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设计的14万人大阵,成军事史上一朵奇葩,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宋朝是在五代的战争焦土上建立起来的,而宋太祖得国,更是采用了拥兵自立的方式,因此,终宋一朝,对武将的压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皇帝赐阵图”这一现象,更是成为军事史上的奇葩一景。在宋朝众多的阵图之中,尤其又以宋太宗赵光义所创的“平戎万全阵”最为有名。

被契丹人两次打得大败亏输的赵光义,以“平戎万全”命名自己的得意之作,寄托了他靠此阵来应付宋朝边患的美好愿望。

就连北宋官修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也夸赞“平戎万全阵”为:“所以挫驰突之锐,明坚重之威,循明摘实,知神谋之有在矣”。

这里的“驰突之锐”,很显然指的是摧枯拉朽的契丹铁骑,而“坚重之威”指的则是宋太宗的“平戎万全阵”。宋人夸得如此天花乱坠,这套阵法在历史上真的如此神奇吗?

宋太宗

一、“平戎万全阵”是什么?

要了解“平戎万全阵”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还要求助于上面提到的《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军事著作。它成书于公元1085年,由当时北宋两位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共同编辑而成。这部鸿篇巨制,集合了340多部我国古代经典兵书中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经典军事教材汇编。

而里面除了介绍如何选将用兵、如何行军露营、如何攻城略地之外,更多的是介绍各式各样的阵图,而其中最为闪光的,当然是宋太宗亲自设计的“平戎万全阵”了。

平戎万全阵

根据《武经总要》的记载,“平戎万全阵”由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和右翼,总共14万余人。而这5个部分,又是按照如下方式分布的:

1、中军:中军是该阵的主力,由3个方阵组成,每个方阵长宽均为5里;3个方阵之间的间隔均为1里。这样,3个方阵加起来,其宽度一共是17里。

在三个方阵中,每隔500步,设置战车一部,每部战车分配士兵22人。这样每个方阵共计设有战车1440部,另外再多配备士兵5000人。除了战车以外,阵中士兵还拥有拒马(一种木制可移动障碍物)、长枪、床子弩、盾牌、弓弩、刀剑等各种武器装备,并配有可移动式的瞭望楼(望楼车)8座,每楼可乘坐80名士兵。

综合算起来,中军三个方阵,共设有战车4320部,士兵110040人。

北宋军队

2、左翼和右翼:左右翼是阵中的骑兵方队,每翼均分为两列,前列125队,每队50骑兵,计6250骑兵;后列125队,每队30名骑兵,计3750名骑兵。两列合起来成为一翼,共计1万名骑兵。这样,左右两翼合计2万名骑兵,另配有探马650名。

3、前锋和殿后:这两部分各设两列骑兵,其中前列62队,每队50名骑兵,共计3100名骑兵;后列62队,每队30名骑兵,共计1860名骑兵,再加上探马40名,前后两列合计5000名骑兵。这样,前锋、殿后两部分合计10000名骑兵。

综上,“平戎万全阵”的中军是由11万人的“步兵+战车”大阵组成,其前后左右则均由骑兵护卫,共计3万名,共计约1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阵中所使用的战车,并非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由马匹拉动的冲锋式战车,而是一种配备了拒马等装备、有防御功能的运载工具,主要是用来阻击敌军骑兵的冲击。

古代骑兵

二、“平戎万全阵”的主要缺陷

“平戎万全阵”足足有14万人之巨,规模浩大,气势非凡,既有担当阻挡契丹铁骑冲击的步兵方阵,也有灵活机动、适于冲击和迂回包抄的骑兵方阵。按照赵光义的设想,如果契丹人敢于直接向“平戎万全阵”发起冲锋,定能让其有去无回!

可是,事实果真如宋太宗想象的那样吗?他这套“以静制动”的阵法,真得能将契丹人斩于马下吗?答案恐怕是不能,而且,我们还可以用形容赵括的那个成语,来形容这位“权术内行、军事外行”的皇帝——“纸上谈兵”!

1、“平戎万全阵”对地形要求严格。该阵仅中军三个步兵方阵的宽度就达到了17里,如果再摆上左右翼骑兵,起码需要20里以上的空间。试问,契丹人会给他这样的空间,摆出如此豪阵吗?而土地平坦的中原地区也就罢了,如果是到了崇山峻岭之中燕云十六州,会有如此合适的地方让他舒舒服服的摆阵吗?

