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而选择休养生息,蜀国的未来将会如何?

读《三国演义》到后期总会生出一种无力感,自名将们逐渐凋零和曹操刘备的相继去世之后,诸葛亮就成了仅剩的一抹亮色。他六出祁山,屡出奇计,却始终奈何不了司马懿的“龟缩大法”,木牛流马、连弩战车和锦囊妙计皆成徒劳无功之举,无始终无力全据关中,五丈原的秋风悲鸣其实早有预兆。

那么,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专心内政,情况又当如何,历史的车轮又将向那个方向行驶呢?


对于孔明而言,北伐更多是一种态度。

诸葛亮的初心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三顾茅庐

北伐的初心正如他在出师表所说,受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素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因此不辞辛劳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然而这些胜利相对于兴复汉室的宏愿并不值一提,只有北伐消灭曹魏,降服东吴,才能够报答先主,匡扶汉室。

并不容乐观的局势

▲姜维剧照

一方面,在历经白衣渡江和夷陵之败后蜀汉将星凋零,老一辈的五虎上将只剩下一个赵云(马超病故),年轻一辈的将军如冯习、张南之辈战死甚多,除了后来招降的姜维,略好一些有过指挥兵团作战经验的马超不得重用(北伐前病故),魏延、王平也都还差点意思,而关兴张苞之流只能冲锋陷阵罢了。另一方面两次战争失利和征南蛮消耗了蜀汉的国力,正如出师表所说。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诸葛亮并非自谦,东汉十三州蜀汉仅仅具备一个大洲罢了,这意味着不论人力物力亦或是人才资源完全不能与曹魏相提并论,甚至比东吴都相距甚远。

这个时候与诸葛亮设定北伐战略目标之时的形势相去甚远了。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陈寿《三国志.隆中对》

在隆中对这份著名的战略指南中,诸葛亮设定了先取西川,再伺机两路北伐的方针。刘备集团于公元214年取下西川,然后于216年出兵北上,干掉夏侯渊,全取东川(汉中),218年关羽发动襄樊之役,水淹七军,拿下襄阳,次年包围樊城,天下震动,曹操欲迁都以避其锋芒。

应该说至此为止按照隆中的实施特别顺利,望山思高的曹操已经丧失了当年横槊赋诗的勃勃英气,被刘备按在地上摩擦了整整五年。

▲刘备集团巅峰时的地盘

刘备的地盘跨两川、荆州西部和北部,以及公安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公安地区约处于陕、豫、鄂三省要地,衔接汉中和荆州,由刘封孟达把守,作为重要前进基地,完全可以直取洛阳和长安。

孙刘联盟完全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如果顺利地话,在曹操去世,曹丕篡汉之后这人心不稳的节骨眼上(隆中对的“(天下有变)”),蜀军将会迅速出击,兵分两路北伐,东吴则选择助攻。曹魏应该是顶不过这三板斧的,而曹操曹丕父子这口“王莽再世”的黑锅是背定了。

然而东吴盟友的背叛改变了这一切,在司马懿的忽悠下发动了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夺取荆州之战。此役和夷陵完全改变了三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损兵折将之余,刘备的地盘被压缩到西川和汉中,甚至在孟获背叛之后再次缩水一半(或者说这一半本来就没产出)。

关羽被杀其实是最大的损失。虽然有许多缺点(主要是矜而自傲),但从襄樊之战的表现来看,历经多年的带兵打仗和成为丧家之犬的历练之后,关羽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方面军领袖,而这在刘备集团中几乎可以称作唯一。

不得不去的北伐

诸葛亮征南回来之时,蜀国的未来无疑是危险的。

一方面,双方巨大的地盘差距决定了在和平年代差距会越拉越远,拥有中原鼎盛的人口基数、可耕地面和文化底蕴,曹魏将在二十年休养生息之后卷土重来。而因此只有通过战争的骚扰,才能够打乱北方休养生息的步伐,换句话说,选择战争既是投机,也是续命。

