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同河纸业,曾经显赫一时,讲述那段传统造纸术的苦与乐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前期,劳动人民就开始用麻造纸。到了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破布之类植物纤维造纸。唐朝造纸作为“普及性”的手工业发展,造纸的作坊叫纸坊。纸的品种之多、产量之大,纸张的应用之普及深入到社会之中。近代人们进一步用竹子、竹壳、芦苇、稻草等造出各式各样的纸,满足社会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

但是到了今天环保意识的强烈,国人对造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对不同纸张的分类也比以前更多,另外卫生类用的纸张的环保原生要求基本决定了一个纸业集团的生存和市场份额。但是你知道吗?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用的如厕用纸,叫做草纸,这种草纸不仅仅解决我们五谷轮回时候的尴尬,也还用作另外的用途,如今草纸不能说退出历史舞台,基本使用频率非常低了,除了殡葬风俗需要用的草纸钱外,很少有人用来做卫生纸了。但是在科技和时代发展还没有到一定位置的时候,别瞧不起这普通的草纸,它的用途还是相当普及的。

而且泸州川南一带因为稻草是四川的主要粮食作物的附属品,聪明的先辈们,懂得废物利用,所以一度草纸业兴旺。比如纳溪的草纸,今天江阳沽酒客,就来给大家聊聊这段已经少有人提及的历史。也是人文风俗的一种回顾吧。

纳溪草纸开始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记载。据传闻考证结果,来源有二:一是始于清朝中叶,以稻草为原料,经过宰断、浸泡、碾烂、舀纸、牵张、办纸等工序而成,故名自草纸。到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了;二是民国时代,造纸业发展快,以慈竹、黄竹和西风竹等为原料,经过划料、浸泡、舀纸、刷纸、办纸等工序,生产出各种用途不同的纸。当时,纸的寸口不同,名目甚多写字的叫白纸或叫写字纸外(跟宣纸差不多,有点区别),还有方连纸、大连纸、单连纸、烧皇纸等等,统称“同河纸”。

说到烧皇纸还有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在泸州民间一代流传:

据说造纸家蔡伦,有位知交好友,名叫邓通(历史上这个人名声可不太好),他俩聊天,邓通问蔡伦,你造那么多纸,何时才卖得完?蔡伦很幽默地说,愁什么,卖不完的,等我死了,你给我当钱纸来烧不就行了。人们相传,“蔡伦会造纸,邓通打钱文”。至今人死烧钱纸,上坟挂纸寄托哀思,大概是这个原因吧。

说到纳溪造纸,得天独厚是竹子资源丰富(当然这些年环保意识够了,也关闭了很多不合格企业,其实是好事)。无论是手工业造纸或机制纸,竹料作为造纸,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竹类生长快,伐期短,产量高;第二、竹料中纤维素的含量为百分之四十至六十,其中慈竹为56.23%,黄竹为55.77%,还有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慈竹的纤维细而长,长度为2229微米,宽度为15.7微米,长与宽之比为124:1,黄竹纤维长为2006微米,宽为11.6微米,长与宽是178:1,竹纤维细胞壁厚,吸收性能好;第三、竹料制浆后造纸加工容易。因此,竹子是造纸的优良原料。

20世纪30年代是同河纸发展兴盛时期,全县有纸槽户五百多(包括原属江安、叙永、泸县划给纳溪的乡镇),舀纸匠两干多人,产纸四十万捆。生产分两个阶段:从砍嫩竹子、划料子、检修湖塘、料子下塘、渗水、下石灰、看洪水、撒料、松料、搅动、洗料、洗湖塘、下熟料、漂水(渗泡两次)、冲烧、污水(完全成熟料)为第一阶段,一般需时间五个月。

二是从起料、宰料、碾料、落槽、舀纸、刁张、刷张(牵纸)、晾纸、办纸等成商品,全过程约有25道工序。同时,还要辅助材料,生石灰、滑药。泡料子1万斤,石灰1500斤。滑药分熟滑和生滑两种。熟滑药1百斤鲜稿叶(木姜叶),加30斤生石灰,经三天三夜大火熬成黑褐色液体,以备舀纸时用。生滑药是野棉叶、苦茶藤、黄蒿藤、牛筋巴叶等;当天采来,当时宰成很多小节,石碓窝(臼)舂烂,装麻布袋或用小箩篼,挂在舀纸槽中。使用滑药的目的,促使纸浆润滑,纤维均匀、张页光亮。

