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本跪了!!唐朝长安城是如何做到垃圾不落地的?

01

盛世唐朝,这个中华民族发展的极盛期,让多少中华儿女都为之魂牵梦萦。

直到今天,居住在东边的岛国人民对唐朝的崇拜度,依旧和一千三百多年前一样,丝毫不减。

早在东汉,日本就已经向天朝称臣了,当时的遣汉使还是披着脏脏的麻袋儿片子,给皇帝朝贡绿竹筒、生鱼干儿。中国皇帝自然都笑纳了,并且给这邻居取了个人畜无害的名字——倭奴国。

到了隋唐,岛国人民的生活虽然有改善,但依旧是中国的小跟班儿,几乎年年都有遣唐使勒紧了裤腰带跑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化、技艺、政治、文字、生活方式等等。

02

那么,日本人有没有学以致用呢?

有到过日本的朋友会发现,日本很多街道不设垃圾桶,却依旧是变态级的干净。原来日本民众在出门的时候,几乎都会自带一个袋子,用于收纳垃圾,带回家后分类处理。这个习惯你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也是当年岛国人民从唐朝学来的。

《新唐书》中有关于服装形制的记载,唐人常配有一种叫蹀躞(dié xiè)七事的腰带,上面挂着七种不同用处的物件,哪七种?分别为: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这个哕厥(yuě jué),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袋。

随身带个垃圾袋就能讲环保吗?

且看《唐律》是怎么说的:“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可以看出,在唐朝乱丢垃圾是要挨板子的,连辩解机会都没有,监督者如果监管不力,也会受牵连。

在严刑峻法下,加上腰间挂个垃圾袋讲环保已经成了当时时尚主流,唐朝人就养成了习惯,出门的时候,吃个桃,完事不乱吐核儿,而是装腰间的袋子里。剥完个橘子,皮从来不乱丢,别让老人小孩儿踩着摔了,也是装袋里,拿回家统一处理。

03

您能想象当时大唐城市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吗?

就拿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来说吧,住着超过100万的人口。据考古学家复原,长安城中最大的中心大道叫朱雀街,竟有150米宽!按现在3米一车道宽算,就是双向50车道!比现在任何一条大道都要宽阔。街道铺以青石砖,两侧有碧瓦飞甍,琼楼玉宇,设排水沟,种茂密植被,一副国际化大都市的景象。

更让日本遣唐使跪服的是,人潮涌动的大街上,竟然没有一个垃圾!每个人都很自律,环保意识特别强,随手把垃圾放进腰里的小袋里!

而当时的岛国人民,多数还处于未开化状态,能填饱肚子就不错啦,看到这幅景象,能不使他们敬畏吗?

04

不仅如此,唐朝时期的人们对城市水污、粪污的处理和城市绿化等环保工作也处于世界前列。

据考古发掘,长安城中有大量的渗井,就是排污用的。城内的街道和住房布局工整,街道两边种满柳树和国槐,绿化程度极高。因此唐朝长安城内鲜有传染疾病爆发,PM2.5天天达标,人民幸福指数爆棚。

时光流转,王朝更迭,昔日盛唐的景象已然不见。而唐人的城市环境保护意识、绿化意识和提升生活质量这个生活理念没有磨灭。我们的邻居日本做到了很好的传承,一直保留到今天。

而曾经授人先学的我们,是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呢?今天,您是否随身带了袋子?

本文转载自:固废观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