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神,他一个名字就能挡十万敌军,你可听说过他的名字?

大唐战神,他一个名字就能挡十万敌军,你可听说过他的名字?

薛仁贵(614-683),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是南北朝时期悍将薛安都的后代,出身于河东薛氏。但到他这一代时,家族已经没落。

他天生力大无穷,但一直郁郁不得志,于是在妻子的建议下,报名参了军。645年,在出兵高句丽的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危难之际,无人敢救,只见小兵薛仁贵单枪匹马冲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的人头,救出刘君邛。

没过几个月,薛仁贵又手持方天画戟,冲杀于敌军阵中,帮唐军取得了胜利。恰巧这次唐太宗在观战,他的勇猛都被皇帝收入眼底。战后论功行赏,唐太宗开心地对薛仁贵说:“这次打仗,就算得到辽东也不是我高兴的,最高兴的是能得到你这样的人才!”

不过,薛仁贵的传奇经历才刚开始。662年,唐军与回统军队在天山(今蒙古杭爱山)交战。十多名回吃大将上前挑战,薛仁贵连发3痛,了3人。回绕军立马人心大乱,13万大军向薛仁贵下跪投降。这事当时在民间还被编成了歌谣:“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除了卓越的军事能力,薛仁贵的政治才能也很显著。征服高句丽后,薛仁贵奉命留守平壤,建设平壤新城。卸下盔甲,他立即投身于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中。史书上说他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治理盗贼,提拔任用当地人才,表彰奖励品德高尚的百姓。一时间,高句丽政举民安,人们生活重归平静。但随后他的人生就走向低谷。

670年,唐军和吐蕃交战,虽然薛仁贵做好了战略部署,但他的副将不听命令,擅自行动,破坏全盘大计,导致唐军失败。薛仁贵一人承担了所有的责任,被贬为平民。后来又经过几次召回、被贬,直到69岁高龄,他的威名还足以让突厥人胆寒。一千多年后,薛仁贵的传奇经历和故事,还在不断地被演绎、流传,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评书《薛仁贵征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