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军史:清十二帝风云

清太祖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太宗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建元天聪、崇德。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葬于盛京清昭陵,谥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清世祖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即位,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大清定鼎中原,建元顺治。

顺治年间,属清朝早期,清朝对汉民族的统治矛盾比较尖锐,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庙号世祖,葬北京清孝陵,谥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清圣祖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建元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葬于北京清景陵,谥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清世宗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0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61年(1722年)11月13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建元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等。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葬清西陵之泰陵,谥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清高宗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建元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乾隆帝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乾隆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文字狱之风比康熙、雍正时期更加严酷。 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享年89岁。庙号高宗,葬于清东陵之裕陵,谥曰: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清仁宗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建元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嘉庆帝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嘉庆帝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佳。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 嘉庆帝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葬于清西陵之昌陵,谥曰: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清宣宗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道光帝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理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庙号宣宗,葬于清西陵之慕陵,谥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清文宗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建元咸丰。

咸丰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庙号文宗,葬于定陵,谥曰: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清穆宗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建元同治。1861年—1875年在位,在位13年。

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剿灭了西、东捻的作乱。并且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5年)1月12日崩于养心殿,庙号穆宗,葬于清东陵之惠陵,谥曰: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清德宗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建元光绪。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帝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光绪帝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清西陵之崇陵,谥曰: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清逊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建元宣统。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随之结束。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如果喜欢请关注@鹰扬纵横,更多精美图文等着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