西川作为历史上各个偏安政权偏爱的地方,往往都不过几十年国祚,盖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太适合关门享受了,开国之初或许还有战斗力,但历经数十年不思进取之后往往都不堪一击,纵然有天险却从来就没能守得住过。

另一方面,汉高祖曾有过暗度陈仓的经历,如果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关中,占据潼关的话,蜀汉将拥有当年秦国的地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可以伺机东出而争夺天下。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后出师表》

因此,诸葛亮选择北伐其实是没得挑,不打会被磨死,打的话或许还能豪赌一把。以诸葛亮的战略眼光自然是洞若观火,因此南征之后马上就是北伐。


曹魏方能打的,绝不止司马懿一个。

无奈的消耗和拉锯战

现实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正史中的诸葛亮并非“多智而近妖”,而是一个“生平唯谨慎”的阵战良才。在充分肯定他的内政和战略能力之后,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作为盖棺定论而结尾。

事实也是如此,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也许不会轻易吃败仗,但想复制韩信暗度陈仓奇迹的话显然强人所难。事实上在第二次北伐中他也选择了陈仓道,但吸取教训后早有防备的曹魏让蜀军吃了一个多月城墙灰,导致无功而返。

曹魏方面,史实中没有无能的曹真,子丹兄在行军打仗方面完全是个行家,在抵抗第一次北伐过程中他击败了《演义》中不所不能的赵云,加上张郃拿下的街亭,导致诸葛亮不得不仓皇退兵。曹休则扛住了东吴,加之复出的司马懿,第一次北伐很快无功而返。

再后来的几次北伐更为乏善可陈,蜀军并不惧怕司马懿挂帅的魏军主力,每次阵战打得对方丢盔弃甲,从此学会了龟缩。然而蜀汉的赌注着实少了一点,只要好好防守,后方在西川的蜀汉粮草运输几乎是持久战中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最终在历经10年的拉锯战之后,诸葛亮上演了无奈的“秋风五丈原”。

然而蜀汉的赌注着实少了一点。面对司马懿挂帅的魏军主力,蜀军是不惧的,阵战打得军事大家司马懿丢盔弃甲,从此学会了龟缩。

选择防守无疑是正确的,蜀汉的后方在西川,粮草运输几乎是持久战中不可能解决的难题,自自马谡丢失街亭之后,蜀汉几乎就再没有过什么像样的机会了。可以说蜀军有点像越南战场上的美军,战术上每场必胜,战略目标却完全没能实现。六出祁山劳而无功,寸土未得,甚至把诸葛亮活活给累死了。


如果诸葛亮没有选择北伐,历史必将会完全改写。首先司马懿就不会有领军打仗的机会,此君在全面接手魏军主力之后派出异己,借刀杀人害死宿将张郃,同时提拔亲信,牢牢的从人事上掌控了魏国军队,为后来的高平陵事变创造了条件。

但如果没有诸葛亮作为最大的威胁,司马懿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最多作为郭嘉贾诩之辈作为朝堂谋划的主力罢了,没有军权的话,篡魏事件就完全不可能发生。

司马懿在后来会无奈地病死于卧榻,曹爽则可以一爽到底了,离开了水面的东吴水军完全不足为惧,如果顺利地话,他也许能够给予邓艾、钟会和姜维知遇之恩,有这三人出力的话拿下吴蜀将只是个时间问题。

而蜀国方面则取决于诸葛亮的寿命了,没有六次北伐的话他绝对不止活54岁,有他在国家就是安全的。而脱离战争的蜀汉政权人口和生产力将会发展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但也会如前文所说逐渐走向奢腐化,军队战斗力无可避免地退化,在邓艾等人的冲击下亦会高挂降旗,国运不会有什么改变。

吴国则完全不会有什么变化,碰上孙皓这样历史上挂得上名号的昏君都只有亡国一条路可走,当曹魏大军压境之时,亦是民众和士族單壶相迎之日。

总之,不管诸葛亮有无北伐,统一天下的必然来自北方,吴蜀的国运不会更改,但重新构建大一统王朝的就不是西晋,也许是曹魏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