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果然他还是太嫩了

"

文|探笔史记(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古代的官场上一向是实行世袭制,所以会出现很多亲属同朝为官的现象,甚至有的还是父子一起当官。而朝堂上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即使有血缘关系,也不代表他们同属于一个党派。

这里列举几个亲戚一起当官的例子,比如汉朝将领李广与李敢父子,南北朝时的权臣高欢和长子高澄,北宋时期的宰相蔡京与儿子蔡攸等等。可见,古代不仅有亲属同朝为官,而且父子一起当官也很常见。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舅舅和外甥一起当官的故事。这对舅甥可不一般,他俩的权力可以说是几乎将朝权“垄断”了。说到这儿大家想必都猜到了,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没错,今天要说的就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爱将卫青和霍去病。

且说舅甥俩都是西汉名将,而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将汉匈战争反败为胜,创造了七战七捷的神话。而年少有为的霍去病也是了不得,年纪轻轻就跟随舅舅卫青一起大破匈奴。然而,可惜的是,任凭霍去病再怎么勇猛,他终究还是个年轻气盛的年轻人。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显得很没有头脑,由此还遭到了诸多的责罚。别的不说,就以霍去病给自己最敬爱的舅舅报仇而犯错的事情来说。他当时犯了一个他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导致自己被罢黜,最后还因此英年早逝,实为可惜。

可以说,如果他没有一时冲动,史书上属于他的笔墨应该要再多许多。可惜他太嫩了,结果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么霍去病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他又是怎么死的?这一切得从西汉的飞将军李广自杀说起了。

一、李广请战漠北,却羞愧自杀

且说西汉的李广,曾以百余骑骑兵吓退入侵的匈奴大军,被匈奴奉称为“飞将军”。然而,李广的名号比较响亮,但是他的功绩比卫青、霍去病俩人低。

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出征匈奴,李广多次向汉武帝请求加入漠北之战,但汉武帝认为他年事已高,不肯任用。直到元狩六年,汉武帝才勉强同意李广随卫青出征。当时卫青已得知单于的驻扎地位置,并且与李广约定准备袭击。

而《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道,李广主动请求作为先锋去探路。他说:“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但他不知道,卫青早已受到过汉武帝的嘱咐,汉武帝认为李广年老且命数不好,怕他跟着一起去袭击单于会坏了事,于是让卫青到时候找个理由把他支开。于是卫青就让李广从迂回的东路出发,结果李广的队伍路遇风沙又没有向导而迷了路。

而卫青也因为后援没有及时赶到而没有成功活捉单于,结束后他去审问李广部下。而李广作为一个有尊严的大将,在又羞又愤之下,竟拔刀自刎了。

二、李敢为父报仇,上门狂揍卫青

李广自杀之后,作为李广的第三个儿子的李敢。他得知自己的父亲在漠北之战中自杀了之后,认为父亲的死跟卫青的决策有很大关系。于是他便不分青红皂白,就带着一些精兵,到卫府连问声好都没有。就直接让人把卫青绑起来,而后就是一顿狂揍,结果把卫青给打得鼻青脸肿的。

而卫青的性格向来比较宽厚,而李敢又是同僚李广的儿子,况且李广的死,自己也有推脱不掉的责任。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身为国家重臣,被人打伤是可以上报汉武帝来惩治李敢。

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暗中将此事压了下来。因为对卫青来说比起李敢的丧父之痛,自己受点皮肉伤又算得了什么。然而,也就是他的宽容,却造就了两个人的伤害。

三、霍去病替舅舅卫青鸣不平,射杀李敢

然而,卫青虽然把此事给隐瞒下来。可是作为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就不一样了,他正是冲动的年纪,知道这件事后怎么会当做无事发生。何况李敢还是他的手下,自己的手下打了自己的舅舅,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忍。

他当场就想去找李敢报仇,不过起初是被通情达理的卫子夫拦了下来。然而,年轻气盛懂得霍去病并不甘心,一直在等待复仇的机会。终于在一次陪着汉武帝到甘泉宫狩猎的过程中,他趁李敢一时不注意,就搭弓放出暗箭,直接将李敢射杀。

不得不说,霍去病这个年轻人做事不顾后果。当着皇帝的面射杀李敢,未免也太大胆了一点,或许他也是凭借着自己是汉武帝的宠将才敢这么做。果然汉武帝也确实没有当场惩罚霍去病,而且汉武帝为了包庇霍去病射杀臣子的罪行,就对外说李敢是被鹿用鹿角将其撞死的。

然而,霍去病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事后他就被汉武帝罢黜出长安,而后让其迁至漠北戍守边境。结果在漠北边疆,霍去病误喝了匈奴人屠宰牲口的带有病菌污染的水源。

结果一病不起,后来因医治无效去世,享年才24岁。可以说24岁在现代正是一个人刚步入社会,正感受大好年华的年纪。可是就这么死了,而且又是一位功臣,着实令人唏嘘。

由上可知,霍去病替舅舅鸣不平而射杀李敢的作法是愚蠢的,果然是他太嫩了。如果他没有冲动射杀了李敢,也许就不会被贬谪出京,也就不会误喝了被污染的水源,这样他就不会英年早逝。

