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咸丰帝为何能成为储君?窝囊皇帝怎么战胜后来的洋务名臣

日期: 来源:季我努学社收集编辑:道光

现如今读过清史的都知道,咸丰皇帝奕詝算是清朝诸位皇帝中比较窝囊的了,在抵御外侮、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碌碌无为,历史上他被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反观恭亲王奕䜣,作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重臣,有着不凡的才略,他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成立了总理事务衙门,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联合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一度手握重权。

那么,二人差距如此之大,奕䜣又为何在与奕詝争夺皇位的过程中败下阵来呢?

咸丰皇帝奕詝

其实,道光帝曾对奕䜣也是十分喜爱的,并且有过立奕䜣为皇太子的想法,为什么最后没有成行呢?目前学界对此的解释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是由于出身、品行。

一、论出身,奕䜣远不如奕詝。道光帝原来的皇后是佟佳氏,未料她早逝,后来奕詝的生母钮钴禄氏就被晋为皇贵妃,后又被册封为皇后,统摄六宫之事。而奕䜣的生母为静妃博尔济特氏,不是很被道光帝所宠爱,即便在钮钴禄氏病逝后,也只是将她封为静贵妃。因此,无论是立嫡还是立长,都应该是奕詝。很多人会质疑,此前好些皇帝都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为什么到道光这就要按照传统的立储原则来呢?但是到道光皇帝时,已经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了,在立储问题上不得不有所顾忌。

钮钴禄氏伊兰

二、奕詝有个好师傅,真正让道光帝下定决心的是奕詝在道光面前表现出来的仁义之心。道光是个笃守祖宗之法与孝道的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有两件小事让他深深觉得奕詝更是一个能够治理好天下之君。第一件事是1846年春,道光帝带诸皇子去狩猎,其他的皇子纷纷比赛谁打的猎物多,而奕詝在师傅的教导下,不仅不发一矢一枪,不伤一禽一兽,而且当道光问及缘由时,他十分机智地答道:“不恋伤生命以于天和,且不欲以马弓一日之长,与诸帝相争也。”

这句话可谓颇有深意,一方面不忍伤害生灵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另一方面不愿与兄弟争,体现了他低调谦让的性格,这些在道光眼中都是君王必备的美德。

第二件小事就是道光曾召二人入对谈话,奕䜣的师傅净给他出“馊主意”,说要他在道光面前极力展现出自己的才韬大略,而奕詝的师傅则出了好点子,说皇上一旦谈到年老多病、将不久于人世时,要伏地流涕,表孺慕之诚。到了那以后,果真不出所料,于是奕詝在道光心中的美好形象就这么巩固了下来。

恭亲王奕䜣

道光三十年,道光帝弥留之际,当众宣布了立储诏书,即要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从此,奕詝登基,即咸丰皇帝。

相关阅读

  • 尧育飞 | 何绍基日记里的永州风景

  • 道州的理学、祁阳的书学、永州的文学,是地域之魂,也是晚清湖南学者何绍基学问的根底。现存何绍基日记起于道光十四年,止于同治十年,虽中间有阙略,却大体可见
  • 面对农产品滞销,他们出手了……

  • 12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高乐山镇杉树园村的菌菇种植大户邓兴顺、刘荣夫妻俩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收香菇。两人虽身有残缺,但夫妻俩相濡以沫,凭借着顽强的
  • 追寻生命里那道光 它一直陪你成长

  • 对年轻人而言,“成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它蕴含着无限的希望,让人斗志昂扬,但细细品咂起来,又有一丝青春酸涩的滋味在其中回荡。所有人都要经历成长
  • 《末代皇帝》观后感

  • 这两天偶然看了《末代皇帝》,惊讶于三十多年前拍摄的影片清晰度这么高,且情节紧凑,三个多小时时长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故事分两条线穿插叙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的一生和一段波澜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书法作品鉴赏会 线上讨论更热烈

  • 掌上济宁讯(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高旭慧)1月3日,济宁市任城区观音阁街道后营社区开展“怡情养性 愉悦身心”书法作品鉴赏会,活动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邀请了27位社区居民参与。活动中
  • 点赞!巴中这些单位和个人荣获省级表扬

  • 为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做好新周期“两纲”实施工作的强大动力,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决定对成都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等100个“四川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优
  • 重大调整!恢复!

  • 1月8日零时起这些重大调整关乎你我日常生活↓↓↓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外交部:有序恢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