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帝有难言之隐,雍正帝最终能成功即位得益于此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过多年的努力,干掉了一个个竞争者,最终夺得了皇位。从老四胤禛的角度出发,确实历经万难,夺嫡之路可谓艰辛。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从康熙帝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康熙帝根本就没得选,全剧的隐藏线索注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隐藏主线: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注定老四胤禛会胜出!

一、

我们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剧的重点线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从一个皇子,到郡王,再到亲王,最后到皇上的晋级之路。整个路程充满着勾心斗角,你死我活,打败了一个个对手,最终站到了金字塔顶尖,却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讲给后人听……

但实际上,《雍正王朝》并不是宫斗剧,也不是全部讲的权谋,它的真正主线却跟钱有关:

开篇一开始康熙帝为什么忧愁啊,为什么把底下的众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烨把国事交给太子……还有你们这些阿哥们协同办理,现在弄成这个样子,我们还谁都不知道!胤礽,你怎么说?”

康熙帝所谓的弄成这个样子,是指什么样子?

就是老八胤禩说的那个样子:

“儿臣认为,当务之急无非是钱粮两项……”

这就是全剧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辉煌的康熙帝国,实际上已经千疮百孔,问题重重。国库没钱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到南方闹灾了,康熙帝才猛然发现,原来太子胤礽监国这么多年,国库都给掏空了。

于是整个剧情都是围绕着国库没钱展开的,这就是全剧的隐藏主线,记住哦,这不是支线,是主线!

由于出了这个问题,康熙帝才醒过味来,一开局的朝堂之上,就对底下的皇子进行了一波考验,这场考验的结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问三不知,只是机械的讲要赈灾,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问怎么赈灾,怎么修河堤时,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皇阿玛英明睿断,自有主张!”

把锅甩给了皇帝,让康熙帝很是郁闷,转而问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马屁,又提出了解决方案:

“第一,应该立即降旨灾区临近省份,命他们即刻调粮运往灾区,第二,立刻降旨户部,从国库拨出银两抢修河工。”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来了,但是并没有实事求是,因为实际情况是临近省份已经无粮可调,而且国库根本没钱!此时有一个细节描写,由于当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湿的,其他皇子都是干的,也表明实干家跟空想家的区别。

随后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当的方案,先是马上拨出仅有的银两在直隶一代买粮运往灾区,并且派出钦差到南方筹款赈灾,修河堤。

康熙帝随后自言自语道:

“灾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灾祸!”

说完这句话,他把头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几秒,看得出,他对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剧就定了基调,那就是国库没钱,而且人事不修,后面所有事件的发生,皆由这两件事而起。

我们先说国库没钱:

治国其实跟养家在某种程度是没有区别的,不管是治国还是养家,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而决定钱多钱少的因素无外乎两种途径,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

康熙帝当权时期,税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此时各地闹灾,康熙帝又比较“仁爱”,更不可能提高税收,那么开源这条路暂时行不通。那么从节流入手,不难发现,国库的银两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员借走了?

用邬思道的话讲,借钱的人分为三类:

一类是不得已而借之,一类是居功自傲而借之,还有一类是贪得无厌而借之。

其实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挡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对手也着实强大,不要以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军奋战,其实康熙帝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

魏东亭为什么会自杀?难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钱花到哪里了吗?

他当然知道,但是魏东亭这个拦路虎不除,后面追缴欠款根本无法进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没有想到魏东亭真的会自杀,于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还款。由此,邬思道分析的第二类人,败下阵来,此时拦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亲国戚了……

康熙帝不适时宜的叫来太子胤礽,让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为是管老四胤禛,其实是让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对,你说说嘛。”

结果太子胤礽误会了康熙帝,他给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缴纳,就因为太子胤礽的行为,让整个追缴工作功亏一篑,气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这就是我大清将来的皇帝吗?”

三、

也正是由于国库没钱,康熙帝对钱看得很重,甚至都默许了太子胤礽买官卖官,但是从内心来讲,他是鄙视太子的。

因为要还户部欠款,太子胤礽的手下背着他收了任季安的银子,这就是掀起朝政动荡的张五哥“刑部冤案”事件。

后来的事情就是一件套一件,一步步走向了康熙帝所不希望看到的境地,这里面又涉及到“人事不修”的因素,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国库没钱。

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既然节流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从开源入手呗?

老四胤禛之所以赈灾成功,就是因为从盐商手里“勒索”到了钱,但凡国库没钱,要想开源,也就只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在《雍正王朝》中都有体现,但是不太明显,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就相当明显了:

分别是掠之于民,掠之于商,掠之于官!

