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阳明被称为明清第一牛人?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

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

击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后,

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

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

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

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1917年,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

车中闷坐无聊,“深思看阳明格言”,

突有所悟,全身一震,

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

“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

蒋中正之字号,正是“介石”。

王阳明何许人也,为何让众多豪雄敬佩不已?

1472年,一个叫王云的孩子,

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

王云很聪明,但有一毛病,

到了四岁还不会开口说话。

五岁那年,王云与一群孩童在外玩耍时,

碰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

他摸摸王云的头,叹息道: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孩童们将此事告诉了王云的父亲王华。

王华一琢磨,将“王云”之名改为“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

所以,大家也叫他“王阳明”。

说来真是神奇,名字一改,

王阳明不久就会开口说话了。

王华遂开始教他读书认字。

王阳明12岁那年,一次课堂上,

王阳明一本正经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

先生回答:“像你爹一样,读书登第是也。”

王阳明道:“恐怕未必是读书登第。”

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做圣贤!”

王华闻之此事,拍桌而起:“狂妄之极。”

15岁那年,

父亲带着他去了一趟关外,

让其领略辽阔的草原和大漠。

没想到一回来,

王阳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几天后,他拿着奏疏找到父亲:

“我已写好平安策,请转交皇上,我愿出关,讨平鞑靼!”

王华把奏疏一扔:“无知之极,狂妄之极。”

21岁那年,读完朱熹之著作后,

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两人坐在院子一棵翠竹下,

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

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

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

格了三天三夜,朋友砰一声晕倒了。

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砰一声晕倒了。

苏醒之后,王阳明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让王阳明开始怀疑朱熹之学。

一天,他游览杭州虎跑寺时,

看见一位僧人正在打坐,

据说其已不视不言三年。

王阳明绕着和尚走了几圈,

冷不防一声大喝:“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不知是禅机还是什么触动了和尚,

他竟然睁眼“啊呀”了一声。

王阳明盯着他:“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答:“还有老母。”

王阳明问:“想念她吗?”

和尚没有即刻回答,良久之后,

才满脸羞愧地说:“怎能不想啊!”

这句回答,让王阳明陷入沉思。

朱熹把世界分成两块,

一块叫“理”,一块叫“欲”。

他认为“理”存于万物中,

但“理”有一大敌,那就是“欲”。

所以“存天理”,就必须“去人欲”。

经历此事后,王阳明意识到:人之欲望,永远屹立于天地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泯灭。

朱圣人之学说不符合人性。

这件事对王阳明打击甚大,

其做圣贤的理想就此破灭。

从此,他开始沉迷于五件事:

“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事。”

1508年的一天深夜,

一声大笑破空而出,

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

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

也就是,

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

这一本心实际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

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如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

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

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的心中,

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

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

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

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这门学问,后成为无数豪杰的指明灯,

也使王阳明之名超越所有帝王,

与孔孟朱并列,而永垂不朽。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

困扰他20年的苦闷迎刃而解,

其之心境也顿时豁然开朗,

种菜之余,王阳明便开始授课,

因俗化导,为民众讲解其心学。

心学境界阔大又很接地气,

所以四方民众及学子常来听学,

王阳明之声名便不胫而走,

很快,朝廷上下就无人不知王阳明了。

1516年,王阳明当上了三品大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这四省交界的山区,

盛产一种特产——土匪。

山民暴乱,占山为王,

拟官僭号,攻城掠地,

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

上任后,王阳明并没仓促出兵,

而是推出了三大举措。

第一:“八府一州”立刻分析以往剿匪战例,摸清山贼详情。

这一分析,他发现一个惊人巧合:

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遭遇伏击。

王阳明由此断定:官民之中,必有内贼。

第二:“八府一州”挑选骁勇之人担任民兵,日夜操练。

“强化剿匪的武装力量。”

第三:推行“十家牌法”。

“每十户人家编为一牌,互相监督,知贼情而不报,将被治罪。”

三策一推,王阳明就准备出手了。

一天,王阳明发布消息:

“各军营做好准备,明日将出兵剿匪。”

第二天,大家束装而待,

可是等到天黑也不见命令下来。

原来,这是王阳明设下的计谋,

佯装剿匪,让内贼去通风报信。

官兵与群众中的内贼纷纷上当,

被王阳明秘密逮捕。

于是,在内贼为土匪谎报军情之下,

王阳明发起了“漳南战役”“横水桶冈战役”“浰头战役”等平乱战争。

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

竟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确保一方长治久安,

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

于是王阳明一边剿匪,

一边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

所巡抚之地,民风遂焕然一新。

在剿匪与讲学中,王阳明意识到:

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

于是,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物理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

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其实很简单,就是说:

你明白了一个道理,

就应该去付诸实践。

明白一个道理后不行动不实践,

那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

实践若符合这个道理,那“知”才算真知。

实践若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理论,

后来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

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

就是强调要内圣外王,

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最终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1521年,武宗皇帝病逝,

无嗣,立从弟为帝,是为世宗。

世宗即位后,追录平叛之功,

遂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

王阳明不赴,欲告假省亲。

但世宗皇帝不许他推辞。

朋友问王阳明:为何推辞皇上赏赐?

王阳明说了这么一段话:

“埋没别人善举,

偷占部下功劳,

忘掉自己耻辱,

这是造成灾祸的重大原因。

我不接受赏赐,是为了避祸。”

其实,王阳明还有另一目的,

“传授心学,才是我一生之宏愿。”

1522年,王阳明父亲王华逝世,

王阳明遂借机回老家服丧,

开始在绍兴、余姚两地讲授心学。

讲学期间,在“知行合一”基础上,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理论。

阳明心学之理论体系就此完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

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

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

即所谓的“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

“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

“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世界虽然纷繁复杂,

但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致良知的前提下,

去知行合一地实践,

那么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

六年里,王阳明专注于讲学授徒,

其心学理论很快风行整个东亚,

四方求学者云集响应,

其势如旋风,震动朝野。

1528年,王阳明身体急剧恶化,

咳痢之疾(肺痨)日益加剧。

自知时日不多,他立即上书辞官返乡。

1528年11月29日,

王阳明从一个美梦中醒来,

王阳明问:“到南康还有多远?”

周积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

王阳明说:“恐怕来不及了。”

周积赶紧替他更换了衣冠,

然后流着泪问:“先生有何遗言?”

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

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体制,

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

唯有此心光明了,

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学习阳明心法,逆袭人生


琳琅智库

让大咖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