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很精彩?不,其实是东汉末年很精彩

"

受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对很多人物和故事都非常熟悉,比如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诸葛亮舌战群儒等,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也基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度,三国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时代。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三国故事很精彩,但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我们所谓的精彩的三国人物和故事实际上大部分发生在东汉末年,而非真正的三国时代。

可能很多人不懂,没有关系,我给大家梳理一下时间点就显而易见了。《三国演义》开篇的时间大概在公元184年,也就是张角率领黄巾军起义的年份。不仅是《三国演义》,很多史书都将公元184年作为三国时代的开端。不过,严格来说,公元184年正值东汉灵帝时期,也就是东汉时期,并非真正的三国时期。

咱们再往后看,公元220年,曹丕受汉献帝刘协禅让登基,以魏代汉,汉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三国的第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曹魏建国。公元220年是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三国的开端,但在我看来,公元229年三国中最晚建国的东吴建立后三国才真正开始。即使按公元220年算做三国的开端的话,公元184年到220年的这段时间其实是东汉末年,并不是三国时期。说白了,我们熟知的很多人物和故事诸如董卓、吕布、袁绍、刘表、周瑜、曹操、关羽、吕蒙等很多人都属于汉朝名将或大臣,而非三国。

即使像刘备、张飞、马超等人也只是在公元220年后不久就去世。《三国演义》一共120回,但直到第80回曹丕才正式登基,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三国故事大部分发生在三国之前的东汉末年,主要人物大部分也是活动在东汉时期。只是由于很多史书或小说都会从公元184年说起,才造成了这样的误会,让我们认为三国持续的时间很长,故事和人物非常多的假象。但实际上,三国自公元220年真正开始后,除了初期的夷陵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外,几乎没有真正精彩的故事了,三国时期更多的是对峙,而非战争,即使诸葛亮、姜维等人多次伐魏,亦没有改变三国鼎立的大环境。

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被史学家们抢走的东汉末年很精彩,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国,即使无论曹魏、蜀汉还是东吴均在公元220年以前形成,也得承认公元184-220年肯定是属于东汉末年的。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可能很多朋友已经想到了:为什么历史学家或小说家们讲三国的历史几乎都从公元184年讲起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拿《三国演义》来说,如果从公元220年开始讲起的话,很多主要人物将不会出现,比如曹操、关羽、袁绍等,导致很多流传非常广的故事亦不会出现,精彩程度将会大打折扣,这绝对是让人不能接受的。另外,从公元220年直接讲三国的话,很多人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不利于读者理清脉络,只有在三国真正开始之前讲起,慢慢步入三国时期,才会显得不唐突,既有精彩故事能吸引读者,又有助于让读者们了解三国是怎么一步步建立和形成的,都经历了哪些变化等。

而选择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为起点的话,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从公元184年开始,东汉的皇帝权力渐渐式微,说白了以后都是傀儡皇帝,而且很多人物都是从镇压黄巾军农民起义开始的步入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的。当然,由于公元184年到220年的时间跨度足足有36年,在考虑到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很多人在公元220年左右去世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公元184-220年这段历史是最精彩的,但,显而易见,这是三国的“前传”,而不属于三国时期。当然,不能否认,正是有了东汉末年这段时间的纷争和铺垫,曹魏、蜀汉、东吴才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其实,“前三国”时期和真正的三国时期几乎是换了一代人,很少有像诸葛亮这样在两个时期都非常突出的人物。顺便说一句,我只是像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否定《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东汉末年也好,三国时期也罢,我们只要记住关羽的“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就可以了,至于时间问题,我们倒也不必过于较真儿,但也要清楚,不能将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混淆。

而选择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为起点的话,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从公元184年开始,东汉的皇帝权力渐渐式微,说白了以后都是傀儡皇帝,而且很多人物都是从镇压黄巾军农民起义开始的步入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的。当然,由于公元184年到220年的时间跨度足足有36年,在考虑到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很多人在公元220年左右去世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公元184-220年这段历史是最精彩的,但,显而易见,这是三国的“前传”,而不属于三国时期。当然,不能否认,正是有了东汉末年这段时间的纷争和铺垫,曹魏、蜀汉、东吴才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其实,“前三国”时期和真正的三国时期几乎是换了一代人,很少有像诸葛亮这样在两个时期都非常突出的人物。顺便说一句,我只是像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否定《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东汉末年也好,三国时期也罢,我们只要记住关羽的“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就可以了,至于时间问题,我们倒也不必过于较真儿,但也要清楚,不能将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混淆。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