甚至凭借着他的魄力与手段,大可在西汉成为首屈一指的大臣。这可以从其弟霍光在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成为一代权臣便可窥见一斑。

另外,如果霍去病当时射杀李敢要是被大臣知道了,大臣肯定不会饶过他。而汉武帝出于对他的宠信,故而将其贬谪出京。其实,霍去病没有必要直接动手射杀李敢的。他大可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将李敢殴打皇亲兼栋梁的卫青之事上诉给朝廷。

而大臣肯定也会出面主持公道,而汉武帝也绝不会放过李敢。而后等到李敢下狱之后,霍去病就可以在狱中对其进行报复也是很现实的。可是他却因为一时冲动,导致自己最后也落了个悲惨的下场。只能说他在人情处世方面太嫩了。

那么问题来了,霍去病明知李敢也是朝中的一员虎将。而他又是李敢的上司,虽然二人平时不怎么好,但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他为何非要亲自动手射杀了李敢呢?原因解释如下:

1、年轻气盛,难免恃才傲物,轻视生命

霍去病是少年英才,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功业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众人的信任爱戴。在一个人心智未完全成熟之时,站在如此高的地方难免有一些持才傲物,何况他是一个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征战沙场的狼性少年。

而李敢也还年轻,又是霍去病的下属,俩人私下有些龃龉也未可知。年轻气盛的霍去病对于属下伤害自己舅舅的行为显然是很愤怒,放在现代,两个少年产生矛盾打一架是很正常的。

另外,霍去病是在战场上杀惯了人,从而拥有了狠心,便视人命如草芥。所以他的出气办法在其冲动因子的支配之下,便选择了杀人这种方式。

2、不想功劳被抢

另一方面,霍去病和李敢两人年纪轻轻,却都有一身的功业。尤其是霍去病,很小的时候就善于骑射。十七岁就敢深入敌军,大有以一敌百之势,把匈奴兵杀的四散逃窜。

毕竟对他来说,保家卫国和建功立业是头等大事,甚至在皇帝希望他成家的时候说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语。可见霍去病是个事业心很重,渴望建功立业之人。加上他小小年纪就战绩不菲,每战都要亲力亲为,因此也就产生了独揽功劳的心理。

而李敢作为霍去病的直属下属,同样也是当仁不让的人。每次一有功劳,他也要一马当先,从而建功立业,这从他后来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可以看出。显然,李敢是抢了霍去病不少功劳,因此霍去病不免要对其不满。

3、霍去病与卫青甥舅感情好

再说霍去病与卫青是流着相似血缘的亲甥舅,卫青对于霍去病来说是舅舅又不止是舅舅,两人的关系似乎又比平常父子还亲切。可以说霍去病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并成为一代少将,少不了卫青对他的养育、栽培和赏识。

在生活上,卫青虽然是霍去病的舅舅。可是在血气方刚的霍去病眼中,能征善战的卫青不仅仅是自己的舅舅,而且还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无不对其充满了膜拜,并渴望成为他那样的人。

在事业上,他又算是带霍去病入门而后一直提携他的老师。所以霍去病对卫青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又崇拜又敬又爱。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对他如此重要的人,受了霍去病认为不公平的待遇,他自然是替他鸣不平,要为他讨回公道,只是方式太过于偏激了。

4、李广爽约卫青,导致贻误战机

最后,在当年那场漠北之战中,虽然李广是被汉武帝授意卫青而让他绕了远路才迷路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战机也确实被他给延误了,最后让匈奴单于逃走了,其实李广和卫青双方都有很大责任的。

但在霍去病的视角来看,一定不会觉得舅舅有错。反而会认为李广果然是年纪大了连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了,而且这一次失败,也让卫青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从而对李广心生怨念。但李广既然已死,只能顺势把怒气转移到他的儿子李敢身上了。

以上就是对霍去病为何要亲自射杀李敢的解释了。虽然说霍去病是个英雄,可是他难免也有点小情绪。可是他的一时情绪,却铸成了大错,结果把自己推向了英年早逝的边缘。这是一种悲哀。

总评:

对于霍去病这种本应该控制却没有控制好的小情绪,除了叹一声可惜外也必须意识到这是不可取的。只是霍去病年少成名,心气太高。所以行事不考虑后果,从人性的视角来看也能够理解。可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不宜取的。

而霍去病之所以有这样的性子,这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有了诸多功勋的过。毕竟在其成长路上,他没有学会包容和宽待他人,而是一味的杀伐以及争名斗利。因而造成了他轻视生命,只为贪功的性格。所以教育孩子,就不能太急于给他们功利,否则就会将他们引入万恶深渊。

但话又说回来,尽管霍去病因为一时冲动而间接导致自己英年早逝。可他也还是凭借着短短24年的人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击败匈奴时所运用的长途奔袭、大迂回和大穿插等战法,都决定了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神将。而在天才的光芒面前,一些小缺点自然也都被隐去了。那么,对于霍去病杀李敢之事,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探笔史记】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