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给秦始皇、李林甫、蔡京、秦桧等洗白,因标准答案不全对

不知道有人发现没有,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从小在接触的时候就被会电视电影,家长老师,各种书籍,亦或是趣闻故事所预设的形象影响。例如,老师告诉你李林甫、秦桧、贾似道、严嵩是奸臣;电视剧告诉你魏征、文天祥、张居正、纪晓岚是忠臣,当他们讲着那些经过筛选,不论真假,那些为了固化形象而特殊设定的故事时,你总是会对此深信不疑,并在幼小的心理认定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之后的认知中,很多人就会死认这些最早,或者说世俗对"某人"固化的形象,几乎很少会有人去自行判断这个人到底是好,还是坏;他为什么会被称为忠臣,又为什么叫做奸臣?甚至有时候,比如出现某个好人不好的例子,亦或是某个坏人好的例子,许多人都会自动过滤。只愿意相信对自己所认定形象有利的观点,我们称之为"个人信息茧房",即如蚕茧一样把"认知"困在一个小房子里。

显而易见,造成"个人信息茧房"的原因有这个世界的普世价值,有故事书写者想让你看到的故事,最后演变成了你想要自己所看到的故事,于是一个"信息茧房"就完美产生了。就比如我们今天来谈论的这件事,一个人是忠还是奸,你到底是基于什么来判断的?

这里我们先举一个争议非常大的例子,那就是秦桧。在民间,秦桧是十足十的奸臣,如果问你秦桧到底奸在哪里?许多人脱口而出的就是他主导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冤死,岳飞是大英雄,杀英雄的人当然是奸臣。并且他还苟全求和,以致于南宋大好山河落入辽国之手。

一:杀英雄;二:求和丢国土。在世人眼中,其他不论,有这么两条就是无可争议的奸臣。当然这从个人心理来说,非常好理解,"杀好人的就是坏人"似乎是再正确不过的判断;再加上历来"求和"都被视为孬种,民族败类,这点不仅是针对秦桧。例如公元1449年的北京防卫战,主战的于谦、王直等人就被称为忠臣,而主和派大臣在后来就被以奸臣贬职的贬职,下狱的下狱。更直接的例子则是一生替清政府签署了十余条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被当时的百姓骂"卖国者李鸿章。"

以上理由,是许多人坚定认为秦桧是奸臣的原因。但是当我们把个人带入时代后,你会发现,秦桧是奸臣,不过是一个有人想让你相信他是奸臣的故事罢了。实际上在南宋初年,由于中兴四大将(张俊、岳飞、刘光世、韩世忠)战功卓越,各个拥兵自重,用人能听懂的话就是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一般来说将军出门打仗,挂的都是国家的旗,率领的都是皇帝拨给他们的兵。但是中兴四大将手里,他们的军队全部都是自己的,张家军、岳家军、刘家军以及韩家军,皆悬挂自己的军旗。或许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当然不管将军挂的是什么旗,他们只要看到打胜仗的那种激动感就行了,特别是对"键盘侠"以及电视机前的人来说。

但是对当时的皇帝赵构来说,那就不一样了。傻子也知道大将功高盖主的后果是什么,那是曹操,是司马懿,是杨坚,更是大宋的开国君主赵匡胤,换句话说赵构可以承受一个只守江南的大宋,但是承受不了赵宋变成岳宋、张宋、韩宋。所以在当时背景下,不仅是赵构,而是整个与武官集团相对应的文官集团,不管是主战派还是求和派都是建议赵构削四大将军权。

皇帝当然不可能干这种脏活,很自然就落到了代表着赵宋皇室和整个文官集团利益的秦桧身上,最终造成了"一死三废"的局面。

而当我们再去谈战还是和的时候,历史学家蒋廷黻就是一位认为"和"往往比“战”更有利的国学大师。确实,对已经度过那段历史的我们来说,说一句"打"确实很简单,即能体现自己的男子气概,又可以激动无比,毕竟又不是自己上战场,更不是自己背井离乡。