从同河纸的特点和用途,划分为两路纸。一路为开纸(又名细纸),以乐道场造纸业中的“同春合”纸槽户张怀清,“同茂公”的周相如,“长盛公”的柳汉清,“茂盛阳”的杨子华,“兴盛阳”的杨绍全,“鸿泰曾”的曾凤林,白节滩“正三堂”的苏益权,和丰乡“凤歧”的刘凤歧等等,他们都有竹源密茂、资源丰富,具有殷实的家底和信誉,是经营同河纸业祖传的著名纸槽户。他们都很注意纸的质量,保证产品的信用。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并在自己产品上打印有自己的纸号名称,加上“包开”(指张头足,质量好,外型美观,)内外一致,“刁张”(指无花纸张头)的小戳记。他们的产品,按四六比例的慈黄竹下料,色泽好,拉力强。近销泸州黄金诺的“万顺行”(万顺行在民国成一度成为川南第一油帮,当年风光无限,江阳沽酒客曾经写过。),刘三泰的“三泰号”,李瑞堂、何少章等纸行(号)以及肖海清行商等。远销内江、球溪河、石桥、赵家渡等地。上运叙府、嘉定,下行江津、渝州。主要使用于表背(书法、画条和油篓子等),过虑(酒、鸦片烟等)。二路为打纸(又叫粗纸、烧皇纸)。

产于三华、大里、白合、上马、文昌、和丰等地,以“大昌”的曾志平,“均益”的周华廷为主等等。他们以西风竹为主要原料,除当地销售外,多数远销。讲究重量(每捆25斤)、数量(每捆15刀,每刀88张),主要用于包装红糖,做火炮、打钱文(即用于纸钱)等。

草纸行业,当时,多数纸槽户雇请舀纸师付,产品自销。由于草纸业发展,纸行生意兴隆。但是,无论是纸槽户自销还是商业经营,对生产管理和流通上都采取各自不同的手段,发挥各自特色,竞争激烈。

“同春合”,在纳溪是著名纸号,创办人张怀钦(别号黑财神),曾任保长,先后开办纸槽六个,收租百多石。他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三抓(划料季节、洪水洗料、慈黄竹比例),两套(生产资本、经营本领),讲质量,重信誉的生产经营方法,货畅其流,加快了资金周转,业务蒸蒸日上,从造纸经营开始,逐步发展具有规模的工商业大老板。

在请人上把三关(五月初五端阳关,八月二十三蔡伦关,腊月二十四过年关),区别对待,舀纸的挑泡子匠,碾料、刷纸的找身强力壮,家无牵挂的人来打下手。饭尽你吃,钱可先用,生产要你拼命干若做不起工口(日产纸三捆))按数质减扣工资,并以解雇放人送当壮丁等手段威胁,使置纸匠老老实实为其挣钱。工人企图老板关照(不被拉壮丁),都会拼命干活。

在经销上,立商号重信誉,扩大产销业务,如在赵家渡的“义”,石桥的“大同人”、泸州的“庆康”、渠坝的“同春合”等,并善于不断总结经营管理经验,分析口岸市场动态,针对草纸用途,销售情况,淡储旺供,批零兼营,先货后款,薄利多销等的战术,吸引广大买主,从中发了财。算是很有商业头脑的人了。

俗话说:“栽田搭做槽、粮钱都富裕”当年的大里乡德厚村曾伯春,检料子尖尖办纸槽,发展到12个,请造纸匠四十来人,买地方收租四百多石。同乡黄家村江荣和,原是帮泸州刘三泰纸号,栽花的花匠,眼见刘氏生意兴旺,资本越来越多,他看准了做草纸能发财。于是,江向刘借20吊钱,辞退花匠,迁入岩上三石包安家落户,连续三代,从一个纸槽,増到八个纸槽、买地方收租一百二十石。

可是,纸槽户发财,舀纸匠悲惨。他们不分暑寒之日,起早摸黑,站着干活。乐登乡李守先(外号李大汉),在垇田办八个纸槽,请舀纸匠、种田的长年在家庭做饭打杂佣人等二三十人。他对工人刻薄,生产上发盏油灯,就是叫你从天亮干到天黑,真是做到油干灯草烬下槽,并且以拉壮丁来威胁,经济上找漏眼扣工钱,生活上给一个碗一双筷,吃饭时,李大汉蹲在甑旁监视,谁吃饭多,干活不卖力,就要算账放人(这种人是做不成大事)。旧社会舀纸匠说:“跑槽不收手,后来要讨口,槽棒拄起走,篙背当棺材,死在岩腔头”的悲惨下场。

新中国成立后,草纸业仍然在一段时间在当地经济中一定占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进步,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原来用草纸的习惯,已经完全没有了,进入2000以后,估计想买也不容易,市场基本萎缩,加上科技进步,人工比不过机器,并且要保护环境,也使得这一产业,渐渐成为历史。不过我觉得仍然有必要了解这段往事,从过去到现在,每一次进步,总会带来很多改变。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曾经的模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