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的暑假参观高峰来了!深扒国内顶级中学和大学的前世今生

暑假来了,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北京,肯定会去向往已久的国内最高学府北大、清华等高校参观、游学一番,那么,这些国内顶级高校背后的历史,你知道多少?来听听梁思成弟子、高晓松的母亲、建筑专家张克群讲述这些高校背后的历史和建筑特色。

1862 年(同治元年)在北京开办了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这是清朝办洋学堂的开端。1898 年百日维新期间建立了北京第一座新兴大学——京师大学堂。

1912 年,清朝没了,改民国了,京师大学堂的校名随之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一时间辅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40 余所大学纷纷成立,加上为配合传教而建立的一批教会学校,新学堂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500 多所。它们便是北京的高、中级教育机构的先驱。大多数学校的校舍都沿用了住宅或王府旧址,新建的不多,但都很有特色。

01 顺天中学(北京四中的鼻祖)

光绪皇帝还真是个革新派。虽然有老佛爷在旁边捣乱,虽然自己身体都快不行了,他还是坚持做了些好事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 年)六月,在他的授意下,顺天府(北京市政府)在废弃了的西什库天财库(简称后库)筹备建立新型中学。1907 年,顺天府命令所辖24 个县每县必须派两名学生来京读书。可见那会儿上新学的阻力多大,招生竟要靠摊派!

对比如今想上北京四中的人打破头的情景,真是令人捧腹。第二年(1908 年)总算凑了42 名新生,顺天中学正式开张,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的鼻祖。1909 年又招了31 名学生,1910 年39 名,1911 年8 月47 名。至此,学校具备了一个四年制中学的系统。9 月份一开学,因为已是民国了,学校改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

我之所以多费了些笔墨来说四中的历史,主要因为我儿子高晓松在这里从初一到高三整整念了六年书,令我对它的历史有点儿感兴趣。

校舍大部分都是中式建筑,记得当年(20 世纪80 年代)晓松还在大庙似的教室里念书呢。只有1915 年改建的校门是洋风的。这个校门你要不细看还以为是清华大学二校门呢,除了缺四根柱子,其余部分都差不多。可见这种式样是20 世纪初的时髦。

02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鲁迅中学前身)

光绪在位的最后一年(公元1908 年),御史黄瑞麟建议建立女子学校,他认为女子学校是"教育根本"。这位御史真是很有见地呀。皇帝准奏,于是在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今西单文化街)原斗公府旧址建校舍。1909 年建成。

校舍包括四座两层的西式楼房,建筑面积达4500 平方米。无论教学楼还是校门,设计得都挺考究。但它没有采用这一时期惯用的柱式,而是做了大量的砖壁柱。柱身有凹槽,柱头独创线脚。窗子用半圆拱券。

民国后,学校改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后又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支持女性教育,鲁迅先生曾在这里任教,因此现在这所学校名叫鲁迅中学

03 陆军贵胄学堂

这所名字挺特别的学堂建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行政上隶属兵部,是否专收干部子弟,不可得知。从名字上看,有这种可能。

陆军贵胄学堂的新地址在陆军衙署东院,即如今称为段执政府的院子里。因建陆军衙署时进料过多,工程都完了,也没人贪污,结果剩了一大堆水泥板条什么的。陆军部军需司提议再盖个房子,比如建个贵胄学校新址,上面准奏。1909 年新楼竣工,贵胄学校从煤渣胡同迁来。再不迁恐怕官二代们都要熏黑了。

这栋建筑的风格与陆军衙署完全一样,都是灰砖的清水墙,半圆拱券的廊子。不仔细看都不知道谁是谁。

04 京师大学堂

* 早期京师大学堂(1898—1911 年)

京师大学堂的校舍很复杂,这一年建一栋,另一年换个地方又建一栋。以至于不少地方都说自己是京师大学堂,你还真不能算人家是冒充。最早建京师大学堂的主意来自刑部左侍郎(司法部常务副部长)在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 年)上的折子,内容是建议设京师大学堂。不知为何这么好的建议被压了两年,可能是有人嫌司法部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吧。直到898 年,皇上才正式下令筹建此校,并派庆亲王等负责建造工程。庆亲王是个亲日派,让日本大使把他们国家的大学制度、课程设置乃至房屋图纸都拿来做了参考。

有了图纸离房子建成究竟还远点儿,办学的因为等不及,就先用地安门内马神庙和嘉公主的旧府邸为临时校舍。在这里修复了340 间房间,又新建了130 间,及时地开了学。后人称这些新建的西式小楼为"北大二院"。但学校正门是中式的一座垂花门。

1902 年,停停打打的京师大学堂并入了新鲜血液——同文馆。朝廷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张百熙还真负责任,先是建议办预科以招收更多的学生,后又亲自前往马神庙丈量房屋,认为现有的房子不够用。而周围的破旧民房可以由官方公平收买,用于增添校舍。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新开出的地面上建立西式的九开间两层的藏书楼和三开间的名为"西斋"的两层小楼一栋,人称"北大三院"。

