锋部队,为东征提供了及时的情报。而中共情报保卫系统的创始人,则直接指挥了这场硝烟外的战斗。邹毕兆回忆:”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日夜,红军东渡黄河,由晋西一直打到同蒲路以东。二局给东征军编制了密码,也只是加复语的自编本,只有蒋介石密码的水平,还不是来去本。好在我们完全控制了蒋介石的电报,没有蒋破译了我们密码的迹象。。。东征时,我们二局一直住在瓦窑堡,所得情报,随时供给前方。周副主席经常到二局来视察工作,态度非常和蔼”。​

1935年3月4日,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曾希圣,称赞军委二局工作“是表现了大成绩的,这一工作虽偏技术性质的,但其意义与结果都是军事政治上一助力。前方的胜利,你们是与有劳绩的。”

红军在山西,边打边休整了2个多月。毛泽东认为东征的目的已经达到,不与国军决战,主动撤兵回到陕北。用毛泽东的话说,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财物”。短时间内,红军扩充8000余人,筹款50多万元(一说30多万)。对于贫困的红军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军心大为稳定,建立陕北根据地的任务初步实现。

1935年5月间,东征部队转回陕北,进到陕、甘地区。彭德怀军团长给二局送了一大批斜纹布,二局同志,每人都做了一套衣服。(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