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视改名学初探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中国古代最爱改名的要数王莽,他当政期间,几乎把全国能改的地名统统改了,以符合他“托古改制”的大梦。

比如长安改成常安,无锡改成有锡。连外族也不能幸免,匈奴改恭奴,单于改善于,高句丽改下句丽。为了让人家同意改名还许以重金,结果单于收钱后既不“恭”也不“善”。

将全国的地名改一次已经够麻烦了,王莽却乐此不疲,差不多每年都改。有的郡名前后改了5次,最终又改回原名。不仅老百姓记不住,就是地方官也弄不明白,公文中都要加注新旧地名对照。

千古改名,何独王莽?时至今日,改名如改运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普通人都时不时想算命改名,最近影视圈更是改名成风。仿佛改了名,自己的片就能播了,能热播了:

杨紫和李现的 《蜜汁炖鱿鱼》改名《亲爱的,热爱的》、马天宇和郑爽的《悲伤逆流成河》改名《流淌的美好时光》、黄子韬和易烊千玺的《艳势番之新青年》改名《热血传奇》、汤唯和朱亚文的《大明皇妃》改名《大明风华》、张震、倪妮的《宸汐缘》改名《三生三世宸汐缘》。刚播完的《筑梦情缘》,也是先用《巨匠》的名头吆喝了半年,临开播突然改名。

普遍的“换壳”套路是:原著一个名字,剧集另外一个名字;拍摄时一个名字,播出时换一个名字;地面频道播出时一个名字,卫视上星时又一个名字。改名之学蔚然成风,王莽真后继有人。

现在的影视剧马甲太多,不到播出的那一刻,你都不敢确定它叫什么。更有各家卫视蹭热度搅局,把剧名改成热剧的续集或前传,乘机浑水摸鱼。《甄嬛传》大火时,黑龙江卫视曾把《宫锁心玉》改为《甄嬛前传》。《悬崖》热播后,山东卫视将《雪狼》改称《悬崖第二部》。

2016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曾发布《通知》,要求“经过备案审核公示的剧名,不宜随意变更……如确有需要变更剧名的,须在完成片审查环节,经省局或总局完成内容审查后,在确保导向正确、内容与片名一致的前提下按程序履行变更手续”。可即便如此,改名潮也未退去。

想凭借一个新名字就脱胎换骨,未免低估观众的火眼金晴。小样儿,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改名绝不是过审的万金油,也不是收视爆红的好兆头。如今太多的影视剧改名,不是在追求实在的“本”,而是在追逐花哨的“末”。巧变名目,与“换汤不换药”相去多远?

电影改名,兵家常事

香港电影“永远的制片人”向华胜曾经说过,影响电影票房有八大秘诀,其中排在第一的是“电影名”。所以在电影圈,语文老师经常念叨的“好题一半文”还真没蒙人。

细数近两年卖座的国产电影,许多都曾经历过“改名”。以2018年为例,票房前二十名影片中,《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药神》、《后来的我们》、《无名之辈》等电影都曾经更改片名。

即将开启的暑期档,彭昱畅和王大陆的《伟大的愿望》将改名《小小的愿望》、《未来机器城》的原名则是《暴走吧!失忆超人》。对于《伟大的愿望》改名的原因,片方的解释是非常模糊的“应市场需求”。

原版韩国电影的中文译名,的确是“伟大的愿望”。不过想想,死党帮助得了绝症的彭昱畅完成愿望,在国内的某些语境下,用“伟大”二字确有僭越的嫌疑。《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才各用了一次“大”和“伟”,小青年就该是“小小愿望”嘛。

名不正,钱不顺。虽然片名对于电影票房的影响难以量化,但谁也不能否认一个好片名为商业发行带来的好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电影频频出现改名的情况。

一般来说,出品方、导演、编剧三方面构成制片上游,这三方协商拟定一个片名。然后由更了解电影市场的发行中游参与意见,再由下游结合片名进行宣传,每一个阶段都存在改名的可能。

以《我不是药神》为例,最初的片名是《生命之路》,有没有特别像便利店的能量饮料?后来片方更名为《印度药神》,这下又变成24小时情趣商店风。二改成《中国药神》后,也觉得怪怪的,像是李时珍传记片。最后定下的《我不是药神》,恰好消解了“药神”的诡异感,虽不是十分完美,但比起前三个名字还算“五官端正”。

起名的架势,完全不输咪蒙百里挑一爆款文标题的盛况。电影在营销过程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定位、类型等相关信息告诉观众的惟一载体,其实就是片名。

有为票房改名的,也有借改名契机为电影营销一把的。《中国合伙人》曾网上征集片名,在《合伙人》、《中国先生》、《咆哮20年》、《海阔天空》、《美国梦》、《美国的月亮》等候选片名中,《中国先生》的支持率最高,但最后依旧定名《中国合伙人》。

还有一种为打造系列片的“改名”,即在原片名上加一个“前缀”或“后缀”。《西游·降魔篇》,从最初的《除魔传奇》、《三藏伏魔》到《西游》,临上映又加上“降魔篇”三个字,为的就是铺垫后作“伏妖篇”。