1902 年8 月,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一套学制的章程,经政府批准执行,即《钦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公布的一套完整的学制。记住这个名字吧,张百熙,我国第一个新式学制的开拓者。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 年)10 月,京师大学堂再次准备扩建。朝廷特拨德胜门外旧练兵场的一块东西约1580 米、南北约1450 米的近似方形的大面积土地,用来建分校,史称"分科大学",由张锳绪等负责工程建设。张锳绪是天津人,1899 年东渡扶桑,学的是机械工程,可对建筑情有独钟,又捎带学了些建筑。1902 年回国,在一个金矿任总工,但这位东洋留学生照样还要在清朝讨个出身,要不然当不了官,无法向父母交代。1905 年考得进士,任了个商部主事。1910 年,他在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教授建筑,并著书《建筑新法》。这本书是第一部由国人撰写的介绍西方建筑的专著。

一组人在张公这个半吊子建筑师(那时专业建筑师还真没地方找去)的带领下,为分科大学校园做了分区规划、道路、给排水、围墙,建筑类型也做了详细的分类。如公共建筑都有哪些,什么学科需要什么附属房间,等等。然后,1909 年7 月请日本建筑师真水英夫和另外两名日本技师、十名中国技师参与设计工作。

1910 年场地三通一平。1911 年开始建经科和文科讲堂。它们都是两层的楼房,青色砖墙加少量红砖。砌筑极其讲究。屋架所用木料购自日本,电、水、暖气等设备由天津威廉洋行提供,想必也是进口货。按照朝廷的一揽子计划,本来要建经科、文科、工科、农科和医科以及相应的教学用房、学生教员宿舍、礼堂和图书馆等等,总预算达227万4000 两银子,可见工程量之大。

经科大讲堂的中央部分用了半圆券,三角山花等重点处理的手段,然而入口却在左面。估计中央部分是大讲堂,两翼是小教室。如今这里叫黄寺大院,也就是军队所有。

1910 年初,经科和文科教室竣工。3 月份开学。才过了不到一年,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款移作军费,大学遂无形停办"。1915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把已经建好的两处房子和地产卖给了陆军部办讲武堂,从此转为军用至今。

05 清华学校

清华园原名熙春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迄今已是300 多岁了。它经历了清代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等九个皇帝。它的主人里有三位皇帝,四位亲王,一位郡王和一位郡王衔的贝勒。咸丰年间,它更名为清华园并沿用到现在。这些主人的更替简直就是一部清代争储即位的斗争史,够写部电视剧的了。

1900 年(庚子年)清政府败在八国联军手下,被迫与各参战的八国和没参战只是凑热闹的另外三国订立条约并挨个儿"赔款"。美国得到了"庚子赔款"后,1908 年与清政府协议退还一部分钱,在北京建个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初时称"游美学务处",在东城的史家胡同落脚。但那里没有发展余地,后来大家共同看中了荒芜已久的清华园,1909 年动手在此营建新校舍,1911 年春第一批校舍建成并开学,学校名叫"清华学堂"。

老清华园由工字殿、宜春院和古月堂三组建筑构成。不用说,它们都是中式建筑。如今工字殿还在,只是"殿"字沾点儿宫廷味道,改成了"厅",一直是清华大学领导机关办公地点。古月堂仅余一座小院子,过去是女生宿舍,男生们戏称这里为"胡堂",大有认为女生是狐狸精的嫌疑。现为办公机构。

游美学务处接手清华园后,发现原有围墙全都倒了,决定先修围墙。围墙由长顺局等三个木器厂包工,并按合同如期在一个半月内完工。之后,便是建校门。原有两道校门,第一道早已无存,现在处于南半部住宅区和北半部教学区之间的是第二道门,大家都叫它二校门。在建校门的同时,修缮工字厅,建造一院大楼(后来的清华学堂的西半部)、二院、三院、北院和礼堂(即同方部)。因为用的是美国人的钱,清华园里的新建筑都是洋风的。

以上几组建筑由奥地利人菲氏(Emil Sigmund Fischer)开设的顺泰洋行建造。菲氏1894 年来华,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一战期间入了美国籍,1945 年死于日本集中营。

1911 年4 月29 日是宣统三年的四月初一,黄道吉日。游美肄业馆正式开学并改名"清华学堂"。以后每年的校庆日就定在了这一天。

二校门是当时很流行的式样——三开间的门洞,一大两小,大门洞两边用了双柱,清水砖墙有规律地砌出凹线。二、三院是青砖木构单层建筑,当中做穿过式入口。式样朴素简单,仅在入口处做一点柱子和女儿墙等处理。三院后已被拆,在原址上建了新图书馆(即第三期的图书馆)。

