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古人也“嗑药”,犯毒瘾时竟做如此不堪之事

三国时期有一位美男子叫何晏,据《魏略》记载,这个人和大将军何进有亲戚关系。但是,曹操看上了他美貌的母亲尹氏,所以他这个“拖油瓶”也被一起接纳了,做了曹操的养子。据史料记载这个何宴长得非常好看,放在现在估计就是鹿晗这个样子。人称“傅粉何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就是有一次魏明帝想知道何宴这么美究竟有没有擦过粉底,于是请他吃面片汤,结果因为面片汤很热,把何宴吃的大汗淋漓。用衣服时不时地擦汗,结果越擦越白,由此证明何宴的好皮肤是天生的。何宴这个人因为颜值太高,又喜欢穿华丽的衣服,所以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别人的目光,所以曹丕不太喜欢他,但是曹操喜欢啊,心想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绝世美男当然要配自己的姑娘,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所以当时的人们喜欢称呼他为何驸马。

小编为什么要如此详尽的介绍这个人呢,因为这个人在当时代言了一个时尚产品—五石散。五石散顾名思义,由五种“石头”构成。分别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何宴首次服用之后觉得身体燥热精神愉悦。于是在他的大力推广之下很快风靡当时的上层社会。因为吃这种药会有燥热,皮肤瘙痒的副作用,所以当时的人不得不改良自己的衣服,在原来服装的基础上更加的宽袍大袖,更加的薄。这也就是后来汉服中独特的飘逸款式“魏晋风”的由来。

其实现在的角度看这个配方,毒性的成分很大,当时有很多名士因为掌握不好服用量或致瘫或致死。所以当时人们很快就发现,吃完这个药一定要快速的奔走把热气和毒性散掉方可平安无事,于是,当时就出现了很多人在大街上暴走的情景,称之为“行散”。很多的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这种昂贵的毒品,但是非常羡慕那些“行散”的人,能满街溜达,说明你在散药,能散药说明你能买的起,能买得起就证明你有钱有势啊,于是很多普通老百姓也混杂在“广场舞暴走团”的队伍里,装出一副刚磕完药的快乐表情,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然,有一些人根本就不会选择暴走这种普通人的方式,一定要另辟蹊径才能展示自己的名士风采,这个方式要从一个叫刘伶的人说起。

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史书记载这个人身长六尺,貌甚丑悴,按照晋尺来看,这个人身高不到一米五,长得丑。可能是自暴自弃吧,这个人从来就不在乎自己的外在形象,经常喝的烂醉如泥,还经常干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人家嗑药后暴走,他不,他选择裸奔。有一次一个朋友来他家里拜访,那天他恰巧喝了不少的酒,吃了点药,正在家里裸奔呢,朋友见此情景觉得异常尴尬,问他:“你怎么不穿衣服啊。”刘伶看见他理直气壮的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裤,我倒是要问问你,怎么没经我允许钻进了我的裤裆里呢。朋友顿时哑口无言,这就是著名的折叠“”曝裈当屋的故事。

由此可见,当时的五石散是一种标准的毒品,吃多了会然人神志不清,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所以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