但以当时南宋的国力来看,是根本没有办法拿回被辽国打下的土地的,继续下去对百姓和国家都不利。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更愿意看到像"北京保卫战"一样,打出勇气和奇迹,理由和前面一样,毕竟不是自己上战场嘛。

前面也说了,这已经是奇迹,奇迹并不是每次都奏效的,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因不愿意求和而导致历史改变的事,明末崇祯帝跟李自成和努尔哈赤都曾秘密接触求和,最后就是因为有"北京保卫战"这个案例在,导致"求和派"成为"昏君奸臣"的代表,才让崇祯面子挂不住,最后吊死煤山。再例如中日甲午战争,在明明落后的情况下,主战派执意开战,不想战败,结果之后整个大清只剩求和派。

崇祯节是守住了,算是光耀朱家的脸,更有"天子守国门"这个金灿灿的褒奖。但是有什么用呢?大明还是亡了。而甲午战争的战败,使得东亚中国独强的地位自此颠倒,不说影响万世,至少日本成为东亚百年老大,都由那一场战争决定。

于是,当我们把"秦桧"代入到他所身处的时代和背景中,你说他是忠臣,还是奸臣?你可以说他有负岳飞,有负岳家军,有负精忠报国这个千古美德,但是对于赵构和南宋百姓,他是没有任何辜负的。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的是,在古代"君君臣臣"的儒家思想下,君主拥有绝对掌控权和权威,对于身为臣子的人来说,他首要的任务就是为皇帝分忧,为皇帝考虑。不管是皇帝蠢还是皇帝昏,臣子都应该尽心的辅助,不然就是王莽、曹操、司马懿,是要被当做贼子,遗臭万年的。

不否认许多被历史判定为奸臣的人,确实随便一找就有可指责之处,其中几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权独揽,结党营私,打压异己,李林甫、贾似道、蔡京、严嵩之流皆逃不过这"三大罪状"。不过很多人或许没有想过,哪怕我们所认为的名相,名臣,实际上也有这 "三大罪状",例如司马光、张居正,皆是打压起政敌来毫不手软。

这是因为在封建时期,当国家要推行一项改革的时候,是不可能令所有人满意的,终究会有触动的阶层,或者说理念不合的大臣。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政策可以更加畅通无阻,往往采取的就是"结党营私,打压异己"的方式,说白一点就是"党争",在这点上北宋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对立百年,应该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

不仅仅如此,一个人是忠是奸,究竟如何,最终还是由后人来书写,来评价和记载。我们现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第一印象,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历史文献。但是,很多时候文献就是“绝对正义”么?

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所有人熟悉的故事,但是周朝的时候我国还没发明“狼烟烽火”;再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实际上秦始皇根本没有坑儒,只是杀了宫里十几个炼保健品(丹)的术士;《明史》里面告诉我们明朝皇帝都不务正业,常常连早朝都不上,但是查阅典籍后我们发明正德皇帝后期早朝的路上就有多次吐血经历,导致根本没法上朝,嘉靖、万历等皇帝皆有此疾。

你认为历史记载的就是真实的么?

前面我们说,人们总是喜欢听自己喜欢的事,围困在个人信息茧房里面。我想坚定蔡京是奸臣的人,一定不知道蔡京实际上是北宋后期的变法派领袖吧,那你说他是奸臣,岂不是说"王安石变法"这件都载入课本的历史事件,也是坏的咯?

实际上蔡京之所以被划为“六贼之首”,正是因为南宋之后守旧派把控朝政,将北宋所有变法派大臣打入奸臣传。这就好比当初张居正死后,包括其同党冯保,下属戚继光等,调任的调任,放逐的放逐。

史书记载严嵩贪污,徐阶清廉,但是“廉吏”的徐阶却有田产四十余万亩。你说贪、廉界限该怎么划分?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窛,你还坚定自己心中的忠奸论么?

当然,这个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思考了。实际上我想说的非常简单,对任何事物,我们都不应该秉持"别人加给你的刻板印象",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面。你可以依据自己的标准,依据当事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去判断他的好坏,那就够了,不管你觉得这个人忠还是奸。

而不是靠别人的标准去固化自己的思维。读历史很简单,认识字就行,但是读懂历史,树立自己的历史观,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