一院是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青砖,红瓦,法国"孟莎屋顶"。室内一码的木地板、木楼梯,工程质量极好。它破土动工时还是清朝的1909 年,1911 年4 月落成。房子建好后,校行政办公迁到了这里,同时它还被用作预科的高等科及后来的大学科的教室。二院为高等科教室,三院为中等科教室。同方部为早期的礼堂。新礼堂建成后,同方部改作俱乐部用。北院为教员宿舍。

我对"清华学堂"特有感情。在我做学生时,我们在这里上美术课,坐在门口画它的木楼梯,还在东半部的图书馆借书。那些徜徉在发散着纸张香气的时光曾令我最难忘。

清华的第二任校长周诒春,1907 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2 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秘书。同年调任清华学校副校长,后任校长,1918 年1 月去职。周诒春上任后不久便请来了当时在中国已打出一片天地的美国建筑师墨菲,来为清华园做整体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墨菲根据校方的要求,在一个校园内布置了两个学校:八年制留美预备学校和四年制的综合大学。

对不起,因为我是在清华长大的,不免想多唠叨几句,请见谅。说不定你看完了这段,也爱上了清华,然后,连自己带子孙后代都扎在这里也未可知。

留美预备学校在校园东部,基本上保持了1914 年以前清华学堂的规模。同时以新建的大礼堂为中心,布置预科的高等科的教学区,包括科学馆、向东扩建一院、拆除二院,周边布置教学楼等等。

按照墨菲的规划,新的大学区在校园西部,包括被八国联军烧毁的近春园和水磨村的一部分。1916 年,周诒春将此规划方案上报外交部,同时着手建造"四大建筑",即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由此可见,他的办学思想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因为墨菲忙别的去了,他聘请了本校校友庄俊来主持修建这四栋建筑。

庄俊1909 年进唐山交大,上了学才听说有个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悔不迭。第二年跳槽考了清华第二届预备班,没念两天就赴美留学去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后,于1914 年回国,并且回到母校担任驻校建筑师。在他的努力下,墨菲的规划中的第一部分,即留美预备学校部分基本得以实现。

1916 年一院向东扩展,成了今日所见的一栋两层的L 形建筑并更名为"清华学堂"。1916—1919 年建图书馆东馆、西区体育馆、科学馆,1920 年建成大礼堂。

这由墨菲设计的四大建筑均为洋风。主要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瓦等均为美国进口,耗资巨大。这个老墨为美国揽了多大一笔生意啊!四大建筑的共同特征是石板瓦坡屋顶,红砖墙身,圆拱窗,花岗石勒脚(即建筑物底层窗下的部分),花岗石台阶。这四大建筑的共同特征形成了清华园建筑的基调。以后盖的新建筑基本无出其右。

最漂亮的建筑是大礼堂。它是罗马式与希腊式混合的建筑,外观敦实,顶部浑圆。体育馆建于1916—1919 年,初建时称"罗斯福纪念馆",是典型的西洋古典式建筑。馆前有塔什干式的花岗岩柱廊,两侧红砖砌筑严谨。馆内有篮球场、80码悬空跑道。科学馆和图书馆严谨朴实,砖工细致,也不失为佳作。与此同时,学校还建成了供校长住的甲所,副校长住的乙所,秘书住的丙所,中国籍教员住的南院(今照澜院)、西院和工艺馆(今土木馆)。

1928 年清华改为"国立清华大学",设文、理、法、工四科。第一任校长罗家伦上任后,立即向校董事会提出了整顿和扩充校园的计划,停滞多年的校园建设终于又搞活了。

1930 年清华成立了建筑委员会,委托天津基泰工程公司承担建筑规划和设计。在这个事务所任职的清华大学1921 年的校友杨廷宝主持了规划和主要单体建筑的设计工作。他接建了图书馆的东馆,使之成为一栋L 形建筑。接建设计做得非但天衣无缝,而且三层高的主入口比以前的老楼突出而美观。

顺便提一句,1991 年由我的老师,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关肇邺先生主持设计的新馆,风格与前两期统一而又具有现代气息,它使图书馆更加光彩夺目且规模更加扩大了。

除此之外,杨廷宝先生还主持设计和建造了一批学生宿舍,包括静斋、新斋、明斋等。新斋为三层王字形平面。我刚进大学时住在新斋。也不知是谁的主意,每学期学生要换一次房间,弄得我至今做噩梦,老是梦见忘记了我的新宿舍在第几层的第几横道或竖道上的哪个房间,问谁谁不知道,只得在走廊里来回狂奔,找得焦头烂额。

-

END

文/张克群

配图/《北京古建筑物语》插图

推 荐 阅 读/

《北京古建筑物语》(套装三册)

世家出身的张克群眼中的老北京是怎样的?140处北京古建筑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千年古建筑背后有哪些人?那些事?且听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亲传弟子张克群为您解说。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