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强悍的满洲八旗军队是如何养成的?

满洲八旗制度系后金政权创立者努尔哈赤基于女真管理制度——牛录制而创设的集军事、政治、经济三体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征服三大女真、创建后金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在原本满洲四旗的基础上正式创建了八旗军队,定员、定制。次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政权。从后金政权到大清王朝,从征服关外到定都北京,一统中原,满洲八旗仅仅十多万兵力,使用着当时并不先进的武器,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创举。

清太祖 努尔哈赤

那么,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军队到底为什么那么牛?面对制度成熟、武器精良的明朝军队;面对人数众多、战斗力强悍的大顺军队;甚至面对久经沙场、嗜血如命的“三藩”军队都能一一荡平取胜,根本原因何在?今天,让我们聊一聊满洲八旗军队!

01 制度本身的先进性

努尔哈赤对八旗军队的创设,是建立在女真族原始的“牛录制度”之上,这让满洲八旗军队的首领们能够更容易控制和领导军队。

远在关外的女真部落,属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自古便民风彪悍、精于骑射,最初的部落首领们为了便于管理,便采取了类似于现在军队组成的管理制度。等到努尔哈赤时期,他将八旗军队的内部等级和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满洲族(女真族)人全部按照旗属分配,闲时生产、战时从政,逐步将八旗军队制度形成民兵合一的基本制度。在当时,满洲每一旗都相当于了一个小型国家,由其最高领导人固山额真率领,也被称为旗主

最初阶段,努尔哈赤为了平衡各旗实力,实行有效统一的管理,便严格规定了每旗的生产、军队人数,当时的八旗每旗7500人左右,各旗之间不相上下,互不统属,八旗旗主共同效命和忠诚于努尔哈赤。在如此严密的分级管理制度下,努尔哈赤只需要掌控各旗旗主,就基本可以掌握国家大权和军队权力。为了显示后金大汗的特殊性,努尔哈赤亲自掌管两黄旗、次子代善掌管两红旗、五子莽古尔泰掌管正蓝旗、八子皇太极掌管镶白旗、长孙杜度掌管正白旗、之子阿敏掌管镶蓝旗。

在八旗旗主中,除了努尔哈赤亲自掌管的两黄旗,其余六旗全部由自己的子侄掌管,不允许任何外人哪怕是功臣爱将插手。努尔哈赤将原本混乱不堪、制度不明的牛录制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控制力强、节制严明、等级森严的八旗军队制度。众所周知,严明的制度和严密的掌控才是军队取胜的不二法宝,努尔哈赤对八旗军队制度的规定实现了这个根本要求。

八旗旗帜和战将铠甲

02 八旗军人的超前战法和超强军事素养

努尔哈赤创设八旗军队制度的时候,在满洲旗人自身优良作战习惯的前提下,分兵种、分任务、分等级的同时也依据满洲族人的性格习惯甚至研究了明朝军队的作战习惯而制定了一系列先进的作战战法。

狩猎出身的满洲八旗军队精于骑射,努尔哈赤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将八旗军队创设成为一支骑兵为主、其余兵种为辅的军队。骑兵在古代战场的明显优势,已经被数十个朝代所证明,努尔哈赤在此基础上将骑兵分为三等:长甲军,也就是后来的前锋军;短甲军,也就是后来的骁骑军;巴牙喇,也就是后来的近卫护军。长甲军,短兵相接时,前锋军身处啊坚实护甲,手持长矛大刀,冲锋在前。短甲军,身穿轻便甲衣,利用射箭的优势,远距离进攻。巴牙喇,也就是跟随在努尔哈赤身边相机行事的精锐部队,根据战场具体情况和变化态势,随时做出调整和发出攻击。“近、远、后备精锐”,八旗军队利用自己优点和骑兵优势,逐渐成为一支兵种齐全、战法先进的常胜军。

满洲八旗军队战斗阵列

既然是骑兵为主,那么满洲军队对于将士的骑术要求肯定会有一个特别高的要求。首选,作为狩猎民族,满洲人原本就以养马为生并以养马起家,满洲养马业的兴盛是满洲八旗骑兵的坚实保障。另外,满洲人爱马,将其当成自己的兄弟、战友,战场上,和自己自幼相伴的马匹共同作战,其操作熟练程度和运用技巧乃至马背上的进军、作战技能的发挥都具有十分关键的积极影响。

射箭技能出众是满洲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满洲人最初为了生存,自幼便会被强迫学习射箭技艺。等到了努尔哈赤时代,为了军队的扩充和战场需要,更是必须具备优良的射箭技能。血管里流淌着射箭天分的满族人,将射箭作为评价一个人武功的基本条件,这使得满洲军人个个都骑射出众,锐不可当。在古代冷兵器为主的战场上,能够远距离进攻的射箭兵种绝对能够主导战场态势。在辽阔的关外疆域内甚至关内平原地区,骑兵、箭卒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赢得战场主动,甚至决定战事胜败。

随着后金政权的逐步壮大和大清王朝的建立,皇太极需要扩充军队人数,但直到“锦州大战”的时候,皇太极倾全国之军队,才只有十几万兵力,但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生擒洪成寿、逼降祖大寿,偌大的关外区域被八旗军队荡平,只剩下一座孤城宁远。而后,在多尔衮的指挥下,虽然有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加入,但满洲八旗在挥师入关、平定中原的过程中毕竟起到了主导作用。面对强大明朝军队和大顺军队,仅用十几年时间便彻底平定,成就了大清王朝200多年的基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