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之间的子孙过继

清王朝皇帝世系是一脉相承,皇帝之外的皇族们也是希望能够一直传承下去。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嗣,身为族长的皇帝不忍其绝户,所以皇族之间子孙过继是很常见的事情。小编为您盘点一些重要的过继关系。

因无嗣而配享太庙

清朝建国后仿汉文化设太庙供奉先祖,此外还有皇族和功臣被配享太庙。最早配享太庙的是努尔哈赤的三个叔伯礼敦、界堪、额尔衮和努尔哈赤之弟雅尔哈齐。他们四人都是因死后无子嗣,之后的皇帝们考虑到这些人辈分较高,却没有子孙香火工风格实在可惜,因此将这几位放入太庙配殿,供后世子孙朝拜供奉。

太庙

多铎子多尔博过继多尔衮为嗣

多尔衮是清太祖第十四子,在清朝前期立下显著战功,被恩封为睿亲王并加以世袭罔替的待遇。多尔衮在顺治年间去世,因无子顺治帝特命其同母弟多铎之子多尔博过继为嗣,承袭睿亲王爵位。之后顺治帝追究多尔衮罪状,多尔博被夺爵归宗回多铎本宗。到乾隆年间,乾隆帝为多尔衮翻案,多尔博也重新追封睿亲王名号。

多尔衮

允禄承继庄亲王爵位

皇太极第五子世袭王爷庄亲王硕塞的儿子博果铎(第二代庄亲王)去世,本有硕塞的小宗子嗣可以承继,但雍正帝却命自己的十五弟允禄承继庄亲王爵位。这不合常理的承继安排体现雍正帝对军功王爷权力的削弱。

雍正帝子弘时过继给允禩为嗣

弘时是雍正帝的第三子,雍正一直都看不惯这个孩子,在其青少年时期就将其过继给自己的政敌允禩为嗣子,彻底断绝他争夺嫡位的想法。雍正帝在之后清算允禩允禟一党时将弘时也算进去,虽然没有直接赐死,但弘时自己因此郁郁寡欢而后去世,年仅二十四岁。

雍正帝第三子弘时

永瑆曾孙载中过继奕纬为嗣

奕纬是道光帝长子,三十多岁时被恨铁不成钢的父亲道光帝踢死,死的时候没有子嗣。等咸丰帝登基后,不忍大哥这一支绝户,于是过继乾隆十一子永瑆曾孙载中为奕纬嗣子,并将载中改名为近支宗室才使用的“氵”偏旁的载治,并恩封为贝勒。在同治帝死后无子的情况下,有人提出过继载治的儿子溥侃或溥伦为新皇帝,但最终未果。

道光子孙过继给弟弟们为嗣

道光帝是嘉庆帝第二子,下面有三弟惇亲王绵恺、四弟瑞亲王绵忻和五弟绵愉。绵恺的独子在五岁去世,道光帝将自己的第五子奕誴过继给三弟绵恺为嗣,奕誴也被恩封为惇亲王。之后道光四弟瑞亲王绵忻之子瑞郡王奕志去世,身后无子嗣,咸丰帝将奕誴次子载漪过继过去,封为贝勒。之后的慈禧恩封载漪为郡王,因书写错误变为端郡王。在戊戌变法后慈禧本想废光绪帝,立“大阿哥”载漪之子溥俊为新君,因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而未果。

庚子之变后,载漪溥俊父子被联军判定为“祸首”被革职查办发配新疆。载漪溥俊等也被夺爵重回惇亲王位下。之后慈禧将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的第五子载洵过继到瑞郡王奕志为嗣。

奕譞子孙过继咸丰为嗣

同治皇帝十九岁驾崩,身后无子嗣,又因其是咸丰帝独子,所以没有亲兄弟和亲侄。按照父死子承的传统,皇帝没有儿子只能过继同族相近的儿子为嗣。可选择的只有同治帝大伯奕纬的两个孙子溥伦和溥侃,可他们的父亲是过继给奕纬的,血统较远,所以不太合适。由于想继续垂帘听政慈禧决定过继醇亲王奕譞次子载湉为新君,是为光绪皇帝。按照说法,载湉继承的是咸丰的皇位,不是兄终弟及,总之还是过继。

光绪帝

光绪死后又是无子嗣,这时候慈禧指定光绪帝的亲侄子,也就是光绪弟弟载沣的儿子溥仪承继大统。这次的过继行为是溥仪同时继承了同治和光绪的皇位。

总结

在王朝的前期清朝和多数王朝一样,皇子皇孙们相对来说文武双全,可以堪当大任,到王朝的中后期,皇子皇孙们疏于学业、不学无术,对朝政大事缺少正确的处理能力,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只有把皇子皇孙教育的好才算是正道,否则单纯的过继是延续不了王朝命运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