《雍正王朝》里,民穷,无法掠,先是老四胤禛对盐商入手,后来开始从官员入手,等到了雍正帝即位后,连读书人和旗人都不放过,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没钱的困境。

康熙帝说的很清楚:

“从盐商身上弄那么一点,一次可以,两次行吗?黄河、淮河今年治了,明年又决……治国的根本不在于此!”

由此,老四胤禛跟康熙帝有一段深刻的对话,这段对话就是后来雍正帝即位后推行的三大改革有关,尤其是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就涉及到康熙朝的税收政策了,按照剧中的说法,改革前税收主要是人头税,所谓的人头税,就是按照人头收税。这种税收一开始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随着国家稳定,贫富差距拉开,这种税收的弊端就逐渐显现,举个例子:

我们大家每次看公布的平均工资,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不乏有人会这样留言:

“我何止是拖了大家的后腿啊,简直连脚后跟都碰不到……”

那么如果大家交税都是一样的,贫困山区的人怎么活?不能活那就只能卖儿卖女,卖地,而有实力买地的人都是有钱人,而且很多是士绅阶层,还不用交税。

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还不断的吞并土地,不交税的也越来越多,国库当然没钱啦!

四、

所以,在追缴户部欠款之前,老四胤禛就跟康熙帝分析过税收的利弊:

“这样一来,土地年年兼并,贫富日益不均,而国家的税收确是年年减少!”

难道康熙帝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当时他就一拍大腿回复了老四胤禛:

“你能看到这个弊端,说明你肯用心思,其实朕何尝不清楚!”

只是几次想丈量土地,结果报上来的都是假数据,京城的官员不借钱的反成了另类,由此老四胤禛才推出了“孤臣”一词,这时候他们两个把重点都放在了“臣”字上。

其实并不是康熙帝推行不下去,而是不愿,康熙帝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名声,包括后来废太子,也是不止一次的问周边的人:

“如果朕再次废了太子,那么千秋万代之后,史书会怎么评述?”

而推动这项改革,触犯的就是当年更康熙帝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的人,寒了这群人的心,与康熙帝的“仁德”不符,这也是他能德高望重,统治稳固的根基所在,动了这个根基,朝政不稳。

但是,康熙帝心中也十分明白,朝廷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更大的灾难,就像当初南方赈灾一样,如果赈灾不利,数十万灾民瞬间就能变成数十万义民,到时候洪水淹的就不是黄河两岸了,而是紫禁城!

而自己底下的这些皇子,哪个能继承遗愿,大力推行改革呢?

老大自不必说,实在是愚蠢的像个猪,竟然说出替父杀弟的话来,对待自己的亲弟弟尚且如此,还指望他能很好的对待百姓?老二太子也不行,虽然自己一遍遍给予机会,可是每次都让自己失望,既不得民心,又不能笼络百官,缺乏壮士扼腕的精神,是不可能推行的好新政的;老三更不行,他本身就是读书人的代表,他的支持基础也是读书人,以后要革这类人的命,根基必然不稳;老八则走的精英路线,上台依靠的也是这批人,以后改革也是需要这批人,动不了这批人,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康熙帝说的很对:

“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可他处处学的不像,朕是以宽仁治国,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对下面已经放纵过度,他却比朕还要放纵!”

所以遍观众多皇子,真正有魄力,有毅力改革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四胤禛:

老四胤禛号称“冷面王”,谁的面子都不给,前期江南赈灾得罪一部分人,追缴户部欠款又得罪一部分人,且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孤臣”,“孤臣”到“孤君”也就是一个身份转换。

而他能推动改革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军权牢牢握在手中,后来他成立军机处,也是为了加强军权控制。正是由于他的性格使然,恶人还需“恶人”治,就像主题曲唱的那样: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所以,雍正帝上位,就是为了弥补康熙帝的过错的,而康熙帝也确实有难言之隐,在他驾崩前就说了:

“朕相信,你一定能刷新吏治,匡补朕的过失!”

后来雍正帝确实是励精图治,拼命推动改革,虽然操之过急,不过也确实没办法,也正是他的呕心沥血,这才延续了大清的寿命,给乾隆帝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当然,由于推动改革过程中得罪了读书人,这才留下了滚滚骂名,毕竟得到实惠的老百姓,大都不会写字啊,而且没有话语权,雍正帝也确实委屈!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