剧集脱壳,暗藏玄机

早年间,电视台改名,无非就是想黏住观众的遥控器。现如今,出品方改名的姿态,可就“低眉顺眼”多了。

《蜜汁炖鱿鱼》改名《亲爱的,热爱的》,一下子从“黑暗料理”变成了“文艺轻食”,根本看不出电竞元素,还不如改叫《你认我做老大,我带你打双排》;《悲伤逆流成河》就非常厉害了,又是“悲”又是“逆”的,居然也能被鬼斧神工的改成《流淌的美好时光》,一看就是“修改下列病句”的高手。

现代剧还是比较幸运的,古装剧才是改名的重灾区。由于“限古令”的影响,宫廷、权谋、妃嫔都成了原罪,片方恨不得把所有的皇、权、王、帝、凤等字眼全部删除。

于是,一种强凹造型的别扭感扑面而来。明明是网文改的架空剧,非要追求正剧范儿;故事主线是权谋宫斗的,全部变成了古装励志;其中尤以大女主戏幺蛾子最多,清一色地鼓吹女性独立,明明她最厉害的手段只是“争宠”而已啊。

典型代表是《天盛长歌》《江山故人》《大明风华》。三部剧定名过程都一波三折:《天盛长歌》由《凰权》改编,因陈坤加入改名为《凰权·弈天下》,播出时变成现在的名字;《江山故人》改编自《帝王业》,章子怡加盟之后改为《帝凰业》,如今改为《江山故人》;《大明风华》原名《大明皇妃孙若微传》,去“皇妃”变“风华”,无疑是一种模糊处理。

至于《艳势番之新青年》近期改名为《热血传奇》,倒是利弊参半。好处是,之前的剧名相对繁复,不了解剧情的观众不清楚“艳势番”指的是什么,《热血传奇》更加简洁明朗。但缺点也摆在那里,过于同质化,类似的“XX传奇”卫视真是一抓一把,拿去做抗日神剧名亦无不可。

视频网站的崛起,也让剧名意识流化。很多标榜“网感”的剧名,过于云山雾罩,基本不传递任何有效信息。真要说什么好处,那就是气质如兰,不沾人间烟火。类似“香蜜沉沉烬如霜”和“寂寞空庭春欲晚”等剧名,对中老年观众十分不友好。

此外,卫视擅改剧名蹭热度,已是业内传统。要的就是一个酸爽动人,面目全非。西北传奇剧《射天狼》被改成《射雕英雄新传》、《盛夏晚晴天》被改成《爱情买卖》、《命中注定我爱你》被改成《爱上琉璃苣女孩》、《宫锁心玉》被改成《甄嬛前传》。这么鸡贼的话,芒果台大可把《还珠格格》改名《如懿后传》。

其实出品方改名和电视台改名,都走了两个极端,一方需要“脱雅”说人话,一方需要“脱俗”少放屁。打开电视全是俗到掉牙的“一夫二妻”,进视频网站又秒变性冷淡风,咋就没个中肯大方的名字呢?

取名之妙,存乎一心

在好莱坞片名非常重要,是需要经过反复调研和琢磨才得出的智慧结晶。但国产电影和电视剧,取名却十分保守。《绅探》《铁探》都能破案,《毒战》《暗战》一片混战。平平无奇,屡屡撞车。

青春片,必是“你们”、“我们”和“青春”。《后来的我们》、《最好的我们》、《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莫不如是;

爱情片,必是“分手”、“情书”和“前任”。《分手大师》、《不二清书》、《前任攻略》套路复制;恐怖片,必是“笔仙”、“校园”和“惊魂”。

古装剧往往用“人物+传奇”的通用公式。关键词可供选择的不多,排列组合出来,频频撞名也就不足为奇了。《楚乔传》《如懿传》《芈月传》《甄嬛传》围起来可绕地球一周,《重耳传奇》《武媚娘传奇》《陆贞传奇》叠起来可突破宇宙。

取一个好名字固然不容易,但摆脱目前的低端复制也不是难事。好的剧名,无非是要满足指称、信息、广告和审美这四项基本维度。

首先是指称维度,剧名进入社交领域传播后,成为所指的代表符号,尽量不和已有的名称撞车重合,就能做到。

其次是信息维度,文艺片的片名应该文艺一点、喜剧片的名字则应该恶搞一点,看到名字就可以闻到影片的气息。这就是要求片名能突出影片类型,有效吸引相应的观众。《流浪地球》最好别叫《地球最后的夜晚》(虽然有最后一晚的危机情节),过于文艺的题目会瓦解科幻片的韵味。

第三是广告维度,能不能在前期宣传里,让潜在受众有记忆点是关键。IP改编的,最好不要改头换面;但也不能过于晦涩,五一档的《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要是不改名估计很难成黑马。

第四是审美维度,成功的片名往往是具有想象力的文字,除了巧妙的修辞和韵律感,还能与影片的内涵达成精神契合。《北京人在纽约》《大明宫词》《闯关东》《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国产剧命名的优秀案例,既简洁有力又雅俗共赏,一望而知一看就迷。

至于《魂断蓝桥》《绿野仙踪》《廊桥遗梦》这些堪称神迹的外国片译名,则是我们如今唯有仰止的高度。在探讨审美之前,很多国产片名甚至不能够显示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改名之风大吹,映射的是国产剧孱弱的创新意识和企图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满屏的“传奇”和“佳人”,与村里的“铁柱”和“狗蛋”何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