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吐真言,杨万里《醉吟》二首,尽显南宋文人风骨!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诗,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可谓妇孺皆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黄桥镇)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后世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是一位爱国者,又是一位政治家。他力主抗战,反对屈膝议和。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履,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官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置物,以免离职回乡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

今天分享其写的《醉吟》二首诗,虽然是酒后之作,但是句句真言,发人深思,令我读罢不禁扼腕长嘘。

其一:

古人亡,古人在,古人不在天应改。

不留三句五句诗,安得千人万人爱。

今人只笑古人痴,古人笑君君不知。

朝来暮去能几许,叶落花开无尽时。

人生须要印如斗,不道金槌控渠口。

身前只解皱两眉,身後还能更杯酒。

李太白,阮嗣宗,当年谁不笑两翁。

万古贤愚俱白骨,两翁天地一清风。

其二:

十载人间乐与忧,几曾半点到心头。

梧桐叶上秋无价,蟋蟀声中月亦愁。

暮角晓钟何日了,苍颜华发此生休。

吟颠醉蹶知无益,利走名奔有命不。

一个人活在世上,若不能做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也不会心甘情愿的俯首帖耳,或者唯唯诺诺的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杨万里就是这样一位倔强的文人。

宁愿穷困潦倒,也不趋炎附势。此后他隐居十几年,郁郁寡欢,家人都不敢让他知晓外面的时势。但后来一位族人告诉他宰相韩侂胄滥用兵权,杨万里放声大哭,给妻子留言后即刻逝去。可叹这样一位爱国诗人,因为昏君偏安一隅,又是奸臣当道,自己难以施展满腹才华,最后却依然惦记民生,“暮角晓钟何日了,苍颜华发此生休。”

杨万里也有过快乐的日子,他喜欢田园和乡村生活,喜欢孩子。他知道自己后半辈子不可能再去追逐什么名利,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孩子们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以他有时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他还把自己比作落日,“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所以,杨万里即使醉吟,也是只须一笑不须愁。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张锋编撰 戊戌夏写于成都翠彧轩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选自百度百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