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尔岱玉矿:清朝御用玉饰大多从此矿出!

密尔岱山地处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棋盘河源头,在历史上被称为玉山,是新疆和田产新疆和田玉的四大名矿之一。密尔岱玉矿用自己的前世今生,叙写着一段又一段传奇故事。

历史悠久 “米大人”传说

关于密尔岱山名称的由来,当地有个传说:

最早的密尔岱山本是一座无名山,古时候有一个姓米的官员,百姓称其为“米大人”,他曾经带着300名百姓,历尽千辛万苦在这里采玉三年。

他教人们怎样看矿脉走向,怎样开采,怎样相玉,因此德高望重。有一次他骑着骆驼过河,正巧遇到洪水下泄,不幸遇难!

人们见此情景纷纷哭喊道“米大人!米大人......!”从此,这个玉山就叫“米达依山”了,这里居住的人就叫“米达依”,后来,经过长期的语音转译逐渐变成“密尔岱山”。

密尔岱山作为一座玉山,本身就是玉石文化里的一个传奇。历代研究玉石文化的学者在玉石文化研究中都把密尔岱山称作历史最为悠久、最大的玉矿。

据清代洪吉亮考证:《山海经》所指的钟山,应该是密尔岱山和于阗南山地区。按此说法,密尔岱山应该是最早的玉山了!

密尔岱山产玉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据《汉书》记载:“子和土地出玉”。《后汉书》载:“子合国,居呼犍谷,去疏勒千里。”

那么,子合国又在哪里呢?《唐书.西域传》载:“朱俱波一名棋盘,汉子合国也,在于阗西千里,葱岭北三百里”。清代《新疆图志》说叶城县南部库克雅尔(今天的柯克亚)一带山区为汉代子合国所属。《汉西域图考》说:“今之叶尔羌有铁山,出青玉,皆指今之密尔岱山。”

可见,早在汉代,密尔岱山的青玉就已被开采并名闻天下。

视玉如命 乾隆皇帝之功

此玉矿在近现代史的名气还要拜清朝皇帝乾隆所赐。乾隆皇帝视玉如命,他知道密尔岱的玉石产量大、块度大、质地好,因此决定大规模开采。

为此他还专门为采玉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一是将密尔岱玉矿定为“官矿”,禁止民采;二是加大了玉矿的开发力度,规模最大时,一年的用工量可达3000人;三是在山口要道设卡伦(哨所)把守;四是派官员组织监督玉石的开采和运输。

密尔岱玉矿古老的采矿坑

乾隆皇帝利用密尔岱山玉制作了很多重器,对于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给与了极高的评价。清代洪吉亮在《昆仑山释》中说:

“昆仑为产玉之山,今南山自叶城至于阗皆产玉,而密尔岱山为最大,半岭以上纯玉无石,故世人称之玉山。”

作为清代最重要的玉矿,清代皇室上贡的玉石大多出自于此,用于皇室的玉宝、玉磐、玉册等御用物品的制作,如玉器之王“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秋山行旅图”、“会昌九老图”、“寿山”、“福海”、“大玉瓮”等,皆用此地的玉料雕刻成。此外还有玉磬、玉册、玉印等一系列的惊世玉雕作品,开创了中华民族玉器文化的辉煌时代。

玉雕:大禹治水

《会昌九老图》玉山子

《秋山行旅》玉山子

兴师动众 慈禧太后之过

关于密尔岱玉矿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

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密尔岱玉矿出了一块重达20吨的青白玉,它长约三米,宽两米,厚有一米多,可能是历史上密尔岱山产出的最大一块玉料。

慈禧太后得知后,非常高兴,准备为自己制作一具精美的凤榻,于是人们都将此玉石称为“慈禧玉石”。

玉石巨大,为了向京城运送这块大玉,负责运送的工人们煞费苦心!

玉石运输图

首先,人们等到河水结冰时,把玉放在冰面上,用几十匹马拉着走,待拉出山口后,又利用冬季的寒冷,在路面上泼水使之结冰,大家和几十匹马一起一点一点地往前拉。

运玉队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送着大玉料缓慢行进。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途中累死的运工达三百多人。正当大玉料运到近1000千米外的库车县旧城时,运玉工的万般痛苦使他们的忍耐到了极限,反抗的怒火一触即发之际,慈禧太后在北京紫禁城驾崩的消息传来。

运玉的民工在狂怒之下,把所有苦难和怨恨都倾泻在这块珍贵的大玉料上。他们砸碎了这块大玉料,中块和小块玉料,混乱中被人搬走,有的被扔进了库车河里,只剩下两块搬不动的玉料。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库车。经历清末天崩地裂,民国社会动荡,兵荒马乱,遗留下来的这两块玉料,作为清代文物被新成立的库车县人民政府存放在县委大院里。

1965年5月,库车县政府将大玉料赠给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小件玉料赠给了新疆地矿局。两件玉料用汽车妥善运抵乌鲁木齐,小件玉料移交新疆地矿局,大件玉料由火车分段运输,同年9月运抵北京。于是,这件饱含新疆各族人民血泪的昆仑山来客,分别留在了首都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和新疆地质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奥运徽宝 青白玉石之美

正是基于良好的基础和较高的起点,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奥委会决定用名石雕制奥运徽宝之时,叶城密尔岱玉成为最后的赢家。琢玉通常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但这次雕琢奥运徽宝却恰恰相反,是先有设计方案,再找材料,而且必须是用一块料琢出两方一样的徽宝,这就增大了选料难度。

设计及雕琢徽宝的北京工艺美术公司一开始想选用羊脂玉,但要找到符合要求的羊脂白玉料几乎不可能。和田工美董事长程建中临危受命,立即回到和田组织人力从藏宝之处——昆仑山深处的密尔岱玉矿将五块玉石送下山,并从中精选了重达400公斤的两块优质青白玉送至北京。

密尔岱玉矿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交通极不便利,为了将玉料运下山,工人们用尽人背、毛驴拖、骆驼拉等各种办法,才将玉料运到山下的棋盘河,而后又用了十几天,硬是将重达4吨的玉料从结了冰的河床上拖到了相距60公里的公路上。送至北京的两块中的一块开门子后没有任何瑕疵,而且正好符合设计尺寸。

如今在密尔岱山还可看见许多废弃的矿坑,每年夏季很多人到老矿上扎营,从清代遗留下来的矿渣中寻找玉料,运气好的仍可找到块度较大的玉料。

到目前为止,密尔岱山区域有多少玉矿,储量多少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