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大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俄罗斯人打了一场茶叶贸易战

张之洞,贵州兴义人,与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并称“晚晴中兴四大名臣”,1888年到1906年担任湖广总督,共计18年。他在湖北创办钢铁厂、兵工厂、办学校,成为湖北工业近代化的开端,也为日后武汉成为“东方芝加哥”打下了基础。

张之洞照片

由于湖广地区盛产茶叶,鲜为人知的是,张之洞在其任上还革新了“茶政”,推动了湖广地区茶叶的国际贸易。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中国对外贸易中很大中茶叶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出口换汇的重要商品。当时的茶叶对外运输起点有两个地方,一是广州,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茶叶海外贸易主要靠“广州十三行”一地;二是湖广地区的羊楼洞和湖南安化地区的黑茶,经过运输到今蒙古的恰克图,与俄罗斯进行茶叶的国际贸易。

羊楼洞青砖茶

“两湖地区”的茶叶国际贸易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以湖北赤壁市羊楼洞为例,这里的茶被晋商收购后,先是运输到新店镇,在这里通过长江水运到汉口,在汉口上岸后经湖北襄樊、老河口、河南赊店,在河南洛阳孟津渡口过黄河,然后到山西晋城、长治、晋中、祁县、太原、忻州、大同,此后,茶叶物流线路变为两支:一路“走东口”,到河北张家口市,往北继续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再销往内蒙古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山西雁门关

另一路“走西口”,经杀虎口(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到达呼和浩特,在这里换乘驼队之后,继续往北穿越漠北沙漠,经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最后到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恰克图在俄语中的意思就是“买卖茶叶的地方”。全程大约5000公里,这一路是水运和陆运的结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水陆联运”。俄罗斯客商在恰克图采购回茶叶之后,再一路西行,穿过乌拉尔山,到达俄罗斯和圣彼得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俄万里茶路”,通过茶叶,“晋商”群体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成就了一段商业传奇。

茶叶改变了俄罗斯人的饮食结构,由于俄罗斯冬季漫长,缺乏蔬菜和水果,来自中国的黑茶就成为了他们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俄罗斯商人也通过这条贸易之路获利甚巨,就连沙皇的侄儿也在从事中俄茶叶贸易,俄罗斯西伯利亚总督曾经说:俄罗斯需要中国丝织品的时代已经慢慢远去,剩下的全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恰克图开通茶叶贸易的第一年,中俄茶叶的交易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五千箱,清朝政府通过茶叶贸易收获的各项税收也成了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

鸦片战争中的英国军舰

这样互惠互利的茶叶贸易大约进行了100多年,随着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慢慢被打开,茶叶之路逐渐被俄国商人所控制。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汉口等地开始设立租界,俄国商人取得了在汉口经营茶叶贸易的特权,这些商人开始引进机器制茶的手段,茶叶产量迅速提高,俄国商人开始直接从湖北加工茶叶,在雇佣中国的劳力进行运输,一时间,这条国际贸易大通道上的利润被瓜分大半。另外,由于茶叶树种的外流,英国控制下的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茶叶也迅速崛起,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销量逐年提高。到了张之洞主政湖南和湖北的时候,产自安化和羊楼洞的黑茶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张之洞决定和俄罗斯人打一场贸易战。

张之洞曾经总结:外种茶渐多,销流渐广,我茶出口年少一年,若不早整顿,则必如他事终落之后。原有大利,尽为外人夺去。于是,张之洞采取以下措施,挽救日益可危的茶叶贸易:

(1)、为了提高砖茶产量和降低价格,张之洞提倡机器制茶;

(2)、优选高产质优的茶苗,推广种植,并更新种茶技术,提高鲜叶原料质量,

(3)成立湖北农务局,聘请美国农业技术专家,用西方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指导茶叶种植;

(4)、各地应根据天时采茶宜早,制茶宜天晴;

(5)、杜绝用陈茶和变质茶,提高茶叶质量;

(6)、提高茶叶成品的质量标准化,重量统一,杜绝缺斤短两;

(7)、在库存、运输途中加强管理,防止因淋雨和受潮导致的茶叶质量降低。

(8)、保护种茶茶农的利益,打击茶贩收茶过程中对茶农缺斤短两的现象,设立市场指导价格,打击茶贩恶意压价。

在张之洞的努力下,湖北和湖南茶叶的产量、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到他任期的末端,两湖的茶叶产值已经达到白银1000万两,为两湖茶农带来了福利,也为清王朝提供了大量的税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