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带来的时代之殇,英雄末路,“小人”称帝

若要说起前秦和汉朝之间的明显区别,就在于项羽的逝去。楚汉争霸决出胜负,迎来了刘邦的天下,对此也让项羽永远的成为了失败者,沦为了过去。但即使刘邦胜出,可总有人还是会铭记住项羽。正如司马迁所说:“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是啊,项羽之功绩和军事天赋的确前无古人,其号为霸王也如其人一样霸气。

项羽雕像

然而项羽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即是一个时代的末端,又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开端。项羽身上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英雄主义,从项羽的出生开始,就注定与英雄挂钩。《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想学万人敌?这正是项羽,一个不满足于杀一人的项羽。项羽的英雄气正是出自于此。

鸿门宴上英雄气

先秦时期注重的正是礼法制度,项羽出身贵族,祖上曾是楚国名将。故而项羽与生俱来就看不起低端事物,不屑与之为伍。这一点在鸿门宴上彰显淋漓尽致,但这英雄气又显得十分幼稚。《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的写到了鸿门宴的过程,但项羽真想杀刘邦吗?并非如此。根据记载:“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鸿门宴项庄舞剑

这里项羽气的不是刘邦,而是刘邦的小人行为。当初楚王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然项羽在巨鹿战场付出血汗,使得刘邦先抵达关中。这如何不气?所以项羽一气刘邦“函谷关有兵守关”,二气曹无伤之言:“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这是项羽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因为只有英雄才配当关中王。那么这和他的英雄气概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英雄是不屑与宵小为伍的。这一点不但是范增清楚,刘邦也很清楚。

汉之张良

范增清楚在于他知道项羽不屑杀刘邦,刘邦知道则在于了解项羽是英雄。在鸿门宴前夕,项羽叔父项伯曾来拜见张良,张良不肯苟活,一定要让项伯和刘邦见面。这时候刘邦则展示出了非凡的无赖精神,这也是他对项羽足够了解之下才能说出的话:“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足见他的理由十分简单,直接消去了项羽的大半怒火。项羽气他派兵把守函谷关,他则说这是替项羽在守着,怕其他盗贼来抢;项羽气他想称王,刘邦则说日夜盼望着项羽来。刘邦的高明就在于此,见人下菜,对症下药。

后来的结果也如刘邦所料,鸿门宴刀光剑影也没能灭了刘邦。《史记》记载:“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一句小人所言项羽就把气全消了,不论项羽是因为不屑,还是真的原谅了刘邦,都足以显示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尤其是他说出曹无伤的名字,更是彰显的淋漓尽致,说出他是因为项羽傻吗?实际是项羽也看不惯背后打小报告的人,他认为刘邦来解释就是无愧,既然无愧那么曹无伤就是小人,小人就应该去死。

欣赏英雄

英雄有一个特质,项羽也有一个特质,都是英雄惜英雄。鸿门宴上樊哙的举动就让项羽大为欣赏,《史记》记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项羽敬重的樊哙

项羽称呼其为壮士,面对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项羽是敬佩的。故而说项羽的英雄主义发自于血肉之间,英雄一词都好似为项羽量身打造。但项羽的英雄精神实在是太过于儿戏,以至于在之后的垓下战役中,项羽吃了大亏。

兵败垓下,英雄殇歌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此事发生在鸿沟和议之后,为什么项羽会中计?全因其英雄观念。认为自己是英雄,既然有所承诺那么必然刘邦也会。这正是英雄的悲哀之处,他低估了刘邦的道德沦丧。在战争面前,天下面前哪有信义可言?可怜项羽英雄一世,却也有掩耳盗铃之时。(指项羽认为刘邦不会背叛)

垓下之围

英雄的殇歌还体现在垓下之战中,盲目的英雄致死都不愿意低下头颅。《史记》记载:“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如今大难临头,项羽想的都是快战,要三胜汉军。以此证明项羽之败非他不行,而是天要亡他。这种与天争斗的精神,不是英雄是什么?但这英雄气太幼稚,甚至忘却了战士生死,只顾自身英雄荣誉。

乌江自刎,项羽意味着英雄时代结束

项羽临死,依旧是英雄无比。《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死时的豪言壮语,既然我的人头价值千金,那么就当个顺水人情。然则英雄时代随着项羽落幕而告知终结,先秦时期的贵族精神化为乌有;因为得天下者是背信弃义的刘邦。刘邦既不是贵族,又不是大英雄,更多人都视其为小人。故而说项羽的死,意味着个人英雄时代的结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