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交”角度看三国:曹操、刘备、孙权,谁的手腕更老练?

东汉末年,军阀混乱,曹操经过十几年的征战,在诸侯中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文臣如云、武将如雨、拥兵百万,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这个时候,三国历史也来到了一个重要拐点: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其提出了《隆中对》:东联孙权、北据曹操。此后不久,曹军大举南下,拿下荆州,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率先向刘备伸出了结盟的橄榄枝。

波云诡谲的三国外交战场,第一次上升到比军事角逐更加重要的高度。

而在这个战场上,曹操因为强势而失势,日后的刘备因为固执而迷途,只有孙权左右逢源,辗转腾挪,最终笑到了最后。

从赤壁之战一直到与蜀汉约定“中分天下”,孙权用自己的外交手腕,导演了一场三分大戏。


一、轻视外交,曹操遗恨失吞吴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直取荆襄,刘表病死,刘琮束手。

曹操迎来了自己一统江山的最佳历史时机,他同时也把自己的志得意满、刚愎自用推向了顶峰。

他先是轰走了主动献图归降的西川使者张松,让轻松拿下益州的机会白白丢掉。接着,又不听谋士贾诩的正确意见,匆忙整军备武,再战东吴,还意洋洋的给孙权写了一封短信: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三国志·吴主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曹操这招“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快取得了奇效,让东吴内部分裂成为主战和主和两大派,但他无疑是太轻视年方27岁的孙权了。

曹操刚而自矜,虚张声势,想用外交上的强势,迫使孙权跟刘琮一样束手就擒。然而,没想到此举适得其反,让知道“唇亡齿寒”的孙权和刘备走到了一起。

赤壁一战,周瑜和孙刘联军给曹操当头一棒,让曹操吃到了自己起兵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败北。

曹操战前的强势,基本让他放弃了利用外交手段解决东吴问题的可能,与其说是强势外交,不如说是轻视外交。而一旦孙刘联盟牢不可破,很快就展示了让曹操应付不来的威力。

赤壁之战后,孙权还大度的将荆州借给了刘备,以巩固孙刘之好。《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曹操听说这个消息的反应是“落笔于地”。

一旦刘备、孙权战后“分赃”没出问题,曹操马上就预感到,他恐怕将再无统一天下之日。公元214年,刘备夺取益州,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

而公元215年,刘备和孙权终于为荆州三郡起了争端,刘备率军东下,曹操趁机夺取汉中。

可刘备、孙权马上达成协议,中分荆州,二人再次走到一起。刘备从西面攻取汉中,孙权从东面兵围合肥,二人互为犄角,再次协同作战。曹操苦于无法两线作战,只得哀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僵化外交,刘备葬送隆中对

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夺取天下有了清晰的谋划:先夺取荆州和益州,成鼎足三分之势,接着出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以向秦川,两路夹击,则可以“还于旧都,兴复汉室。”

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点,外交上的努力恐怕要比军事上的进取还要重要。刘备需要与孙权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才有可能携手以弱胜强。

然而,能够破坏孙刘联盟的,也只有荆州这根“导火索”。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是日后北伐的基地,对于孙权来说,荆州则是东吴的门户之所在。孙权为了自保,必然会全力争夺荆州。

对于刘备来说,怎么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则可以分上中下三策。

  • 上策:约定分步归还荆州,稳住孙权,同时全力出汉中,夺取陇右、关中之地。这样做,既可以维护与孙权的同盟关系,不至于失和,还保留了日后从荆州出兵北伐可能性。
  • 中策:答应孙权的要求,立即归还荆州。这样做,好处是东面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考虑从汉中出兵北伐,缺点当然是两路北伐不再可能。
  • 下策:既不同意孙权的要求,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北伐曹操,两面受敌。不幸的是,刘备和关羽恰好选择的就是下策。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要想北伐成功,都需要一个安定的同盟环境,都需要在外交上做出不懈努力。但是,刘备亲手破坏了孙刘联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而关羽明知同盟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仍然执意北伐,更是一种军事冒进。

更加错误的是,在关羽已经兵败失去了荆州以后,刘备仍然起倾国之兵,想要报仇夺回荆州。谁料最后一败涂地,刘备懊悔不已,死在了永安。

与曹操一样,事业一片大好的刘备,一样患上了强势自大的毛病,在崛起的过程中,不注重军事与外交手段齐头并进,其一系列决策不当,彻底葬送了“隆中对”。


三、灵活外交,孙权终坐断东南

保住父兄打下来的江东基业,是孙权最基本的底线。而在此基础上,如何使用灵活自主的外交政策,让他能够夺回荆州、甚至一统天下呢?

