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十个字总结一位大家,看诗人是如何做到的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场面宏大,波澜壮阔,结构严谨、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与《水浒》,《红楼梦》成为民族文化精品,被后人广为传颂,并用各种文学形式来进行演绎,其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都有相当高的价值,被朝鲜、日本、英、法、俄等国翻译成文。

这样一部古典巨著里面,诸葛亮是正义的化身,是智者的代表,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如果缺了诸葛亮,就没有蜀,没有三国鼎立,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也就没人看了。就是这样一个功高盖世的大家,被诗人杜甫,用二十个字就总结了,后人还觉得非常出彩。这要是被罗贯中看到了,作何感想?也会大加赞叹吧。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一部三国,英雄无数,“功盖三分国”,开篇定论,肯定诸葛亮的能力和地位。

诗人杜甫非常喜欢三国,前后一共写了十几首关于三国的诗, 除《八阵图》外,还有《诸葛庙》、《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咏怀古迹五首》、《古柏行》、《武侯庙》、《夔州歌十绝句》、《蜀相》等,主要是与诸葛亮相关的,足见他对诸葛亮的肯定和崇敬。“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他在成都的时候,就住在武侯祠旁,经常到里面去,缅怀诸葛亮,“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他能力的褒奖近于神化,“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这是他对丞相的高度评价,“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诸葛孔明放在英雄之上,诗人杜甫心中,除了他,没有最伟大的英雄了......

“名成八阵图”,此地的“名”,应当是指功名,他的足智多谋,忠心不二,永不放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后人仰其颈背之所在,诗人用他练兵布阵的杰作“八阵图”,来说明这一切,有较强的代表性,具体,明确。

这里的“八阵图”,是诗人用的一个民间传说。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笔者认为,这只能是一种传说,用石头布阵,能挡十万精兵,那是一个多么浩大的一个工程?筑城,防御工事而已。翻阅多种文本上的解释,八阵图,是一种战法,操练熟悉,运用得当,进可攻,退可守,十分有效。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一传说,民间大众都十分熟悉,一提便知,民间传说罢了。

“江流石不转”,承接上面的民间传说,这个阵,牢不可破,千年不变,任江河水流,不停冲蚀。诗人赞赏诸葛亮的能力,把古人的“八阵图”用到炉火纯青,但更主要的是,褒奖诸葛亮的忠诚守信,誓死不渝。一部三国,对诸葛亮有十分详细的描述,诗人把它高度浓缩,借物喻人,自然而然,似顺手拈来,又似精心安排。

第四句戛然而止:“遗恨失吞吴”,可以充分体现诗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作风。从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决心帮助刘备匡扶汉室,几十年征战,指挥千军万马,历经百战,所向披靡,最终因病死在征途之中,可谓终生遗憾。一个“恨”字,内容丰富,恨曹操的狡诈,恨部属的诸多失误,恨阿斗能力的不争,恨自己身体的不争。最大的遗恨却是,未能完成统一大业!这里,诗人只是用没有吞下吴国,来代表未完成的事,而实际上,诗人知道,他心中的目标是,吞吴,吞魏......

诗人杜甫用二十个字,高度浓缩诸葛亮的一生,没有不当,反而成为经典!

注: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曾讲述了陆逊误入诸葛亮布的八阵图的故事。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八阵图》渊源极深,可以追溯到上古华夏的黄帝。经过姜太公,司马穰苴,管仲,孙武等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到三国时期,诸葛亮使他达到了顶峰,完善为八阵!------八阵图又叫旱八阵,遗址在今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相传为诸葛亮推演兵法、操练士卒所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