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历史:和珅推脱责任,却牵出清朝第一大案

"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河州,爆发苏四十三起义。乾隆任命和珅为钦差大臣,率领大军前去平叛。

乾隆心想:“和珅带着训练有素的八旗精锐,去打一群乌合之众,可以说是毫不费力。这可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希望和珅好好把握。”

可是不承想,两军刚一交战,和珅就败下阵来。为了挽回颜面,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把责任全部推给了该死的天气。

和珅说这个地方,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雨,影响了我的发挥,所以才会受挫。这纯属于大自然不可抗力,我也没有办法。

乾隆看了奏章,心中生疑。想起几天前,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在奏折里说甘肃连年大旱,请求朝廷拨款救灾。而和珅的奏章却说,甘肃正下大雨。

到底是大旱,还是大雨呢?一定有人在撒谎,于是皇上命和珅去核实。按说和珅也有谎报的嫌疑,理应回避,由朝廷派第三方去调查。

可谁让和珅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所以就算不用调查,报告的结果肯定是甘肃下暴雨。不过这次和珅确实没有说谎,甘肃确实下暴雨了。

甘肃是全国最穷的省份之一,当地老百姓全指望一亩三分地,来维持生计。风调雨顺的时候只能勉强吃饱饭。遇上灾荒,全靠政府救济。

每年国库都会给甘肃下拨大量的救灾款项。为防止地方官中饱私囊,乾隆皇帝特地挑选精明能干,自己信任的王亶望,出任甘肃布政使,监管地方财政工作。

王亶望走马上任前拍胸脯保证,会把每一颗粮食,每一锭银子都用在灾民身上。

可谁知王亶望贪婪成性。他一到甘肃就命令各州县官员,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集体冒领国家赈灾款。然后按照官员的级别分钱,把银子揣进了各自的腰包里。一分钱也没用在救灾方面,并且这些年甘肃根本就没有旱灾。

甘肃的官场,结成了贪污同盟,没有一个人身上是干净的。和珅把调查的结果上报朝廷,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甘肃官员上下勾结,侵吞国家资产,数额特别巨大,情节十分恶劣,如不严惩不足以警示后人。

最后以王亶望为首,贪污2万两银子以上的案犯56人全部被处以斩刑。有46人被流放边疆,革职和畏罪自杀的,也有好几十人。这场堪称清朝第一大的集体贪污案,使甘肃官场几乎为之一空。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案发时王亶望已经调任浙江巡抚,所以由闽浙总督陈辉组负责抄家。在上报给朝廷的抄家清单中,本来包括了不少奇珍异宝和名贵字画。但是交上来的赃物,竟然全是高仿的假货。

乾隆皇帝推断,肯定是有人偷偷调包,把赃物私吞了。于是派人彻查,发现原来是陈辉祖暗中偷梁换柱,把那些赃物中饱私囊了。陈辉祖交代了自己犯罪的经过后,喝毒酒自尽了。

这个特大贪腐案虽然告破,相关人员也受到了严惩。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清朝官场贪腐的风气,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在乾隆后期贪污腐败愈发严重,大清逐渐走向下坡路了。

惩治贪污腐败,有没有治标更治本的办法呢?这个在中国古代就困扰已久的难题,只好留给后人去解决了。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