古代军阵

2、摆出“平戎万全阵”非一时之事。“平戎万全阵”构造及其繁琐,光是三个步兵方阵中的4320部战车,起码需要摆放到位,方才能显示出其威力所在。而14万人各就各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更是要按照规定位置站位,一点也不能马虎。其中的指挥调度、分工配合,岂是一时之事?试问,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契丹人会给他这么充裕的时间,大大咧咧的摆阵吗?

3、让契丹人主动钻到阵里来是个问题。假设宋军既具备了摆放“平戎万全阵”的空间,也具备了充足的时间。可是,刚刚摆好大阵,问题又来了:如何让契丹人从大阵的前部进去,然后乖乖往里钻呢?

契丹铁骑纵横驰骋、机动性强、进退自如,面对这种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呆板大阵,完全可以从侧翼或者后部迂回,一旦这些防备松懈的地方被突破,宋军必定全阵大乱,完全陷入混乱,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契丹铁骑

三、宋太宗要制作如此荒唐的阵法?

既然“平戎万全阵”缺陷如此之多,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为何宋太宗在位期间,不仅要亲自制作,而且还要常常御赐阵图,以支配前线将帅的指挥权呢?这不是严重违背用兵原则的事情吗?要解释这个问题,还要从“平戎万全阵”的形成以及宋太宗心态的转变说起。

1、“平戎万全阵”的形成时间

《宋史》中关于宋太宗第一次“赐阵图”的记载,是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这时是他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不久,契丹南下反攻北宋,宋辽双方在满城对峙。

按照《宋史·赵延进传》的记载:宋太宗“赐阵图,分为八阵”,然而宋军按图布阵以后,结果是“士众疑惧,略无斗志”。最后,将领赵延进认为“我师星布,其势悬绝”,主张放弃“八阵”,合力出击。结果,在赵延进主动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宋军放弃阵图,取得大胜。

古代游牧骑兵

我们看到,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宋太宗赐的阵图是“八阵”,它可以看做是“平戎万全阵”的雏形。

《宋史·李处耘传》记载,在第二次北伐失利以后的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宋太宗再次授阵图予诸将,“出御制平戎万全阵图......,亲授以进退攻击之略。”

这一次,宋太宗的“平戎万全阵”正式出炉,而且时间恰好也是在北伐失利以后。

2、宋太宗为何选择在北伐失利后御制阵图?

宋太宗继位后,延续了宋太祖开国时期“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在灭掉北汉之后,宋太宗决定乘胜伐辽,以收回燕云十六州。然而,因为太过仓促,最后宋军在高粱河一战中以惨败而告终,宋太宗本人也一度在战场上中箭失踪,狼狈乘坐驴车逃走。

宋军北伐

在此战中,不仅宋太宗本人几乎丧命,还发生了一件让他心有余悸之事:那就是在宋太宗本人“失踪”期间,有人以为他已身故,便提出要立宋太祖之子赵德昭为帝。直到宋太宗再次现身后,此事才不了了之。

据《续资治长编》记载,宋太宗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战后,他用一句“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将自己的亲侄儿赵德昭逼死。

但这还不算完,为了节制那些妄图废立皇帝的将领们,宋太宗就祭出了“平戎万全阵”的初级版,以便操纵前线将领,不要擅自行动。

而在雍熙三年,第二次北伐失利后,北宋开国的精锐之师几乎损失殆尽,于是宋太宗彻底终止了北伐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宋军从主动进攻转为了全面防御,北宋由此正式形成了“守内虚外”的国防政策。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将领的钳制就成为了皇帝的首要任务。

北宋守内虚外

所以,皇帝向一线将领授予御制阵图,就成为了他们控制将帅们的重要手段,而以“平戎万全阵”为代表的“超级阵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深受箭伤困扰的宋太宗,再也不能亲临前线,所以他在深宫之中,精心炮制这些纸上谈兵的阵图,授予千里之外的将帅,以此来剥夺他们的指挥权,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当然也受到了许多臣子的批评。

然而,在“效率”与“稳定”面前,宋太宗选择的是后者,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面对质疑,他还用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帝王心术:

“外优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在他看来,内部的所谓看不见的“奸邪”,是比“外优”更为可怕的事情。

小结:宋太宗制定的“平戎万全阵”,给北宋一朝在军事上的无所作为,埋下了伏笔。后世的北宋帝王,依然乐此不疲的御赐阵法,而前线主将为了免责,也“死守战法”,宁可损兵折将,也不敢违背上意。这不得不说是中央集权下封建王朝的一种悲哀。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