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和丘吉尔对希特勒恨之入骨,却为何不希望他被消灭?

1.

苏德战争爆发后,贝利亚领导下的苏联内务部,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暗杀希特勒的行动。这样的机会,前期有过几次。

1941年8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起视察了布列斯特要塞和乌曼两处战场,本来这是一个一举干掉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最高领导人的绝佳时机,只因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来去匆匆,苏联情报机关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只能眼睁睁错过机会。

1941年秋,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莫斯科岌岌可危,仿佛失陷只是时间问题。那时,苏联情报机关猜测,希特勒很可能会效仿拿破仑在莫斯科举行入城仪式,比如之前巴黎失陷时希特勒也到过现场视察。

于是苏联人制定了好几套暗杀计划,就等希特勒前来。但最终德军没有攻入莫斯科,苏方所有的精心准备也都成了泡影。

苏联特工不屈不挠,潜入德国本土继续寻找各种机会,但都因种种原因而错过。

过了不久,苏联情报机关又通过内线得到情报,希特勒将于1942年前往位于乌克兰的文尼察指挥部,苏联特工又做了精心准备,但这次暗杀行动最后也失败了。

不过苏联情报机关实行多路出击,就在进行"文尼察行动"的同时,苏特工弗谢沃洛德通过希特勒最喜欢的俄裔女明星、同时也是苏联在德国的内线契诃娃成功接近了希特勒。

1943年,苏俄情报机关向斯大林报告一切准备就绪。


2.

就在暗杀小组万事俱备,准备伺机干掉希特勒时,斯大林却决定放希特勒一马。

对此,后来的俄罗斯《论坛报》曾写道:

1943年的一天,国家安全人民委员梅尔库洛夫和特别小组负责人苏多普拉托夫,奉斯大林之令来到莫斯科近郊孔策沃的别墅,听取斯大林关于暗杀行动的指示。

落座之后,斯大林突然决定:撤销暗杀希特勒的计划!

后来,对于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撤销了命令这个问题,斯大林解释道:

“只要希特勒活着,德国就不会与西方单独媾和;同样,对美国和英国来说,只要希特勒在台上,他们就不可能与德国媾和。而一旦希特勒死了,到时掌权的很可能是二号人物戈林,西方大国就会与德国媾和。这对我们不利,我们已经接近于胜利了。所以你们别碰希特勒。”

历史证明,斯大林的担心绝非多虑,就在战争末期,纳粹二号人物戈林确实曾希望希特勒能将权利转交给他,并建议与英美谈判,这让希特勒大为恼火。


3.

1944年,当德军内部暗杀希特勒的7.20事件发生后,一位英国官员兴奋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丘吉尔,丘吉尔却面无表情地反问:“有什么好高兴的,现在好不容易才闻到一点胜利的味道,难道你觉得这个时候希特勒被消灭是好事情?”

希特勒发动的二战,给苏联和英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斯大林和丘吉尔作为国家的掌舵者,毫无疑问当然对希特勒是恨之入骨。

但在他们看来,德国败亡是早晚的事情,而希特勒死硬到底的态度,无论对于苏联还是对于盟军,在战略上都有好处,为什么不让他好好活着呢?


4.

这种超脱了个人感情的处事态度,同样在中国也发生过,那就是西安事变。

当时,对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特别是好不容易抓住了蒋介石,又把他放了,党内和军内很多人想不通。

很多人含着泪问:“为什么不杀?蒋介石欠我们的血债太多了,将他千刀万剐,也难解心头之恨。”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正因为我们要报仇雪恨,我们更不能感情用事。杀了蒋介石,只能引起更大规模的内战,中国人打中国人,日本侵略军占领全中国岂不是更容易、更便宜了?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内亲日派,他们惟恐我们不会杀掉蒋介石,而蒋介石又最怕死,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蒋介石会认识到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再加上宋氏兄妹的劝说,蒋介石肯定会接受张、杨二将军的抗日主张......”


5.

常言道,成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对错。

常人多会随着自己的情绪和好恶来做事,但像斯大林、丘吉尔、毛泽东这样成熟的政治家,他们的政治人格早就超越了个人情绪。这就是伟人和凡人的区别。

若能有这样的格局和胸怀,你也能超越世间多数常人。

I I

下期更精彩

关注头条号——“韦老师讲二战史”

将为您呈现更多鲜为人知的二战轶事与人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