尽管有时候孙权给人以首鼠两端、没有“节操”的印象,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头脑清晰,并且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一步步将天下局势推向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三国鼎立上,这是孙权作为一个外交家的高明之处。

01 借荆州、助刘备

孙权第一个英明的外交决策,是与刘备结盟,并把荆州借给刘备。

刘备派遣诸葛亮到东吴结盟时,已经是被曹操打得一路溃退、流离失所,江东士人对刘备颇为轻视。而只有孙权对刘备刮目相看,他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这显然是句谎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不过,孙权发表这种观点,当然有他自己的意图:一是为日后孙刘联盟放出口风,看看下面的反应;二是给刘备释放一个结盟的强力信号;三是给曹操那封挑战书一个有力的回应!

最后,孙权与刘备结盟,大败曹操于赤壁,还把荆州之地借给刘备。孙权“分赃”中的大方举动,让曹操都大为惊愕。

孙权看似放弃了全据长江以自守的国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三足鼎立”,实际上,这是他对当时天下大势有了一个清醒认识的结果:

曹操已经一统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再妄图固守长江,简直是痴人说梦。与其如此,不如培养一个让曹操头疼的强大对手。

所以,在赤壁之战后,孙权没有独享胜利果实,而是慷慨的向弱者刘备让步。没有超强的战略眼光,实难有这样的魄力。

02 降曹操、杀关羽

刘备取得西川以后,孙权就将其妹孙夫人召回了江东,这是为他下一步夺取荆州所做的伏笔。

紧接着,孙权只向刘备索要荆州南部三郡,他以为自己算准了刘备的心理接受度。可是,刘备、关羽此时却愿意为了三郡,而破坏孙刘联盟。这让孙权下定了武力夺取荆州的决心。

于是,孙权先是向曹操称臣,在217年,他“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紧接着,219年,关羽攻打襄樊,孙权又上表:“乞以讨羽自效”

曹丕称帝后,孙权率先称臣,并将降将于禁送还魏国。他接受了吴王的称号,并愉快的答应了曹丕对他的勒索。此时,许多东吴大臣都深以为耻,只有孙权淡然一笑:“此盖时宜尔, 复何损邪?”这不过是审时度势,我们又有什么损失呢?

所以,有了这些铺垫,他之后才能够从容背盟杀关羽。

03 送质子,赚曹丕

公元221年,曹丕为了试探孙权称臣的诚意,故意让他送自己的儿子孙登过来,以为质子(就是人质)。如果孙权拒绝,立马就会让魏国得到伐吴的口实,而此时吴蜀夷陵之战正在胶着状态;如果答应,则肯定会受制于人。这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质子之争”,孙权的外交手腕,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了不得罪曹魏,孙权在使者面前表演得惟妙惟肖,他先是感动得流涕沾襟,接着又推脱说孙登年幼,等到年纪稍长一定送去,还委托使者为红娘,请他在曹魏宗室中为孙登选老婆

在孙权奥斯卡影帝级的表演之下,曹丕也相信孙权是诚心实意要把儿子送来当人质了。

结果,等使者一走,孙权就将孙登立为了太子,以此举来表明孙登不可能去曹魏。而到了公元222年6、7月份,当夷陵之战进入决战阶段时,为了稳住曹丕,孙权又上书说年底一定将孙登送过去。

到了这年9月份,发现自己被骗的曹丕,为讨要质子而大举伐吴时,夷陵之战已经结束,孙权则有恃无恐,可以依仗长江天险,从容应付了。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马上派遣使者庆贺,孙权欣然与蜀汉订立了“中分天下”的条约,夷陵之战的阴影渐渐散去,双方再度重归于好。三分鼎足之势更加稳固。


结语:尽管从能力和个人魅力上看,曹操、刘备貌似比孙权更胜一筹,但从外交上来看,孙权绝对是“三分天下”这部大戏的总导演。其外交水平,令曹操、刘备望尘莫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