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向永乐皇帝提出迁都北京

是谁向永乐皇帝提出迁都北京

燕王朱棣,通过三年靖难战争,终于兵入金陵,登基称帝,是为永乐皇帝。

但永乐皇帝朱棣,登基南京,心中并不快乐,皇位并不稳固。

郭资像

首先是建文帝去问成迷。如果建文帝还活着,在全国尤其在江南区域有着极高威望的建文帝,无疑对朱棣有着极大潜在危险。

其次是,忠诚于建文帝之文武大臣,不在少数。貌合神离有之,誓死不从者有之,甚至,挺身而出欲刺者亦有之。

三是似是朱棣“得国不正,”受到或明或暗非议乃至反抗。侄儿的天下,何错之有?你为何“以叔欺侄?”

朱棣像

四是从囯家安全言,北元时尝骚动大明,南京离北方边陲较远,不利战事,不利巩固国防。朱棣愿以“天子守国门”而稳定国家及边彊。

五是似是历朝定都南京者,皆未过百年。古人似是笃信风水学,认为北京优于南京。

六是北京乃朱棣“老地盘,”感情基础很深。虽然派心腹大臣郭资仍然执掌此“龙兴重地,”并升崇北京之地位,但是,对北京很是喜欢的朱棣,并不能一日三餐在北京。

南京的复杂政治空气,对国家边防巩固的需要,对北京喜欢等因素,成为永乐皇帝想要迁都重要因素。

北京故宫

还有一个似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即朱棣靖难功臣集团重要成员,如郭资、姚广孝、朱能、丘福、李至刚、李友直、金忠、郭亮、雒佥、张辅等,几乎全来自北方,来自北京。

靖难后,靖难战争功臣集团人员,基本“人在南京心在北平,”从而对朱棣形成一种比较深刻影响。

北京天坛

似是主要基于以上因素,出于政治、军事及个人心情和感情之综合考虑。朱棣最终决定从南京迁都北京。但是,面对南方一一主要似是南方大量朝廷官员反对,朱棣该如何办呢?于是,出于解君之忧,为国之虑,便有了原北平旧部官员郭资、李至刚、朱能、丘福等率先向永乐皇帝提出升崇北平之地位和迁都北平之建议。准确讲,是郭资和李至刚最先提出,得到了靖难功臣集团大部分成员积极响应。

武安西岭湖

永乐皇帝闻奏,正中下怀,马上批准。于是,在永乐元年初,改北平为北京,以示升崇。再是设北京行部,任命郭资、雒佥为北京行部尚书,作为北京最高行政及司法机构。同时,又设国子监和留守都督府等机构。北京,俨然成了第二个首都。或者说,从永乐元年即1403年始,北京,己从“省会”城市,升格为陪都亦即“直辖市,”成了国家“南北二京”之北京。从此,走向繁华繁荣。而此时,郭资和雒佥,为当时新北京最高领导人,并肩负特殊使命。(选自《朕之萧何一一明初五朝重臣郭资传记》之文。2019.3月写成小雅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