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举人的抗争:助起义军灭亡一个王朝,却因贪权导致起义军毁灭

自从科举考试形成制度以后,天下读书人都想凭借自己的才学考取功名,博得个一官半职。科举制虽然给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入仕的通道,但这个通道并不宽阔,每次科举录取的人都很少,许多人会落榜,连续参考多次且次次落榜的也不在少数。

这些人并非都是废物,他们只是缺少机会,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甚至可以搅动九州风云!如唐末的黄巢、清末的洪秀全等,今天要说的,是明末的牛金星。牛金星跟前两位不同,他不是考不上,而是没机会考了。

牛金星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曾做过纪善,这个职位是明朝亲王的属官,负责给亲王或者亲王的子嗣讲授,《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也做过这个职位,官阶八品,是个小吏。虽然职位不高,但也可以看出的牛金星的出身,他显然是受到良好教育的。

牛金星自己也聪明,二十多岁考中了秀才,天启七年(1627年),三十多岁的他又考中了举人。在科举上顺风顺水的同时,他的生活过得也很好,平日设馆授徒,还买了几块田,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然而,生活的转变只在一夜之间,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牛金星因与王姓亲戚起了争端(一说是得罪了县里的巨绅),被诬陷偷税漏税、强占妇女18人,因此被革去举人的功名,还被发配充军,来到卢氏当差服役。

至此,富足的生活不再,科举的路也彻底断了,牛金星的人生一片灰暗,再也不可能像他的名字一样发光发亮了。当人绝望的时候,很容易走向极端,绝望的牛金星就决定效仿前人,造反!当然,他不是自己扯旗拉队伍造反,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知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造反,那是找死,所以他选择了投靠农民起义军。

中国数千年的专制时代,农民起义军数不胜数,但凡成气候的起义军领袖,身边都会聚集着一群优秀的谋士,为之出谋划策,这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谋士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也会找实力强大的势力投靠。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烽烟四起,在这诸多农民起义军中,最强大的一支是闯王李自成的势力,正好李自成的队伍离牛金星不远,所以他立刻前往投奔。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李自成率军在豫西征战,牛金星就在这时投入了李自成帐中,成为闯军中为数不多的文人。

牛金星的智商还是可以的,史载他性喜读书、通晓星象占卜,也有谋略,为李自成制定战略,在李自成崛起的过程中,牛金星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跟张良、刘基这些千古名佐比起来,牛金星差得非常远,偏偏牛金星还有着跟自己能力极不相称的勃勃野心,心胸又很狭隘,看人和用人的能力都很差。

在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以后,面对巨大的胜利,第一个迷失的就是牛金星。他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极力劝李自成称帝,加上李自成自己也逐渐堕落,不听李岩的建议,当即就在这立足未稳之际,坐上了龙椅,给了吴三桂一个绝佳的借口。

当大顺军败退撤出北京以后,大顺丞相牛金星非但没有反思自己,反而嫉妒心大起。牛金星在路上向李自成进谗言,害死了李自成最重要的谋士李岩,接着谋士宋献策和大将刘宗敏也相继被他逼走,这样一来,牛金星就成为李自成唯一的重臣谋士。

李岩、宋献策和刘宗敏的功劳都很大,在军中很有威望,他们一死二走之后,大顺军心开始涣散,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不归路。作为重要的谋士,牛金星未能出谋划策帮助李自成守住天下,反而因为心胸狭窄掀起内斗,加速了大顺军的分崩离析,这也反映出牛金星能力的不足和李自成不善用人的缺点。

然而牛金星却没有从一而终,史书对于牛金星的最终下落众说纷纭,在李自成死后,这位曾经的大顺丞相便不知去向。《清史稿·季开生传》记载说他降清,后面没了;也有些史籍记载牛金星跑了,改名换姓再未出世;另外还有记载说牛金星及其子牛栓降清,由于他口碑极差,投降后并没有安排任何职位,最终隐居而死。

我认为更可能的还是降清后隐居,牛金星的儿子牛栓在清朝当官,如果牛金星没降的话,以清初“有杀错、无错过”的做法,牛栓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更何况当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